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4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1.500 KB
  • 2023-03-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4.doc,共(3)页,3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6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课《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风筝的来历,认识中国的古代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2.认识常见风筝的构造和风筝骨架种类,感受风筝制作的创造性和艺术魅力。3.通过制作风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制作与放飞的过程中进一

步感受大自然风能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与发明创造的兴趣。4、培养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艺术品的意识。教学重点:1.了解风筝的构造和种类。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风筝(或简易的风筝)。教学难点:风筝的构思和做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

具准备:风筝的图片,制作简易风筝的日常生活废旧材料,绳子,薄纸,彩笔,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出示高鼎的诗《村居》,问:诗中描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干什么?2、出示同学们春天放风筝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意图】通过读诗、欣赏图片,初步让学生感受风筝的艺术魅力,

明白放风筝是从我国古代就有的文化传统。二、课件出示风筝的起源:1、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

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2、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3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

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太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的风筝玩。现在故

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4、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

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风筝的发展历史

,感受风筝的“历史魅力”,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伟大祖国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三、古代风筝的玩法:《全唐文》“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未工……?动息乎丝纶之际,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见玩风筝之妙趣。中国风筝的玩法很多。1.斗风筝:宋

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后己失传,现只有广东、西藏几处尚存。2.装响器: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弦、哨、打击。3.“送饭”(叫“碰”):是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到达顶端后与预先

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有的还可以在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做“来回碰”,或“来回饭”。4.挂灯: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十分美丽。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十分安全。5.操纵: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

,谓之“打盘儿”。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设计意图】:在欣赏各种各样风筝图片和了解风筝玩法的同时,进一步感受风筝的“文化魅力”,“艺术魅力”,明白风筝是生活的创造,是智慧的结晶

,激发学生从身边生活入手,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四、课件出示风筝的图片1、问风筝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左右两边相同,是轴对称图形)2、哪位同学说一说风筝是事由几部分构成的?(由面、骨架、放风筝的线等构成)五、根据风筝的形状和骨架,可以把风筝分为这几种类:蝌蚪风筝(十字形骨架)、王子风筝(王字形骨架

)、八卦风筝(重叠的正方形骨架)六、引导学生制作风筝1、介绍风筝的制作方法:①先将竹条绑扎成“十”字形、正方形或王字形。②然后用两根竹条做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③在横杆与竖杆上分别栓一根线,再用一根长线栓横杆与竖杆线的交叉点上。④发挥想象,绘制风筝,先画轮廓再上色,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2、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相互合作、构思,动手制作风筝:七、学生动手制风筝,师巡视指导。1、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指导学生解决制作中具体难题。2、组织学生有效合作,高效合作,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全体参与。3、要求在制作完作品后,通过材料颜色的搭配、涂色等方法进行美化和装饰。【设计意图】在风筝的制作过程

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艺术与美的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利用生活废旧材料的意识。通过简易风筝与复杂漂亮风筝的对比,感受风筝的艺术魅力是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爱美、创造美的情怀。

八、评价、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从构思、设计、美化的某个亮点进行评价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九、收拾整理: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垃圾。课后延伸:1、放飞风筝。2、谈谈放风筝的感受。板书设计:风筝的魅力1

、风筝的起源:汉代、唐代、宋代——世界最早的飞行器2、风筝的玩法:斗风筝装响器送饭挂灯打盘儿3、风筝骨架种类:十字形王字形八卦形4、制作方法: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