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3.doc,共(6)页,3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6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风筝的魅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4-25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风筝,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教学难点:板式菱形风筝中骨架的左右对称和重心问题,骨架的缠绕和粘合。教学方法:演示法操作法教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筝、竹条
、薄纸、双面胶带、绘画工具、棉线绳学生准备:竹条、薄纸、双面胶带、绘画工具、棉线绳、飘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师:我国民间素有“正月灯,二月鹞(风筝)”的习俗,师:出示图片及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里写放风筝的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生:朗读古诗《村居》,感受诗的意境,想象喜放风筝的情景。师: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农历二月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时节,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放风筝从古到今便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传统活动之一,也为春日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探就有关风筝的知识。二、感受
风筝的魅力1.师:同学们,在中国民间传统玩具中,风筝尤为儿童喜爱,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知道中国最大的风筝制造地在哪儿吗?上节课课后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这节课的预习单,现在拿出你的预习单抢答好吗?生:拿出教师上
节课后准备的预习单。(1)风筝,又名纸鸢、纸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中国是风筝的故乡。(3)据说能工巧匠鲁班就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4)中国的山东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每年都
会举办盛大的风筝节。师:同学们表现很棒!我国地域辽阔,根据地域和制作风格的不同,风筝在不同的城市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2.师播放风筝精美图片,学生欣赏。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4.师:借助课件讲解风筝的
种类:有硬翅、软翅、板式、串式、桶式(立体)等。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中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1)硬翅类风筝特征是风筝的左右两边用上下两根竹条做成翅膀的形状,常见的沙燕风筝。(2)硬翅类风筝特征是翅膀由一根
主竹条构成,翅膀的下端是软性的,它的主体骨架大部分做成浮雕状。它的造型以禽鸟或昆虫居多,如蝴蝶。(3)板式风筝特征是平面型的,形状和结构简单,四边用竹条支撑,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风筝种类之一。(4)串式类特征是由不
同或相同的风筝,像冰糖葫芦似的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串联起来放飞,这也是我们常见的风筝种类之一。(5)桶形(立体)风筝特征是由一个或多个桶形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的风筝,像花瓶、宫灯等都属此类,我们也称其为立体
风筝。由于它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少见。5.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不同类的风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风筝的骨架是对称的,但图案不一定对称。三、尝试制作菱形板式风筝1.师:讲解如何制作风筝。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
只有四个字:扎、糊、绘、绑,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绑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扎:扎骨架糊:糊纸面绘:绘花彩绑:绑风筝线2.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技法,两人一小组按照技法要求进行制作。扎-
--扎骨架(1)两根竹条呈十字形摆放,左右对称,横向竹条放在竖向竹条的三分之一处。(2)缠绕骨架前,棉绳留出15厘米绳头。(3)固定骨架,交叉缠绕棉绳并打结。(4)缠绕打结后棉绳预留5至8厘米与放飞线打结。糊---糊纸面(1)将纸面平铺在桌面,再把风筝
骨架摆放在纸面上(注意:不能倾斜,否则风筝会重心不稳,飞不起来)。(2)骨架摆放好后,用胶带将十字架固定在风筝纸面上,这样,骨架就不会移动,风筝的四个边各预留3厘米左右(折边粘贴双面胶备用)。(3)将风筝面预
留3厘米的四个边依次折好,用双面胶整条粘贴平整。(注意:骨架的边角要粘贴牢固,不能移动)(4)粘飘带:用飘带装饰菱形风筝的肩膀或尾部,宽约2-3厘米,长度在30厘米左右。飘带依次粘于菱形风筝的左右两边或尾部(前后稍微错开,
用双面胶粘在一起)。绘---绘花彩师:要求拿出上节课学习闽南传统文化纸面作品后,完成的放飞自己梦想的菱形绘画作品,也就是我们今天制作菱形风筝的风筝面。绑---绑风筝线当骨架和风筝面制作完成后,把风筝骨架打结后的绳头与风筝放飞线进行拉紧打
结,板式菱形风筝制作完成。(教师示范)在生活中,风筝与放飞线的连接除了一点法外,板式菱形风筝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连接,如二点法和三点法,在课后可以尝试,看放飞的效果。四、评价、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放飞梦想作品,从
构思、设计、美化的每个亮点进行评价和交流。五、放风筝教师讲解放飞技巧:一抽一放1.增加风筝上扬力,稳步上升。2.在风筝和上扬力的作用下会飞高飞远。六、课后延伸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在操场上放风筝、体验放飞风筝的快乐。比比谁的风筝飞得高和稳,感受风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