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唱:捉泥鳅 水花花,泥巴巴》教学设计9.doc,共(3)页,5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8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水花花,泥巴巴》教案1、根据课题《水花花,泥巴巴》展开联想,聊一聊“雨天”的乐趣。2、出示小朋友雨中嬉戏的图画。(观察图中小女孩的表情、神态)3、问:你们喜欢踩雨吗?——邀请学生上台进行展示。渗透一些简单的节奏型(X—、X、X
X)4、出示一些踩雨的节奏型,同学进行尝试。(1)用“读”的方式进行节奏训练(2)用“动”的方式进行踩雨体验5、学唱《水花花泥巴巴》第一段(1)出示歌曲第一段要求:欣赏后为歌曲划分段落——学生交流后课件
标识(2)再次欣赏歌曲第一段,找一找歌曲中表现踩雨的象声词第一种:XXXX︱XXXX︱XXXX︱XXXX︱噼啪噼啪噼啪噼啪踢踏踢踏踢踏踢踏第二种:XXX︱X—︱XXX︱X—︱噼啪噼啪踢踏踢踏小结:给歌曲分段落时,可以借
助这些节奏的变化来进行。(3)教学第一段的A部分A、模唱歌曲的旋律:3333︱6666︱……B、填入歌曲演唱,并找一找难点句(踩开一路水花花,水花花)提示:一个小水花,一个大水花,进行巩固练习。C、完整演唱A部分,老师随机评价指出还需努力的
地方,D、进行简单的歌曲处理(借助图形谱)E、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加强歌曲的表现力(指名学生进行交流)F、进行接口唱练习(4)教学第一段的B部分A、挑战:直接跟琴模唱歌曲B部分,找出B部分的难点句B、借助图形谱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C、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的B部分(5)
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第一段。适当渗透:力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的不同表现力。(6)交流:歌曲《水花花,泥巴巴》它在歌唱的是什么?师总结:歌曲描写了山娃娃雨后踩水的情景,表现了山里的孩子勇敢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
情绪。(7)学习歌曲的第二段A、听老师范唱,找出与第一段的不同之处?——简单分析结束句B、练习“结束句”,要求学生唱准休止符。C、跟伴奏带,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二段6、请学生完整演唱《水花花,泥巴巴》三、拓
展教学1、欣赏《雨中曲》歌舞片段2、简单了解“踢踏舞”四、课堂总结1、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表现小伙伴在雨中勇敢地奔跑的歌曲,体验到了小娃娃快乐、开朗的情绪,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生活中都能成为象他们一样,乐
观、勇敢的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