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唱:划船歌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5.doc,共(2)页,8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1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外婆的澎湖湾>>[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教材分析]<<外婆的澎湖湾>>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荡漾的深情>>中的一首歌曲,本单元共有四个课时,本节课内容是第二课时.<<外婆的澎湖湾>>是由台湾作曲家
叶佳修创作的一首校园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描绘了儿时伴外婆海边生活的情景,充满了温情的回忆,极具画面感.歌曲采用四四拍,分为前后有对比的俩部分,前半部分采用的八分音符节奏,旋律多用级进,使歌曲充满温暖,轻松愉悦感,一字一音的对应,口语般的朴实.后半段增加了四分音符,
二分音符,大切分节奏,使得音乐变得舒展连贯,充满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慨和抒怀。[学情分析]经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们十分喜欢唱这首歌,他们从各种媒体上听过这首歌,因此大多数学生都能哼唱,对音乐的理解也有一定能力.因此教学重点是歌曲演唱中的情
感流露,一些节奏的把握,所以难点定为切分节奏的解决。[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使学生对校园歌曲有初步了解,并对这首歌创作背景有所了解2.解决歌曲中节奏难点:切分节奏和十六分音符节奏3.能用明亮的歌声演唱表达对故乡的赞美之情4.在学会歌曲基础上让学生在俩个不同
乐段加入声势动作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1.能流畅有感情演唱歌曲2.吐字清晰3.掌握切分奏与十六分节奏[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教唱法示范法表演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1.打
开课件视频,让学生听<<成都>>这首歌曲.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歌曲,请大家听听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民谣歌曲还是艺术歌曲).师总结:<<成都>>是赵雷在2014年创作的歌曲.成都慢悠悠又极具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感觉,让他
特别喜欢这座城市,成都因此成为赵雷热爱的第二故乡.出于表达对成都的记录和留恋,赵雷创作了这首作品.2017年该歌曲获得第六届最受欢迎民谣单曲奖.2.师:说到民谣我们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位台湾校园民谣创作歌手,他就是----叶佳修.叶佳修,1955年出生于台湾花莲,是台湾校园民谣的奠基人之一,对华语流行
音乐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人.代表作品:<<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等.台湾校园民谣对大陆校园民谣的兴起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老狼,李健,水木年华,朴树等就是那个时期大陆校园民谣歌手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叶佳修创作的大陆最早流行的台湾校园民谣歌曲<<外婆的澎湖
湾>>。三.听歌曲1.看歌曲视频,出听歌曲,让孩子们说说歌曲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师:用道具小船带着学生乘坐,扬帆起航开进澎湖湾感受儿时我伴着外婆海边生活的情景,充满了温情的回忆.2.听一听音乐范唱,随着音乐的节拍韵律拍一拍.再次感受音乐.(课件出示)师:歌曲写到了澎湖
湾哪些人和物?写到了:晚风.白浪.椰林.斜阳.大海.沙滩.外婆.我.脚印.仙人掌.老船长师:这歌曲旋律性强,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后面也很温情.四.学歌曲1.教唱旋律,之后找出相似的旋律.2.注意唱准这几种节奏(切分节奏和
十六分音符节奏)跟钢琴伴奏,加入歌词,完整演唱一遍3.分乐段处理歌曲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可以分为俩个部分分段处理歌曲的情绪后加入声势动作和打击乐器第一段采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然后引导学生加入声势动作为第一
段伴奏第二乐段采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然后引导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第二段伴奏.4.加入声势动作和打击乐器完整演唱歌曲.五.拓展谈起<<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叶佳修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由素有台湾民歌歌王
之称的潘安帮演唱.潘安帮出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时,叶佳修和潘安帮谈了一整个下午,潘安帮把他一生中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告诉叶佳修,包括潘安帮从小在台湾跟着外婆长大的事,叶佳修觉得这种祖孙之间的情感很特别,就根据这段
真实的经历,写下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作品.下面就一起跟随着老师,到魅力的宝岛台湾看一看吧!怀着对台湾校园民谣歌曲的热爱,对澎湖湾美丽景色的喜爱,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再次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师指挥)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