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 竖弯钩》教学设计6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6.000 KB
  • 2023-03-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小学书法【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 竖弯钩》教学设计6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小学书法【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 竖弯钩》教学设计6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小学书法【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 竖弯钩》教学设计6.doc,共(4)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1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竖弯钩的运笔方法》书法教案教学目的:通过观察认识竖弯钩的形状特点,分析它的运笔方法,运笔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认真按运笔方法运笔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整体分析竖弯钩的形状,粗细变化。教学难点:运笔方法,出钩的方法。教学关键:

调动学生先独立分析,学习,找出书写体会。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汉字是记录中华文化的符号,在应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书法中的楷书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基础

,楷书基本笔画是学好楷书的基础,它好比是自行车的零件,要想整车好必须零件好,所以练好笔画非常重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笔画,是什么呢?我出个谜语大家猜猜好吗?“有竖有横也有钩,笔顺经常在最后”是什么笔画呢?生:猜谜,教师出示竖弯钩挂图。我们古代人把它比作一种动物,你们

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天鹅浮水的图片。你知道古代人给竖弯钩起了个什么名字吗?浮鹅钩这么有趣的笔画我们自己观察,分析体会一下好吗?二、出示学习目标1、结合白板上的图像,分析竖弯钩的形态特点。2、观察竖弯钩的粗细变化特点,以五指代替笔在纸上演示出轻重变化。3、思考竖弯钩的运笔路线

怎样。4、动手书写找出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两分钟后教师出示自学提示调动学生积极性展开观察,学习体验活动,学生讨论交流独立书写练习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三、先学后教1、出示自学提示(1)、从笔画各个部分的正与斜,粗与细,弯度上分析笔画特

点。(2)、大胆推理竖弯钩的运笔路线。动手书写后想一想,既要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更有对不足之处加以学习。2、学生自学后讨论,汇报难点3、教师讲解(1)、复习一下横和竖的运笔方法后,再演示讲解竖弯钩的运笔方法(2

)、强调笔杆的角度,出钩前顿笔蓄势巡回指导学生练习,教师再书写板演四、展示评价1、展示学生书写中的有代表性的优秀笔画与问题笔画,并进行讲评。2、教师讲解眼高手低,就是观察认识与动手能力之间的问题。五、

总结拓展讲解王献之练字与《十八缸水的故事》。调动学生练习毛笔书法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教学反思毛笔书法具有工具复杂,笔法复杂,操作困难,实用性小等不利因素,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更好创建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充分体现学校科研课题的要求,需要我们克难进取,精心地设计课堂认真

地组织教学,不断地总结优点与不足,为我们将来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进行了竖弯钩的运笔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竖弯钩的收笔及横在“上”字中的应用,笔画教学与练字都有,同时进行。我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或成功

之处是能在开始练字时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书法含义进行解释,结合字帖的出处,将放大的精品的碑刻的汉字,呈现给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书法审美教育,使学生的认知上升了高度,加强了学习毛笔书法的目的性教育。教师能将黑板上的立面示范与学生桌面的平面示范相结合,效果自然是比较

突出的。同时以大毛笔蘸水书写与蘸墨书写相结合互相弥补不足,相映成趣。整个课堂教师以严格管理,规范要求贯穿全局,没有发生大小课堂事故。教师善于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因素,使得学生练习热情高,效率高。能够充分发挥

“精讲多练”的作用,非常符合书法课堂要求。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