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 中竖独撑,左右均衡》教学设计3.docx,共(2)页,5.54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26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课中竖独撑,左右均衡一、回顾姿势。同学们,寒假刚刚过去不久,这是我们本学期第一次书法课。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上书法课所要注意的坐姿问题。练习书法,首先要静心、正形。二、导入课题。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进行一个单元的结构规律学习
,主要解决的就是结构中的重心平稳问题(PPT:结构·重心平稳)。而今天的第一课主要讲解“中竖独撑,保证左右均衡”(PPT:中竖独撑,左右均衡)的结构规律。三、指导体验。1、请大家先来看这个图片(PPT图片),这个人站在这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稳
当、平稳……)那这样站呢?(PPT图片)又会怎么样?(摔倒、不稳……)2、的确,正如我们书写时的坐姿与刚才的站姿一般,我们写的字也讲究重心平稳。请大家观察两个“中”字,哪个字好看一些?为什么?(中竖歪斜、重心不稳……)中竖歪斜无法起到支撑作用!继续出示点评。(左右不均衡、重心不
稳……)左右不均衡中竖同样无法起到支撑作用!3、同学们,竖画固然重要,但竖画也并不是非直不可。比如,“中”字两边的短竖都是斜的,但很平稳。因为“中”字起支撑作用的是中竖而不是两边的短竖,如果将短竖也写正了(PPT正中),反显得呆板。四、教师
讲解。1、因此,中竖不能歪,若写歪了必倒无疑,因此凡是有中竖的字,中竖不能歪。此外,中竖的位置也十分重要,要在字的重心支撑点上。字的结构保持平衡,可以使人有安全感。(板书:中――左右平衡)2、在漫长的汉字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汉字字形如
何变化,“中”字的中竖始终保持着竖直且左右均衡。)3、接下来大家欣赏、观察欧柳赵三大家书写的不同“中”字,你还有什么发现?(中竖都很正直,不歪斜,左右均衡……)除此之外,三个“中”字的中竖写法不尽相同。大家看,像什么?(PPT图片)中竖
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我们所学的是颜体,而在颜体中,最后一笔若是竖画,则多采用悬针竖(PPT:红竖),但这不是绝对的情况。五、指导学生。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书写实践当中去。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毛笔的握笔姿势,磨刀不误砍柴工。(PPT
图片)1、双钩填墨练习。(1)请同学们拿出双钩练习纸,先观察一下“中”字哪里粗、哪里细,观察字形。这是再次读帖的过程。(2)学生填写第一个,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作品点评。(生评……)优点:因有双钩规范,大多数同学的书写比较匀称、美观。中竖坚实正直,居中轴线上,有力地撑住了整个字体,左右均衡,重心
平稳。不足:部分同学力度掌握不到位,填墨不饱满或破格。学生继续填写第二个,教师巡视,适时上传点评。3、临摹练习。(1)教师范写临摹,提醒学生注意间架结构和提按变化。(2)(PPT播放视频)学生初次临写两个,教师巡视并讲解。4、学生作品点评
。(生评……)首先点评中竖存在问题:是否匀称、竖直;左右是否均衡……其次关注提按变化。学生继续临写两个,教师巡视,适时上传点评。5、组织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评点临摹作品。(1)4人学习小组对临写汉字进行相互之间交流、评议、推荐。(2)教师
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推荐学生的汉字,集体根据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要求评议,总结优点及经验。六、分析示范,学生试临。1、出示“平”“軍”二字(PPT图片)。首先引导观察“平”字,比较笔画的变化和中竖的形状。2、教师再出示
“中”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PPT:中)。提示(1):两个中竖是否都写得正直?(竖画直弯的微妙变化并不影响笔画的正直和字的重心平稳,从而使学生了解颜体字的竖画直弯是可以有细微变化的。)提示(2):变化
的左撇代点,长而直,右撇的角度不同于左撇,长竖丰腴挺直而不肥硕臃肿。3、学生自主观察分析“軍(军)”字的特点:左右对称、中竖居中。提示(3):多横排列均匀,橫画长短、直弯、粗细都有变化。(PPT:軍横)中竖正直,贯穿其中,左右相称,重心平稳。4、学生拿出双钩
练习纸进一步观察其他笔画,发现规律,尝试书写各两个。5、(PPT播放视频)学生初次临写各两个,教师巡视指导。6、4人学习小组对临写汉字进行相互之间交流、评议、推荐并展示。七、欣赏名家作品并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书法结构中“中竖独撑,左右均衡”的道理,体会了中竖在书写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书写中多多注意、处处留心,争取在书写上有更大的的进步~八、布置作业。1、回家以后练习书写“中、军、平”三个字。2、预习一下下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