小喜鸽个人店铺
好文档,与你分享
  • 161806
    文档数
  • 12717082
    被浏览
  • 29201
    被下载
  • 0
    被收藏
日期:
全部
今天上传
一周内上传
一月内上传
一年内上传
三年内上传
页数:
全部
0-5 页
5-10 页
10-30 页
30-100 页
100-500 页
500 页以上
价格:
全部
0-2.00 元
2.00-5.00 元
5.00-15.00 元
15.00-30.00 元
30.00-50.00 元
50.00 元以上
格式:
全部
DOC
PPT
XLS
TXT
PDF
资源包
类型:
全部
VIP专享
优质文档
精选文档VIP+优质
最新上传 下载热度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 避就相让》教学设计3
    11、避就相让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汉字笔画间的避和就,了解避就相让的结构原则。www.renjiaoshe.com2.掌握避就相让的一般方法,体验汉字各部分间和谐统一的美感。3.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基本情况,感知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碑与贴的不同形质美。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避就相让》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课板块包括“要领图解、临习指导、单钩比对、拓展思考、知识链接”五部分,要让学生了解避就相让的结构原则,学会分析并运用小让大、左让右、短让长、简让繁等形式书写汉字,做到避就相让、和谐统一。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学习避就相让的原则,掌握并运用避就关系书写汉字。难点:准确临写存在多组避就关系的生字。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由孔融让梨故事的寓意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去、刀”两字。教师提问:这两个字的外形呈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如果把这两个正方形的汉字组合成“劫”字,这两部分还是正方形吗?不是的话,那其中哪些部分应发生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怎么处理的。二、学习新知1.观察例子,感知避就相让原则。(1)课件出示“劫”,教师讲解“劫”字中的避就关系。“劫”字中,“去”伸左缩右,避免与“刀”相互拥挤,这种避开的方式,我们称它为“避”;同时,为了使字不松散,把“刀”的撇伸向“去”的下方,我们称它为“就”。这样避就相让,使字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板书课题:避就相让)(2)请学生尝试用相同的方法,分析“持”字中的避就关系。学生讨论,明确;提手旁伸左缩右,“寺”伸左缩右相互避让;左右横画高低错落以避让;右部分竖画一左一右,一斜一正,以避让;同时,“寺”的长横伸向“提手旁”的内部,以迎合。最终形成避就相让、和谐统一的整体。教师小结:“避”为了不拥挤,“就”为了不散乱。处理好避就关系才能使字各部分和谐统一。一般是“小让大,左让右,上让下,短让长,简让繁”。(3)教师示范,学生临写“劫、持”。(4)展示评价。重点评价避就关系是否准确表现。2.自主探究,体验各种形式避就相让的方法。(1)自主观察书中例子“额、蕤、辉、既、塔、如”。思考:例子中的避就关系是怎样巧妙安排的?小组讨论,分享结果。明确:“额”字左边捺改长点以避右,“页”第一横与横钩既紧凑又错开;“蕤”字捺画伸长以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35.5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 纵横变化》教学设计2
    第15课纵横变化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汉字各部分间存在纵横取势,了解纵横变化的结构原则。2.观察汉字中的纵势和横势的组合关系学习表现纵横关系,体验汉字纵横变化的美感。3.了解元明清书法的基本情况,感知中国书法的丰富性,激发探究书法艺术的兴趣。教材分析《纵横变化》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课板块包括“要领图解、临习指导、单钩比对、拓展思考、知识链接”五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纵横变化的结构原则,学会分析并运用纵横关系书写汉字。www.renjiaoshe.com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纵横变化的结构原则,掌握并运用纵横关系书写汉字。难点:在书写中,能准确地表现出汉字的纵横关系。教学准备PPT课件、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出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贝、直、也、立”,请同学们勾画出汉字的外轮廓。2.请学生观察这些轮廓的形状有什么特点。3.教师小结:像“贝、直”这样,外形窄长的字,它是上下伸展,我们称它为“纵势”。相反,“立、也”形态宽扁,左右舒展,称之为“横势”。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汉字中的“纵横变化”。(板书:纵横变化)二、观察分析、学习新知1.观察例字,感知纵横变化原则。⑴课件出示:“集、贤”两字,观察体会纵横交错。①教师问:窄长是纵势,宽扁是横势,那么“集”字取的是什么势呢?②学生观察,讨论。明确:“集”字上部分“佳”收缩横画,取纵势;下部分“木”则伸展横画,稍收竖画,改撇、捺为两点,呈横势。一纵一横,纵横交错。(边说边描出两部分的框架)③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贤”字的纵横关系。明确:“贤”字上部分压缩呈横势,下部分竖长横短呈纵势,上下结合,重心平稳。④教师小结:汉字中有单独取纵势或横势的,也有的汉字一字中纵横交错变化,如“集”的上纵下横,“贤”的上横下纵。在临写时,要有意表现出来。⑵书写“集、贤”两字,表现纵横交错。①教师范字写例字(或播放相应视频),边写(放)边强调纵横取势的要点。②学生跟临。③随堂点评,纠错再写。2.自主分析,体验纵横变化的不同形式。⑴教师明确任务:观察教材中的“是、置、资、地、批、音”等字,同桌讨论这些字的纵横关系是怎样的,试着用一个词来形容。⑵学生讨论,交流结果。明确:①“是”字上下结构,上纵下横,上部分紧缩,下部分撇缩捺伸为横势;②“置”字上横下纵,上部分扁平,下部分呈纵势;末横长伸,以承载上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40.0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 避就相让》PPT课件2
