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6.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的地区域》教学设计2-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6)页,7.05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的区域》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本节课是初中比较重要的一节,学习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本节课需要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等自然因素,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明白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以及了解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学完本节课要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学情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地理区域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各区域,在八年级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的是长江三角洲
地区位于我国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交汇地带,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包括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工农业发展具有优势条件,使得本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中心城市——上海对本地区乃至全国有着辐
射带动作用。本节课多概念性知识,比较简单,结构和前两节基本一致,学习方法一样,虽然学生地理基础较差,但是对于本节内容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要评价。2.通过读图,说明上海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二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长三角的自然地理特征(二)教
学难点:评价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器材: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东方明珠塔、南京夫子庙、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同学们都认识这些图片上展示的风景地区吗?(认识)既然
认识,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听过)我们都知道天堂很美,在这儿把苏州和杭州与天堂相提并论,足以说明,苏州和杭州就像人间天堂一样,风景非常优美。(出示图片:杭州G20峰会)G20峰会是一个由20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2016年在杭州举
办,大家想想:G20峰会为什么要选择在杭州举办,而没有选择在咱们这里或者山西太原举办呢?学完这节课,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的区域》(多媒体出示课题)•新授课1.阅读课本4
3页—44页内容以及《地理图册》32页“长江三角洲地形图”思考:①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②长江三角洲包括哪些行政区域(范围)③长江三角洲地形特点④根据地理位置推测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并说出它的气候特点生:
阅读、交流、讨论分别指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①长江三角洲东邻东海、黄海,扼江海交汇之要冲,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南北海岸线的中段,即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既能与我国沿海南北各地和海外世界各国有贸易往来,又可以通过长江与我国广大内
地取得密切的联系。②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和浙江省北部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交汇处,地形平坦,气候宜人,所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具
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过渡: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长江三角洲地区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给当地带来哪些好处。2.阅读课本“发达的经济”这部分内容思考:①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②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
状况③交通发展状况生阅读、交流讨论分别指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①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稠密;农业生产条件好;现代化程度高,是驰名中外的丝茶之府和鱼米之乡。但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加,长江三角洲从以前的粮食基
地变成了现在的缺粮地区。②人口稠密;技术力量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及综合效益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和航空等运输体
系。过渡:现在大家都知道为什么G20峰会选择在杭州举办,而没有选中我们山西了吧?(因为杭州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给当地的工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好处,但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稠密,水系发达,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到洪水
威胁,再加上工农业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再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监督管理,注意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下面,我们简单来介绍一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3.读课本48页至49页内容,回答:①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特征②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
是哪座城市生答:略教师总结:①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基本沿着京杭大运河、沿江、沿海、沿湖、沿湾、沿铁路线分布。②上海。上海市我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它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带动作用。•拓展:走进上海,了解
上海1.出示图片:上海港阅读课本49页“信息传递”、2.介绍上海:20世纪90年代,我国作出了开放开发浦东战略决策,在浦东修建了大型国际航空港,建立了金融贸易、高科技开发区等。浦东的开放开发使上海加速崛起,进
一步加强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出示图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从浦西看浦东”全景图“从浦东看浦西”全景图外白渡桥多媒体出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强调这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之前的情况)•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掌握了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
置、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等自然因素,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明白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以及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结构。•课堂巩固训练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A.上海、江苏、浙江B.上海
、安徽、江西C.江苏、浙江、江西D.安徽、江苏、上海2.下列美誉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风筝之乡B.鱼米之乡C.甜菜之乡D.瓜果之乡3.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黄河三角洲地区D.恒河三
角洲地区4.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是()A.北京市B.上海市C.重庆市D.广州市(六)布置作业收集浦东资料,出一份手抄报,展示浦东开发后成就。•板书设计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的区域•教学反思:不应看是
否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等,而应重视学生是否真实理解,真正体会到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否具有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是否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