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四上《听:落水天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3.doc,共(3)页,5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60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雷鸣电闪波尔卡》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欣赏内容,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所作的一首速度很快的管弦乐曲,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在乐曲中,作者采用其一贯的
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了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利用大鼓、大镲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鸣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面。全曲为A—B—A三部曲式,自始至终呈现出热烈的气氛。乐曲A
段为G大调,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旋律跳进下行,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预示,气氖生动活泼;第二主题旋律级进下行,从中可以清楚地听到“电闪雷鸣”的音响,仿佛真的出现了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景象。乐曲B段转到C大调,音乐不时地穿插着“电闪雷鸣”般
的场面,色彩交织、生动无比,这里也是全曲的华彩部分。全曲的总时间并不长,但足以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模仿感受大鼓和大镲在乐曲中表现的音响效果。2.通过欣赏《雷鸣电
闪波尔卡》、《狩猎波尔卡》,初步感知波尔卡音乐的特点。3.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实践活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中雷鸣电闪,以及波尔卡音乐的风格;聆听并能用声势感受音乐的结构和情绪。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各段落的音乐特点并能自主表现。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生问好!2.请同学们听一段声音,说说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呢?【设计意图:通过声象结合引导学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欣赏第二乐段B1.聆听音乐B1,初步感受音乐中的雷鸣
电闪。2.通过游戏再次感知音乐B1,生在雷鸣处做出反应。【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音乐形象。】3.教师表现音乐B--a,感受音乐中雷鸣电闪出现的顺序。4.师生声势合作表现B--a。5.通过看图形谱,师分别伴唱、伴奏,学生声势接龙表现B--a。6.介绍打击
乐大鼓和大镲,并奏一奏说说它的音色。7.完整聆听B乐段,引导学生感受主题B--a旋律重复出现3次。8.完整欣赏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引导学生感受B段音乐在乐曲的中段位置。【设计意图:通过声势动作引导学生表现B--a,并感知旋律的重复。】三、欣
赏第一乐段A(一)欣赏主题A--a1.出示A--a乐谱,师钢琴弹奏,请学生说说旋律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2.生学唱乐谱.3.师生接龙唱。4.请学生在接唱的部分创编动作。5.听A--a主题,并律动表现。【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听、唱、动结合来感受体验音乐。】(二)欣赏主题A
--b主题1.师画声势表现A--b主题,生说特点。2.借助图像谱再次引导学生感知音乐。3.师带着生声势表现A--b主题。4.生声势表现A--b主题。5.完整跟音乐律动表现第一乐段A。【设计意图:借助图形谱感知音乐的特点。】四、完整欣赏表现乐曲1.学生完整律动表现《雷鸣电闪
波尔卡》,感知乐曲三段体ABA。2.介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引导学生说出波尔卡的特点。五、拓展欣赏,揭示课题1.师谈三首片段音乐,请同学随音乐感受,并说说有几首波尔卡?1.对比三首乐曲:《微笑波尔卡》、《杜鹃圆舞曲》、《火车波尔卡》的不同,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波尔卡音乐的特点。2.生给乐曲起
名,最后揭示课题《雷鸣电闪波尔卡》。【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感受波尔卡的特点。】六、教师小结,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