    11、避就相让西泠印社出版社六年级上册西泠印社出版社六年级上册再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3.爷爷奶奶好思考:你从这个视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3.019 M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 纵横变化》PPT课件1
    《书法练习指导》(实验)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纵横变化强调双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执笔要领毛笔书写一般采用“五指执笔法”。要领是“指实掌虚”,五指分工合作。熟记口决:一捏,二勾,三顶,四帮。腕平掌竖笔直立。另外,执笔要松紧合适,执笔的高低根据字形大小而定。要领图解汉字结构原则中,上下伸展,形态窄长的为纵势;左右伸展,形态宽扁的为横势。运用纵横变化,使字重心平稳。“集”字中,“隹”收缩横画,取纵势;“木”则伸展横画,稍收竖画,改撇、捺为两点,呈横势。一纵一横,稳健美观。要领图解汉字结构原则中,上下伸展,形态窄长的为纵势;左右伸展,形态宽扁的为横势。运用纵横变化,使字重心平稳。“賢(贤)”字上部分压缩呈横势,下部分竖长横短呈纵势,上下结合,重心平稳。学生临写临习指导纵横变化在字中有上纵下横、上横下纵、左纵右横、左横右纵等形式。写字时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字的自然取势。临习指导是:上下结构,上纵下横,上部分紧缩,下部分撇缩捺伸为横。临习指导资:上下结构,上部分“次”上下收缩取横势,下部分“贝”呈纵势。临习指导资:上下结构,上部分“次”上下收缩取横势,下部分“贝”呈纵势。临习指导地:左右结构,左纵右横,左边横短竖长呈纵势,右边竖短钩长作横势。临习指导批:左右结构,左纵右横,提手旁竖钩长伸。临习指导音:上下结构,“立”上下收缩取横势,“日”略长作纵势。学生临写拓展思考下列字中哪些部分运用了纵横变化,它们是怎样处理的。知识链接元代书坛,提倡模仿晋唐而创新不够。元初最有影响的书法家是赵孟,他擅长各种书体,尤其以楷书和行书最出名,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元代中期出现了康里巎(náo)、杨维桢等书法家,他们的书法注重表现个人性情,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使元代书风焕然一新。赵孟頫《汲黯传》(局部):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小楷《汲黯传》全本。本贴用笔清峻挺拔,笔力沉劲入骨,不仅点画极精到极细腻,而且结字朗逸,姿态俊美,显得骨秀神清,有欧楷遗意,因此这册小楷墨迹最适宜于初学者打基本功所用。布置作业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继续临写“置”、“地”、“批”和“音”等字。谢谢!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0 页
    • 大小: 12.528 M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五)》教学设计3
    西泠印社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第六课《欧阳询楷书笔法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特点,学会欧阳询楷书折笔的写法,比较欧体与其它书体折笔的异同。重难点:学写欧体楷书的折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讲述楷书及欧体楷书的基础知识。楷书也叫正书。“楷”便是楷模、法式的意思,即是标准字体。它在汉末经魏晋南北朝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到唐代完成了楷书的定型。对楷、行、草三种书体而言,行、草实际是楷书的快写,只有把楷书的用笔、结构学好,才有进一步写好行、草的根基。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主要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皇甫诞碑》等。二新授《九成宫醴泉铭》为欧阳询七十五岁时书。此碑是奉诏而作,又当其书艺已臻炉火纯青境地之时。全碑笔笔不苟,刚劲精密,历来被认为是欧书代表作。此碑点画方圆兼备,稳健含蓄,较之《皇甫诞碑》显得丰腴、浑厚。在淳厚匀整中寓以深厚功力。横画布排严整,微微上翘,竖笔挺拔劲健,竖弯钩保留了隶书笔意。结构看似平稳端正,而其横画的上翘与结构组合使人感到险峻欹斜。这种稳中寓险,险中求稳的结构特点,正是欧书的鲜明个性。讲解,示范折的写法右折称之为“提翻法”。此法较难,初学者可分两步练习:第一步先练横画收笔之提和竖画发笔之顿;第二步再练提翻时的暗圈动作。难就难在作暗圈须“笔不离纸”,其实这种动作无非是在转折时将两笔吻合得自然些罢了。折法宜干净明利,竣快爽捷,提翻动作要轻捷。如提得太高,超出画外,翻笔后即形成“扛肩”;如不到翻就向下作斜横落点即形成“塌角”;如提翻时犹豫不决,墨迹即渗透外画外而形成“鹤膝”。这是右折时常见的误笔。左折:引笔向下,至折角时以腕法将锋提至竖的左下角,以不离纸为度。然后迅速侧势一翻,笔锋在纸面上作一暗圈。翻笔后顺势朝右下切入作点,点后逐步顿挫笔锋向右上挑出。临帖指导(示范欧体楷书山、又、安、固的临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三比较比较不同书法家书写转折的特点。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4.5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设计4
