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下册《14. 成群的动物》教学设计4.doc,共(6)页,4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8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小学四年级美术(岭南版)课题:成群的动物(设计.应用)(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感受动物的形态及传统美术中剪纸艺术的美感;(2)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对折剪法与叠剪法,并学习色彩对比及动物图案的疏密排列;(3)对动物的形体及身上的花纹进行设计。2、过程与方法
(1)在剪纸设计动物外形中,理解小博士的话,大胆设计动物的外形;(2)认识剪纸的基本图形,在外形中加以装饰。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和同学愉快地合作和创作活动,体现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要点:1、重点:正确掌握对折剪、叠剪技法,
剪出多个重复的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2、难点:抓准动物形体特征,大胆折剪、叠剪出多个造型夸张的动物形象。3、兴趣点:尝试叠剪出多个动物形象,利用剪纸基本技法图案装饰各各动物形象。创造出成群的动物画面。2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课、彩纸、剪刀。学生:课本、图画本、剪纸工具。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叠剪的方法,一起创作一幅我们地球村中的动物画。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森林迎来了一年一度
的丰收节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将会请出一下小动物来采摘树木的果实,与大家一同分享。(请学生带头饰,摘果实。)2、观察头饰:3请小动物们留步。教师问:今天我们请了多少种小动物来采摘果实呢?学生答:他们是成群的有小猪、小鸟、小羊和小象。教师问:他们漂亮吗?为
什么?学生答:身上有很多漂亮的花纹。教师问:他们除了颜色和花纹不同之外,有什么相同的?学生答:外形相同。(谢谢几位同学的表演)3、板书课题: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表演认识到我们在森林里有很多成群结队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设计这“成群的动物”,准备请
他们再去森林里采摘果实好吗?出示课题:成群的动物二、课堂发展:叠剪技法4对折剪技法1、这么多动物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出示叠剪技法微课)①找出你要制作的动物?②在纸上画出动物的外形。③将多张彩纸叠在一起。④尝试叠剪动物(外形相同,装饰花纹不同
)2、花纹可采用圆点形、锯齿形、月亮形、火焰形、及不规则形(出示多媒体课件中剪纸基本形图案)3、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叠剪的方法,一起创作一幅我们地球村中的动物画。三、展示与评价:1、评价作品的优缺点
。2、请各组同学选择黑板上四幅图粘贴展示自己的小动物作品,并评价。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运用叠剪及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成群的动物,学会5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希望同学们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美化家居环境。6成群的动物(设计.应用)教学反思
汕头市东厦小学章碧蓉在设计《成群的动物》一课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实地观察探究,在“看”的基础上,有目的寻访,有意识开展自己活动,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以一个个连续有结构的活动为主线,体现一个动态的过程,
促进学生在实地寻访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有关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对“新”的寻访活动过程产生深刻的体会。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想象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根据其发现,提出问题,并确定研究的主题。在分小组研讨研究方案后,进行集体交流、互相提问,并倾昕他们的意见
。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包括进行交流,参与评议,对他人研究的方法、结论提出质疑,并乐于互相合作。这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目标。整节课能注重从传统的剪纸艺术出发,让学生在传统中创新,这样既继承了传统的文化的底蕴,又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