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 双人旁》教学设计2.doc,共(2)页,3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2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书法四年级下册第2课《双人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毛笔字欧体双人旁的写法,掌握双人旁在结字中的运用,初步把字写得工整美观。2、运用双人旁的写法写好三个例字“德”“彼”“循”,并能运用书写规律评析自己或他人的写字作业。3、通过欣赏甲骨文以及古代
书法碑刻例字,学生受到书法艺术的陶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双人旁的写法及在结字中的运用。2、双人旁的形态、笔画用笔及变化搭配,“德”字的写法。教学关键:1、先观察例字左右长短高低特点,再借助米字格确定好双人旁的位置,最后再借助双人旁写好
右边部件。2、先引导观察首笔短撇的形态,借助米字格确定好首笔短撇;画辅助线引导找准并确定第二个短撇的形态和位置;借助双人旁观察确定“德”字右边前两笔的位置以及三部分字形比例搭配。教学用具:课件,三个例字卡片,碑刻例字图片,甲骨文图片,范写用具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言(一)导入新课
了解“德”字的文字源流,体会“德”字的文化含义。(二)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偏旁就是“德”字当中的双人旁,学生观摩老师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一)学习双人旁的特点写法1、观察领悟双人旁的形态(笔画特点搭配要领)以“德”字为例,引导学生观察
双人旁的形态(课件出示图片)。引导观察分析:(1)双人旁的组成:由两撇一竖组成的(2)两个短撇有何特点?两个撇的长短如何把握呢?(第二撇的长短要借助首撇,因此,首笔短撇一定要短,第二撇有两个首撇那么长。或者说第二撇的起笔与首撇的中点对齐。重要的是首撇一定要短。)课件演示(3)第二撇的位置:先从首
撇中间向第二横起笔画一条短垂线,以看准上边对准哪里;再靠近首撇收笔画一条水平线,以强调第二撇的起笔不要超过这条水平线。课件(4)短竖的位置:在第二撇的中间起笔,强调短竖一定不要长于第二笔。课件师生共同总结:双人旁由两撇加一竖组成。两撇一长一短,第二撇在首撇的中下方起笔,短竖略有弧度。过渡:
下面我们看双人旁的具体写法2、学习双人旁的写法2教师再以“德”字的双人旁为例,范写讲解(笔法:长短、弧度、起笔形态等)。(1)教师范写双人旁。首先确定好起笔的位置,第一撇短而粗,第二撇在首撇的中下方起笔,形态
细长,中间略有弧度。末笔垂露竖不宜过长,从第二笔的中部偏下处顺锋起笔,微微弯曲并向右倾斜。(2)学生在毛边纸上练习5个双人旁。教师巡视,纠正不良“双姿”,纠正普遍问题。(3)点评两张作业:运用刚才的书写方法分
析有什么地方书写不到位?学生自己对照例字,自主修改,再写几个。实物投影(二)学习“德”的写法双人旁在碑字中的运用,注意两点:①离竖中线的距离离上下边线的位置。②这要根据右边部件的形态来确定。1、具体看“德”的结体特点。(引导观察“德”字的双人旁的位置。教师可以将双人旁框起来,可以引导学生一目了
然领悟“德”字中双人旁的位置)2、欧体的“德”字与规范字写法有何不同?粉笔书写“德”规范字,学生比较。3、“德”右边字形特点:“十”字的字形,“四”字的笔画搭配,“心”字末两笔的呼应等。右边上中下三部分最好用几何图形直观分析:“十”---长方形,“四”扁方形,“心”也是扁方形(分析到位,下
面范写时就把各部分的字形比例搭配作为重点即可)。4、师生总结:从宽窄来看,左部较窄,右部占主要位置,从高低来看,上部右部高,下部右部低。再看右部的俯仰,上边向右上倾斜,下边心字底卧钩向右下倾斜。5、教师范写“德”字(水写布上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用笔和结构。微
课6、学生在练习册上描一个,写两个“德”字。7、点评,纠正共同问题,重点评价:双人旁的形态及笔法,右侧三部分的形态比例搭配。投影或同屏展示(三)学习“彼”“循”的写法1、课件出示:“德”“彼”“循”,比较“彼”“循”的双人旁有何不同?学生观察:高低不同,撇的起笔形态不同,竖的弧度不同。2、临摹时
两个字的右面可以先写纵向笔画。“皮、盾”与规范字的不同。3、“彼”----双人旁位置偏低,因为右部上伸。左高右低之势。4、“循”----字形较方,左右同长。5、学生练习书写“彼”“循”。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双姿”及良好的书写习惯。6、利用同屏技术展示学生的字,评价“彼”
“循”7、在宣纸页上每个字写一至二个。三、教学赏析(一)赏析班级优秀作业。展示在黑板上教师选择优秀写字作业展示。(二)欣赏颜、柳、欧、赵不同书体中的“德”字变化和形态美。(三)课堂小结展示欧体集字作品,激发喜欢书法的同学业余时间选择古代碑帖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