    西泠版书法六年级下册《第5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欧体楷书中捺的基本用笔方法。2.学会运用长短、角度和捺角形状的变化,表现不同形态的捺,准确临写带捺的汉字。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教学分析《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板块包括“笔法解析、临习指导、比一比、知识链接”四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欧体楷书中捺的基本用笔方法,学会通过长短、角度和捺角形状的变化来表现不同形态的捺,体会欧体楷书中汉字书写的丰富变化。教学重难点学习捺的基本用笔方法;因字而异,准确表现不同的捺的特征。课前准备:课件、投影、笔、墨、纸、砚、垫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自带“天、之”两个字,请学生观察后对这两个字进行评价。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展示的“天、之”两个字的“捺”都是败笔。因为“捺”笔没写好,影响整个字的美观。2.教师引导:捺常为字中的主笔,主笔是否写好,对一个字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把捺写好。出示本课课题:《欧阳询楷书笔法(四)》。二、学习新知1.初步学习捺的基本写法。(1)观察“天、之”中的斜捺和平捺,有哪些方面的不同?明确:斜捺角度较斜,起笔较轻;平捺取平势,头部拱起,捺脚略粗重。(2)示范正确的用笔方法。(3)学生临写“天、之”中的斜捺和平捺各三个。2.深入学习不同形态的捺的写法。(1)课件出示“令、文”两字。(2)教师引导:捺的形态可远不止这么两种。请学生说一说,两个字中的捺各有什么不同。(3)学生讨论,明确:同为斜捺,“令”字的斜捺起笔较轻,粗细更分明,捺脚平出;“文”字的斜捺长度更长,弧度相对较直挺,捺脚略向下。(4)教师示范两种捺的写法。学生尝试书写两种捺。(5)展示评价,教师小结:书写时要关注捺的长短、角度和捺脚的形状及起行收三步中的用笔。三、拓展延伸1.感受不同书法家书写的捺。(1)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文”字,让学生双钩字中的捺,体会不同捺的形态变化。(2)学生比较后自由发言,小结明确:捺的写法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法家书写的结构不同,风格不同。捺画一般与其他笔画存在用笔上的呼应关系。2.“知识链接”。沈尹默书法欣赏。读一读书中有关沈尹默学书经历的介绍,并谈一谈对自己的启示。引导学生明白学习书法要融合各家所长,持之以恒地用研究一门学科的态度来研习。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39.5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一)》教学设计1
    《欧阳询楷书笔法》(一)的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人任教六年级的书法课,虽然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初次接触书法学习,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书法指导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二、教材分析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学习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欧阳询楷书笔法就是很好的范例,我们重点学习他的点的不同写法。三、教学目标(一)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自己喜爱的字体去练;(二)按字形的目标,正规严格去指导习练;(三)学会比较和鉴别的方法;(四)学习生掌握运笔和写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练习,分步检查书写效果强化过关。四、学习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正确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2、了解文房四宝。3、掌握毛笔楷书欧阳询点的写法。4、对书法作品有基本的欣赏能力。教学基本过程(一)、激趣导入用多媒体播放“楷书四大家”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然后介绍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二)、讲解示范欧阳询楷书笔法的点有:方点、圆点。点在不同位置写法也不同,同学看课本第二面:之、玉、玄、宫、注、云这六个字并观察点的位置及变化以及文本上的注释。教师重点示范这两种点的书写要领和技巧。(三)、临习指导点在不同位置,起笔的角度和收笔的方向各不相同。右上点呈撇状时,方角在右边,如“乎”字。一个字中出现多个点时,形态各异,变化丰富,如“灼、庶”两字。(四)、拓展延伸介绍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及其作品。(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一课练习。课后反思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自己相互探讨,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欧阳询楷书笔法(一)书法知识,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的对待文本中的书法知识有接受的勇气,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较慢在笔法的分解上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讲解和练习。不足之处是很多学生上课时行为习惯不好,需要长期抓,长期督促,影响了课堂进度。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4.149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 集字临摹练习(一)》教学设计1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一)上课班级:六(1)班教学内容:书法课本第10页教学目标:1、2、朗读古诗词,集字临摹练习,结合校园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横、竖、短撇的写法,写好上、千、正字。教学难点:掌握笔画的用锋、笔法和字的认格、结构。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自主实践。教学用具:毛笔、课本、毛边纸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一),“集字”是什么意思?师讲解。二、欣赏鹳雀楼及古诗1、出示图片,教师简单介绍鹳雀楼;2、学习集字作品,朗读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生:齐读,指名读。3、教师讲解集字作品的出处,引出“上”和“千”。4、讲解“意在笔先”的意思。三、笔画教学长横、悬针竖、短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师示范后,学生练写,师指导评价。