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 熊猫的家》教学设计1.doc,共(5)页,1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95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熊猫的形态特征。2、学会画一幅熊猫图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大熊猫的家乡四川卧龙的自然地理情况和历史。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2、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
征。教学难点:动态大熊猫的表现方法。措施:1、以帮助大熊猫找家的形式,将大熊猫贴回家。2、通过欣赏大熊猫的图片资料,3、利用多媒体课件带孩子们到大熊猫基地去观看、理解大熊猫的形体结构和形象特征。4、引导学生欣赏大熊猫的不同动态图,分析如何用基本形来表现。学
习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了解基本形了,通过启发式教学,都能完成一个大熊猫的绘画,但要是让他们独立的来完成一幅完整的熊猫图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所以我采用的是单独绘画,集体完成,培养合作意识。媒体使用及整合
说明利用实物投影与电子白板软件的优势助力数学课堂,突破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一、导入1、启发式谈话:谜语:像猫不是猫,像熊不是熊,英文名字叫以猜谜语的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激情导趣。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能够让孩子们一下子进入大熊猫生活的环境中。课名熊猫的家年级二年级下册学科(版本)辽海出版社小学美术章节第八单元22课panda,人人见了都爱它。(打一种小动物)2、同学们经常在影视、书籍里看到有趣的珍惜动物——熊猫,他们的样子十分可
爱,小朋友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王国——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去看看。播放视频并板书课题:《大熊猫的家》多媒体课件播放,引导欣赏大熊猫的的不同动态,分析如何用基本形表现,并通过小组讨论在黑板上演示,适当点拨。进一步观察发熊猫,了解大熊猫在野外生活,有
助于准确地表现熊猫的生态环境。一下在带学生进入情境。了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对大熊猫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了解大熊猫的的动态特点,指导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位置。二、新授3、读画: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地区,大熊
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数量十分稀少,据调查现存野生大熊猫1864只,它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800多万年,是动物的活化石,大熊猫唯一食物就是竹子,并且繁殖量非常低,我们来进一步观察它,4、播放大熊猫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5、
ppt图片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结构和画法。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形态结构和外貌特征。对大熊猫有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学生寻找熊猫动态的绘画方法。,掌握基本技能。在绘画技法上,教师可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加直观。A、大熊猫的头部呈
圆形,身体椭圆形,体态肥胖。B、大熊猫的头、胸、腹、背和臀部都呈白色,耳朵、眼眶、四肢为黑褐色。6、引导学生欣赏大熊猫的不同动态图,分析如何用基本形来表现,通过小组讨论在黑板上演示,教师适当点拨作画步骤。学生分组进行表现讨论作画步骤有意识的渗透用油画来
表现,还可以采用水彩笔等绘画的方法。三、提出作业要求画一只大熊猫。看看谁的大熊猫先进入我们的竹林里。四、实践活动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在班级举办一次小型展览活动,展示全班的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五、小节:中科院的动物专家蒋志刚先生曾经指出
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要点:1、大熊猫宝宝不宜过多与人类接触,否则可能会终生改变大熊猫成年后的适时渗透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利用多媒体课件欣赏用其它材料表现大熊猫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回家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熊猫图。进一步利
用多媒体展开保护珍稀保护动物的教育。行为。2、人类携带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与人类共生的微生物,也有致病微生物,当大熊猫接触这些微生物时,轻则可能改变大熊猫的共生微生物群落,重则可能导致生病呢。3、大熊猫幼崽接触他们原来没有接触过的人、气味、光
照环境和道具器材,对大熊猫的成长更是有害无益的。4、大熊猫在野外是个体独居的动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将原来没有接触的其他熊猫个体拼成一个群体,会对大熊猫造成胁迫。这些熊猫个体之间可能会相互对峙、戒备和争斗。所以,我们小学生要爱
护环境,为保护我国濒危动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板书设计熊猫的家熊猫的动态图:电子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