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doc,共(3)页,5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1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利用建筑、山石、花草树木、幽径等造园要素,表现丰富的造型及空间变化,使园林艺术呈现出“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审美特点。过程与方法:在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中
,感受其独特的审美情趣,领悟其深层的审美内涵和意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对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美感的感受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赏析中国古典园林典型作品,领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独
特的意境魅力和特有的艺术成就。在领略中国古典园林鲜明的特色艺术的同时,一方面感受和体味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审美情感和人文情趣,另一方面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观念和方法,了解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勤劳和智慧的特色艺术形式。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
观。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更有效的感受和体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感和特色,并进一步了解园林艺术的布局和造景方法。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年级八年级下
册执教袁紫怡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1.赏析感受,导入课题展示中国古代园林视频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其审美特色,导入教学。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典型的理想自然环境。中国园林艺术“虽
由人作,宛如天开”开门见山,在审美体验中进入教学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先从感性上把握。2.赏析与探讨,中国古典园林要素,体会自然之美教师简单介绍园林分类,展示三个有代表性的园林艺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赏析探讨园林的要素:叠山理水植物建筑
的美。分小组讨论讲解。认识到不同要素的种类及其在园林中的作用。在讨论欣赏中理解园林要素的种类和作用。3.从园林的造景手法体会空间之美展示园林案例明轩视频,提出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尽丰富的园林景观和诗画
意境,主要园林造景手法有哪些?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感悟并小结:空间景区的分划“曲折而多变”。园林布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大到皇家园林,小到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
见大,利用借景、隔景、框景等方式,以达到移步换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效果。(教师出示几张有代表性的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分析造景手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独特的造景手法4.赏析人文之美中国古典园林拙政园中与谁同坐轩赏析,品味其艺术魅力,感悟其诗情画意。小结中国园林特征:1.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将古诗词文学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结合赏2.巧于因借,精在体宜;3.诗画意境,天人合一。人作──巧借──意境,三位一体,才能达到诗情画意中国古代许多园林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营造的,这使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浓厚感情色彩。两千多年来,无
数能工巧匠、文人墨客凭借着诗一般的灵感和画一样的意境,把这些亭、台、楼、阁、山、石、水、榭等在大自然中演绎得淋漓尽致,丰富多彩析,进一步领会园林人文美在审美体验中进一步强化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审美特色的理解5.
实践体验与小结利用材料尝试担任造园者,利用本课所学,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属于自己的园林。展示作品,小组代表讲解。教师点评、学生自评。教师小结:文明载德五千年,精工承物八千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仅仅只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但它足以让我们骄傲与陶醉!小结本课,延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