四、临习指导1、教学“上”和“千”师讲解,示范,生观察,临写。(师巡视指导)2、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五、拓展1、学习校园“正谊”文化;2、从《九成宫醴泉铭》碑帖中集字书写正谊明道的“正”字;3、指导书写欧楷“正”字,师强调竖画的位置及横画的区别;4、教师范写;5、生临写,师指导;6、学生作业展示评价。六、小结反思:受语文教研组的安排,4月13日上午第一课我在书法教室展开书法教研交流活动。我执教的课题是欧体楷书教学——集字临摹练习(一)。它属于教材第一单的内容,本单元的要点是:了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和学习欧楷横、竖、撇、提的写法。集字临摹练习被安排到了第四课,是对第一单元的总结。课前,我让学生朗读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总体上对这首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让欣赏《登鹳雀楼》两种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导入,从而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集字”及其出处;接着我引导学生得出临摹的要点——意在笔先;随后我边示范边强调笔画用笔的规范性;跟着学生自由练写,在练写时,我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笔法、结体;然后,我从笔法、结构、认格让学生写好“上”和“千”字;最后,我结合一小的“正谊明道”文化,强调书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其魅力。课后,自我感觉良好,时间上有些紧,但六(1)班的学生表现出很好的书写习惯,在浓厚的氛围中安静、专注地书字。这次活动只是书法教研的开始,我和老师们将在书法教研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让学生写一手更加美观规范的汉字,让书法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28.0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设计1
    第五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斜捺和平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册书着重学习“欧体”楷书的用笔和结构。务求使小学生在书写规范汉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同时,了解书法基本常识,初步掌握书写楷书的基本技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汲取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本课为第五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四),主要学写两种不同形态的捺,斜捺和平捺,会写天、之两个字。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毛笔书写能力,但对毛笔书法的认识仍然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书法指导还需要反复强调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三、教学目标:1.了解捺的两种形态,会写斜捺和平捺。2.能临写好天和之两个字。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欣赏中国书法文化。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基本掌握“捺”的书写要领,能临写好天和之两个字。难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欣赏中国书法文化。四、教学准备:笔、墨、纸、砚、课件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1.欣赏作品,课前交流。(板书课题)同学们好!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们兴趣广泛,你们有喜欢书法的嘛?老师跟你们一样,也喜欢书法,今天知道要和大家一起上一节书法课,老师特意带来几幅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板书课题)!你们觉得老师写得好嘛?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写好字嘛?除了勤加练习,还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写好每一个笔画,今天,我们就一起学写一个笔画。你们准备好了嘛?一起走进今天的书法课堂!2.我们都知道中国汉字情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每一个汉字都能解读出一则故事,例如“人”(出示“人”),从造字结构看,由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组成,但如果这撇和捺没有写好,就不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做人也正是这个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字中的“捺”。3.出示课题:《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斜捺和平捺》(设计意图:用“人”字导入,链接到本课捺的教学,也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二)读思临练、学习新知1.出示图片,对比观察颜体捺与欧体捺的区别,讲明二者写法上的不同。2.读帖请同学们用心观察这两个笔画的粗细、长短、角度、曲直,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二者的特点。(出示笔画名称,引导学生观察)。(斜捺:侧锋行笔,角度较大,略带弧度,捺脚粗重。平捺:逆锋起笔,行笔较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35.0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设计2
