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唱:捉泥鳅 水花花,泥巴巴》教学设计1.doc,共(2)页,5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8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捉泥鳅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从合作表演中感受,自然的博大与美好,在音乐审美情境中获得精神愉悦。2、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演唱、创编活动,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结合声势活动,认识4/4拍号并知其
含义,体会4/4拍的强弱规律。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自主创编,与他人合作表演《捉泥鳅》。2、歌曲B段双声部的演唱和打击“乐器”(杯子)伴奏的准确性。教材分析《捉泥鳅》这是一首富有浓郁田园风味及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歌曲。歌
曲通过对雨后孩子要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全曲由六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一、三、五等单数小节的节奏基本相同,双数小节的节奏略有变化,旋律在逐渐变化中层层递进。教学准备制作板书、杯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师:《捉泥鳅》这首歌你们熟悉吗?会唱吗?2、
学生唱《捉泥鳅》3、引出创编师:全班用齐唱的方式演绎歌曲,老师觉得单调了一点,你们有更好的方式吗?二、分析歌曲1、歌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歌词、歌谱)学生各抒己见。2、根据学生所答,开始创编活动。(以下三个创编活动的顺序,以上课为准。)三、歌曲创编(
一)伴奏创编1、声势动作(1)PPT出示声势活动图谱。(P15)(2)学生跟着音乐做一做。(3)这四个声势动作可以互换吗?(4)师提问:为什么?(5)认识4/4拍号并知其含义,体会4/4拍的强弱规律。2、用打击“乐器”——塑料杯为歌曲伴奏。(1)欣赏视频厦门六中合唱团《稻香》。(
2)创编属于自己的《捉泥鳅》伴奏。(3)分析歌曲,让学生了解不同乐段,伴奏音型、形式不相同。(4)学生尝试创作不同的伴奏音型。(5)展示、评价。(二)歌词创编1、根据原歌词,类似于仿写句子,进行创编,例如:师:我们一
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生:……2、《捉泥鳅》歌词创编。3、师提出创编要求,学生思考回答。4、展示PPT歌词内容,学生说一说。5、师:光这么说,好像不过瘾,我们还能怎样做?6、生:边说边跳。7、学生上台,
说唱、街舞律动……(三)旋律创编1、给歌曲加一个“引子”。2、在“引子”的基础上,稍微改编一下,变为尾声。3、学生尝试将尾声和歌曲的第二段,进行一个简单的二部合唱。4、学生展示,“引子”+歌曲(A部分齐唱+B部分合唱)+“尾声”5、总结、评价。(四)创编展示情境创设:夏
日的某一天,一阵暴雨过后,田边的池塘里填满了雨水,一波泥鳅在田埂之间欢乐地舞动……引子一遍:女生领唱+齐唱二遍:男生说唱+齐唱三遍:集体加入杯子伴奏+合唱尾声四、拓展延伸1、欣赏英文版《捉泥鳅》师:请大家欣赏首英文版的《捉泥鳅》。2、师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