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编花篮》教学设计1.docx,共(4)页,13.67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8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编花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用歌声表现质朴情感。3.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独特的河南地方音韵。重点:用明亮的声音自信的演唱。难点:把握歌曲独特的地方音韵。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问好!师:同学们,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百花园之旅”,我是今天的导游,孙老师。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江苏民歌,你们记得叫什么名字吗?生:——《茉莉花》师:非常好。那我们能一起再来唱唱吗?…….你们的歌声真美妙!现在呀,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副美图,请看这里。(出示茉莉花的图片)
引导学生看旁边的牡丹花。牡丹是我们国家的国花,有句古话说得好---“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天我们就再来一睹牡丹花的风采。(PPT展示)师:牡丹花美不美,请大家用一个成语形容你心中的牡丹花。生:国色天香、姹紫嫣红等等师:大家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牡丹花的河南民歌——《编花篮》二.新课教授1.
初次聆听师:同学们,你们听完以后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呢?生:有一股河南话的韵味。师:大家总结河南话怎么说的。(老师示范)师生总结有一种往上扬的感觉。(老师提示大家一会要唱出这种韵味。)2.复听(可以引导大家边听边一起律
动)师:大家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民歌,总结一下民歌的特点都有哪些?小组讨论五分钟生:1.都有衬词2.都与当地方言有关3.咬字清晰4.表现人民质朴的情感。师:大家说的真棒。其实民歌就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3.学唱新歌①跟着
老师逐句模唱歌谱。复习倚音,引导学生说出定义。(老师对比唱出有倚音与无倚音的区别)要求唱出有弹性的感觉。②根据学过的歌谱自主填词。师:同学们觉得哪句最有河南民歌特色?学唱最后一句,讲授甩腔:戏曲的结尾,表
现为一个字上唱多个音符,形成跌宕起伏的感觉。(一起演唱)③全体跟伴奏演唱。(注意情绪)师: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副什么画面?一群姑娘在牡丹盛开的四月上山嬉戏着摘牡丹,多么美的画面啊!希望大家一会也用这种情绪演唱,好吗?(注意最后一句甩腔的演唱)再次齐唱④分组比赛给五分钟时间练习,叫两组同学上台表
演。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说出每组的优缺点并加以改正。三:巩固提高PPT展示河南美景,并欣赏豫剧代表家常香玉的作品-《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边做手势边学着演唱最后一句。四.总结:今天我们走进了河南,走进了花的世界,了解了中国民歌的魅力,希望大家喜欢河南,喜欢这趟河南之旅。五:下课齐唱《下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