    第五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捺的写法【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欧体字捺的书写要领。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捺”。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捺”的运笔过程,指导写含“捺”字的结构安排。【教学过程】www.renjiaoshe.com一、谈话导入,欣赏激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上一节写字课。今天老师找了几幅作品,请大家来欣赏一下。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2、同学们说出了老师的心声,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一起来学习写字好吗?二、了解欧体字,学习新笔画斜捺、平捺。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汉字是由一些基本笔画组成的,要想把字写好,练好基本笔画是基础。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笔画:捺(板书课题:捺的书写)2、简单介绍欧阳询及其故事。3、出示带有撇的生字:夫、奉、美、养、道、之、取、食捺像什么?指名说。(像根大刀,像扫帚。。。)同学们,观察这些带捺的字,捺在这些字中有什么不同?其实,捺有很多兄弟,而这只是其中的二个。它们虽然长得很像,但他们的名字可不一样,一个叫长捺,一个叫平捺。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来学习写这两个笔画,在写之前首先来巩固一下写字姿势。那正确的写字姿势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看看。希望同学们在每一次写字的时候都能注意,养成良好书写习惯。那怎样把捺写好呢?让我们先来看看长捺。4、学习长捺及“令、文”字(1)、学生学习长捺的写法,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我们在写这个笔画的时候要注意:长捺(长捺落笔分为藏锋和露锋两类,而且捺脚都驻笔成方,提笔出锋,弧度很小)(2)、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书写。(3)、请大家在作业纸上自己写一写。(4)、出示:令、文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捺笔起笔分藏锋起笔和露锋起笔,藏锋起笔如蚕头燕尾,然后向下方行笔;行笔时慢慢加重,行至波脚,稍顿提笔出锋。)B、让我们来写一写。学生自由书写。5、我们学会了长捺的写法,那平捺对我们来说就简单多了(1)、平捺,写法同长捺,只是平捺走的是平势。写好这一笔是全字的关键,要准确的把握它的角度和长短,不能写成横画。(2)、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自己写一写。(3)、学习书写带平捺的字,出示:“道、延”。A、请你仔细观察,找到“道”字中的捺,再仔细看看,应该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8.5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设计3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欧体楷书中捺的基本用笔方法。2.学会运用长短、角度和捺脚形状的变化,表现不同形态的捺,准确临写带有捺的汉字。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板块包括“笔画解析、临习指导、比一比、知识链接”四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欧体楷书中捺的基本用笔方法,学会通过长短角度和捺脚形状的变化来表现不同形态的捺,体会欧体楷书中汉字书写的丰富变化。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学习捺的基本用笔方法。难点:因字而异,准确表现不同的捺的特征。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课题:《欧阳询楷书笔法(四)》。2.课件出示“天、之”两字,请学生运用之前所学,说一说这两个字的主笔是哪一笔?教师引导:捺常为字中的主笔,主笔是否写好,对一个字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把捺写好。(板书:捺)3.两字主笔又分别叫什么名称。(板书:斜捺平捺)二、学习新知1.初步学习捺的基本写法。(1)观察“天、之”中的斜捺和平捺,有哪些方面的不同?明确:斜捺角度较斜,起笔较轻;平捺取平势,头部拱起,捺脚略粗重。(2)示范正确的用笔方法,并播放相应视频。(3)学生临写“天、之”中的斜捺和平捺。2.深入学习不同形态的捺的写法(1)课件出示“令、文、道、延”四字(2)教师引导:捺的形态可远不止这么两种。请学生说一说,四个字中的捺各有什么不同。(3)学生讨论,明确:同为斜捺,“令”字的斜捺起笔较轻,粗细更分明,捺脚平出;“文”字的斜捺长度更长,弧度相对较直挺,捺脚略向下。同为平捺,“道”字的平捺头部较小,捺长而平,捺脚短促有力;“延”字的平捺斜势起笔,捺脚较细长。(4)教师示范四种捺的写法。学生尝试书写四种捺。(5)展示评价,教师小结:书写时要关注捺的长短、角度和捺脚的形状及起行收三步中的用笔。3.尝试临写带有不同形态捺的汉字。(1)课件出示“建、起、从、体、爰、交”六字,让学生找一找范字中的捺,并说一说特点。尤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字中同为斜捺或平捺的不同写法。(2)师生讨论,明确:“建”字前轻后重,捺脚粗重。“起”字平捺头部拱起,捺脚短促有力;“從(从)”字平捺的捺脚圆转平出。“休”字捺脚平出,形态较短。“爰、交”两字斜捺在底部,捺脚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48.424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六)》教学设计1
