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 熊猫的家》教学设计4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21.500 KB
  • 2023-03-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 熊猫的家》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 熊猫的家》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 熊猫的家》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 熊猫的家》教学设计4.doc,共(6)页,12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95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熊猫的家》教学设计课题《熊猫的家》章节第八单元与大自然牵手第22课课时1版本辽海出版社年级二年级下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大熊猫的家乡四川卧龙的自然地理与历史。2、能力目标: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

存状态,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大胆画出不同动作姿势的熊猫形象。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所见、所想。

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可以打破常规,创造出符合自我个性的作品。本课正为学生创设了展示个性、奇思妙想的舞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正确的想象创作画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束地表现

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教学难点:动态大熊猫的表现方法。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白板课件、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园视频、调皮的大熊猫视频、乐曲《忧伤填补快

乐》。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媒体名称、起止时间(’”—’”)及作用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欣赏感知)(二)讲授新课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调皮的大熊猫的视频。(00’32”—01’32”)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课件出示景色图片,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为熊猫找到家。(01’50”-02’18”)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熊猫的家》。1.课件出示问题:说说你了解的熊猫。2.课件出示四川卧龙

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园视频视频。(05’04”-10’09”)了解大熊猫的家乡四川卧龙的自然地理与历史。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1.师:欢迎来到老师的美术课题,今天老师带

来了一位新朋友。2.师领做小游戏,学生通过观察帮三只小熊猫找家。师:有三只小熊猫找不到家了,谁能来帮它们找到家呢?它的家是在哪一种场景里呢?找同学到讲台上在白板中帮小熊猫找家。1.教师提问:说说你了解的熊猫。通过学生的思

考、互相交流从喜好、外形上对熊猫有一定的了解。2.教师展示课件为学生介绍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园。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1.学生观看视频,并谈谈感受。目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学生参与游戏,通过观察分析为小熊猫找家。1.学生思考并谈谈自己对熊猫的了解。2.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了解

熊猫生活的地方,了解熊猫的习性等等。目标:了解大熊猫的家乡四川卧龙的自然地理与历史。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3.课件出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四川卧龙自然卧龙保护区,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4.课件出示大熊猫的身体结构图。5.课件出示大熊猫的生活图片。引导

学生欣赏大熊猫的不同动态图,教师在白板上作画示范。(13’40”-15’12”)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8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6年1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422只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3.教师详

细介绍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环境。4.教师讲解大熊猫的结构和画法。大熊猫的身体结构。A、大熊猫的头部呈圆形,身体椭圆形,体态肥胖。B、大熊猫的头、胸、腹、背和臀部都呈白色,耳朵、眼眶、四肢为黑褐色。5.教师带学生观察大熊猫的不同形态图。教

师在白板上作画,步骤演示。识。3.学生通过观察及听教师的讲解深入了解四川卧龙自然卧龙保护区,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4.学生通过课件展示及教师的讲解对熊猫的特点了解透彻。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形态结构和外貌特征。5.学生观察大熊猫的不同形态

图。认真观察、欣赏,加深印象。(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四)展示评价体验乐趣(五)拓展延伸感受生活6.教师展示“竹林”。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抓住大熊猫的动态,画出一只熊猫。7.播放乐曲《忧伤填补快乐》及素材图片。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作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鉴赏美的能力。作用: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6.教师展示准备好的“竹林”画作。引导学生创作。7.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作画,教师巡

视辅导。教师在学生作画时候,将学生作品融入竹林里面。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鼓励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喜欢的理由教师引导学评价作品。目标:培养学生评价作品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并

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目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爱护动物。6.学生7.随着乐曲尝试用所掌握的知识作画。目标:体验实践的乐趣。学生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喜欢的理由。目标:在鉴赏中提高自身创作能力,实现共同进步。学生

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目标:激发学习的能动性。六、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讲授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化手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

,95%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发展了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七、板书设计熊猫的家演示板竹林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2102
  • 被下载 301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