    第7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六)——钩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欧体楷书中带有隶意笔画的特征,掌握欧体楷书中钩的基本用笔方法。2、写好带有钩画的字,重点临写“也、心”,课下临写“冠、武、心、引”等字,掌握欧体楷书中带有钩的生字的一般书写规律。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钩的基本用笔方法。难点:准确表现不同的钩的特征。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欧体钩的两大用笔特征。1、上课,直接引读课题,明确此节课的学习内容。2、通过课件,感知隶书的“蚕头雁尾”特征。3、比对欧体的“冠”、“心”两个字中的钩画,哪个像隶书,即隶意明显。4、分析竖弯钩和卧钩的各自书写特点:抓住钩角方向和隶意、楷味。二、解析两种钩画四种写法,临写内化钩画特征。1、出示“可、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字中的钩画特点。2、指导书写要领:竖画的区别、钩角的方向和运笔区别。3、师示范竖钩的两种写法。4、生临写。5、师生评价修改,再展示。6、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学斜钩特点,通过视频播放范写。学生临写后,对照评价标准,自我修改评价。再展示优秀作品。三、带钩画入字,感受钩画因字而变,并临写实践。1、观察分析“也、乾、同、力、引、风”字的钩画特点。2、师示范写“也”,视频范写“心”。强调字架合理,各笔画在米字格的起、终位置。3、生临写。4、请两个同学推荐学生展示作品,并说推荐理由。四、比对运用,小结欧体钩画特点,营造学生读帖兴趣。1、比对三位书法家所写的“色”字,抓位钩画特点区分。2、小结欧体钩画特点。3、请学生区分不同书体的作品,增强学生读帖兴趣。五、作业,拓展。1、课下观赏比对褚体和欧体。2、临写《练习册》中本课生字。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14.0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六)》教学设计2
    第7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六)——《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第7课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欧楷中带有隶意笔画的特征,掌握欧楷中钩的基本用笔方法。2、写好“也、风、”等字,掌握欧楷书中带有钩的生字的一般书写规律。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学习钩的基本用笔方法。教学难点:准确表现不同钩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本例字(可、乎……)二、学习竖钩、竖弯钩、斜钩、卧钩的写法1、教师范写。(边写边解说)2.教师点明坐姿(腰直、肩平、足息)和握笔(腕平、掌虚、指实)方法。3.学生临摹,教师相机指导。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评。三、比较不同书法家书写竖弯钩的特点(欧体、颜体、赵体)四、知识链接: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用笔特点五、总结六、布置作业1、课下观赏比对褚遂良和欧阳询笔法的不同。2、临写本课生字(每个字临写2遍)。板书设计:第7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六)钩的写法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3.013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 书法幅式》教学设计2
    《书法幅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书法幅式的概念,认识书法幅式的种类及特点,知道不同书法幅式的书写方法。2、学习用对联幅式创作“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作品。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幅式的种类和特点教学难点根据作品内容选择合适的幅式教具准备笔、墨、纸、砚、毛毡垫、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图片、对联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多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同样都是书法作品,为什么有这么多形式?你了解书法作品的形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丰富多样的书法幅式。出示课题:《书法幅式》二、学习新知1、了解幅式的种类和特点。(1)出示幅式的概念和种类。书法幅式是书法作品篇幅的形式,主要有条幅、中堂、横幅、长卷、斗方、册页、对联、扇面等。(2)结合图片,介绍几种常见幅式的特点。横幅:指在高宽比约为1:3的横条纸上书写的作品,又称“横批”。条幅:指在高宽比约为3:1或4:1的长条纸上书写的作品。斗方:指在高宽基本相等的方形纸上书写的作品。扇面:团扇,为椭圆形或圆形,常用素绢制成,书写时字数多少随意,也可在扇面中央用方形结构图书写;折扇,上宽下窄,呈圆心辐射状,字数可多可少,书写安排必须符合扇子的弧线式形制。对联:把两句对偶语句分别写在大小相同的两张长条纸上,右为上联,左为下联。(3)结合图片,学生根据作品幅式的特点,说一说作品属于哪一类,并粘贴在相应位置。(4)结合图片,体会不同作品章法布局的特点。引导学生找一找不同幅式的作品中正文与落款的位置,同桌之间说一说。2、练习对联作品的书写方法。(1)出示“山间明月,江上清风”内容,学生思考用什么幅式书写作品比较合适。(2)教师示范书写。(3)学生尝试书写对联作品。(4)展评作业三、拓展延伸学生思考:同样的内容能否用不同的幅式进行创作。四、整理总结1、书法幅式有哪些种类?你喜欢哪种幅式?为什么?2、小结:书法幅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幅式,并合理安排作品的章法。3、结束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板书设计书法幅式横幅江山条幅上间斗方清明扇面风月对联.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3.694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 欧阳询楷书结构(一)》教学设计1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欧阳询楷书结构(一)》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第九课《欧阳询楷书结构(一)》教学设计课题:《欧阳询楷书结构(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课本第23-24页《欧阳询楷书结构(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在学习欧体楷书的笔法后,开始学习欧体楷书的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图解结构、我来动笔、练一练、比一比”等四个部分内容,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欧体楷书的中间紧凑结构原则,学会分析欧体楷书的中间紧凑的结构原则并运用这个原则准确书写汉字。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欧体楷书中间紧凑的结构原则。2、帮助学生掌握中间紧凑的结构原则,会运用中间紧凑的结构原则准确临写。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欧体楷书的中间紧凑的结构原则。教学难点:书写中准确表现中间紧凑的结构特点。教具准备:毛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展台、课件等。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简介楷书四大名家,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2.揭示课题:《欧阳询楷书结构(一)》,呈现“泉”字形状标注图。•新知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例字“泉”、思考“泉”字中间笔画和四周笔画的特点。2.师生交流总结:“泉”中间笔画密、四周笔画舒展。我们把这样的结构特点称为“中间紧凑”。3.用钢笔或是铅笔双钩“夏、视、东”三个字所缺的笔画,观察并体会中间紧凑的特点。4.、双钩的笔画的特点,讨论:这些笔画为什么斜度这么大?5.、师生交流讨论:斜画紧结,体现中间紧凑的特点。4、引导学生讨论,明确:“泉”上下结构、上紧下展。5、合作探究,交流体验处理中间紧凑的各种方法。1.、出示“家、泰、德、新”例字,选择“家、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总结如何巧妙安排中间紧凑的。2.利用“家、德”二字渗透思想教育,介绍“德”字与现在“德”的不同之处。师生讨论、明确:“家”字中间撇画和弯钩紧密四周舒展勾画直挺“德”字左右紧靠,横和竖间距均匀,底部舒展1.、教师示范“家”写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两姿”的教育。2.、视频示范“德”的写法。[学生观看教师和视频示范,学生可以跟着书空。]3.、引用唐朝的欧阳修说“凡欲书之时,贵在沉静,令意在笔先,笔在心后”,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写习惯。4.、学生临写5.、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点评[点评重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5.639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一)》PPT课件2
    欧阳询楷书笔法(一)欧阳询楷书笔法(一)欧阳询楷书笔法(一)欧阳询楷书笔法(一)欧阳询楷书笔法(一)学生练习两种点的写法欧阳询楷书笔法(一)教师对本课教学进行总结•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自己相互探讨,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欧阳询楷书笔法(一)书法知识,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的对待文本中的书法知识有接受的勇气,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较慢在笔法的分解上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讲解和练习。不足之处是很多学生上课时行为习惯不好,需要长期抓,长期督促,影响了课堂进度。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652.0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 书法作品欣赏》教学设计1
    西泠印社出版社书法练习与指导六年级下册第16课书法作品欣赏教学目的:学会欣赏不同书法家的作品。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各种书法样式。教学用具:毛笔、墨汁、砚台、教材和大字册、宣纸。教学过程:www.renjiaoshe.com1、导入。欣赏一些古今书法家的作品。2、了解“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朋友们来到会稽山阴的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为大家的诗歌合集写了序,就是这篇《兰亭序》。《兰亭序》的书法流露出王羲之平日的俊朗风神以及书写时内心所充满的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3、出示:书法作品欣赏要素4、欣赏A、横幅:指在高宽比约为1:3的横条纸上书写的作品,又称“横披”,如上图伊秉绶“友多闻斋”。B、条幅:指在高宽比约为3:1或4:1的长条纸上书写的作品。图为明代书法大家王铎作品。C、中堂:整张宣纸所书写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宣纸的长宽比例是2:1,以竖式为准。整张宣纸的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等。D、扇面:团扇,为椭圆形或圆形,常用素绢制成,书写时字数多少随意,也可在扇面中央用方形构图书写;折扇,上宽下窄,呈圆心辐射状,字数可多可少,书写安排必须适合扇子的弧线式形制。5、欣赏其他书法作品。6、出示示范。7、学生练习书写,并创作自己的作品。(师巡视)8、教会学生签名,签章,课后装裱自己的大字作品。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25.0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欧体与颜体特点比较》教学设计1
    1《颜体楷书》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汉字、书法的起源,演变过程。理解汉字、书法的审美与实用的关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书法基本技法和造型能力,体会书法的艺术价值。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体会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即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重点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及体会颜体楷书作品创作方法与步骤,同时强调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等。学情分析:由于长久以来,小学阶段开设书法课程得不到很好的推广以及缺乏专业的书法老师,同学们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和认识不够,需要加强引导,书写水平和书写习惯有待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了解颜体楷书的风格特点、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2、能力目标: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始终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书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向教师、同学和前人学习,能独立进行简单颜体楷书作品创作。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在了解了颜体楷书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书法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懂得做人要踏实的道理。知道各学科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中国书法艺术魅力、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难点: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颜体楷书单个范字的书写方法,对颜体楷书创作方法步骤的了解,如:笔法、墨法、章法。教学用具:课件、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颜体楷书作品学生用具:颜体例字、文房四宝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1、布置学生带全毛笔学习用具,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资源查阅颜真卿的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布置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查阅书法创作的相关知识。二、导入设计:(8分钟)教师概述:中国书法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需要我们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当今我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437.000 K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欧体与颜体特点比较》PPT课件2
    课程名称:颜体楷书班级:六年级(二)班颜体楷书的主要特点•横画轻,竖画重。•颜真卿书法是中锋用笔的典范。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颜体楷书《颜勤礼碑》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等,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基本笔画演变而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几个笔画:点横竖撇捺点画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所以点应该有力。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横画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竖画(悬针竖)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中竖竖直,头部较粗,尾部提笔出锋。撇画撇画逆锋入笔,后平稳向左慢慢提笔出锋,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捺画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切记:临摹碑帖是初学者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倘若要和碑帖达到形神一致,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初学者不断地对临、默临、背临。一定要记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后作业:通过本课所学内容,用颜体笔法练习书写颜真卿诗《劝学》后两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谢谢大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1.695 MB
    • 时间: 2023-03-12
  • 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PPT课件3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第五课第五课捺有两种形态:斜捺和平捺。斜捺平捺斜捺平捺捺的写法第五课斜捺角度较斜,起笔较轻。第五课平捺位于字的底部,取平势,捺脚略粗重。第五课第五课“令”字的斜捺起笔较轻,粗细更分明,捺脚平出。第五课“文”字的斜捺长度更长,弧度相对较直挺,捺脚略向下。比较不同书法家书写捺的特点。第五课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赵孟第五课沈尹默(公元1883-1971年)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他楷书、行书和草书都写得很好,其中又以行书最出名。沈尹默从小便喜爱文学、书法,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崇尚“二王”,又大量研究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的作品。他在融合各家长处的基础上,形成圆润妍美的独特书风。沈尹默倡导将书法看成一门学科,改变了以往视书法为文人“雅事”、“余事”的传统观念。沈尹默书法沈尹默作品第五课请各位同学勤多练习。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3.242 MB
    • 时间: 2023-03-12
可在后台配置店铺页面右侧广告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