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唱:捉泥鳅 水花花,泥巴巴》教学设计3.doc,共(3)页,6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8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捉泥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捉泥鳅》是一首富有浓郁田园风格以及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歌谣。歌曲通过对雨后孩子们要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阿卡贝拉:阿卡贝拉(意大利:Acappella、中文:无伴奏合唱)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
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并不应用乐器。教学目标:1.了解声势伴唱的演唱方式,初步欣赏认识到阿卡贝拉的魅力,2.学唱歌曲《捉泥鳅》,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体会儿童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3.认识巩固四四拍拍号,
知道其含义以及强弱关系,在歌曲中表现出来。教学重点: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人声伴唱。教学难点:注意附点的演唱与四四拍强弱的控制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发音练习、组织教学二、音乐常识四四拍1.以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导入,与学生一同回忆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可以用身体身
势表现,比如拍手拍腿、拍手拍肩等,那么以嘴巴模仿的话呢,我们可以唱成“bongda”,以“甩葱歌”歌曲为例,学生唱伴唱,师在学生的伴唱声中,演唱四二拍的一些歌曲,让了解四二拍的歌曲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情绪感受(欢快、活泼)。2.四四
拍强弱规律。(1)出示4个大小不同的点,让学生发现这次的强弱规律是什么?生“大小中小出示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跟着老师念一念。XxXx强弱次强弱(2)四四拍的伴奏声效学生以四四拍的人声伴奏方式,为老师伴唱“bongdadongda”,体会四四拍舒展、优美的情绪,以一些四四拍的歌曲导
入到《捉泥鳅》的旋律中,老师总结四四拍给人带来舒展、抒情的感觉。三、捉泥鳅学唱1.介绍歌曲捉泥鳅师导入: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是一首富有浓郁田园风格以及生活情绪的台湾校园歌谣,歌曲通过对雨后孩子们要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2.播放动
画视频,学生一同欣赏一遍歌曲,了解歌曲情绪。师提问:歌曲中提到“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说明了什么呀?生:小朋友想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4.认识泥鳅(1)师提问:那你见过泥鳅么?你捉过泥鳅的吗?师介绍:泥鳅分布在南方各地区,夏季最多,它的形体小,只有三、四寸,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
而滑腻无法握住,泥鳅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可入药。(2)欣赏捉泥鳅的图片小朋友在捉泥鳅的时候,又能玩水,又能玩泥巴,还能和小伙伴一起比赛捉泥鳅,真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怪不得歌曲中的小主人总是盼望着哥哥能带着他一起去稀泥里捉泥鳅
,真是令人向往啊。4.抓泥鳅(1)出示泥鳅卡片,进行抓泥鳅的视唱游戏。老师这里也有几条泥鳅,要请爱音乐的小朋友来抓一抓它们。(对附点和后十分节奏进行提示)66.5653出示乐谱,学生轻轻唱一下,弹一弹,让学生有个音准的概念,每唱完一条,请其他小朋友
也来抓一下。附点节奏要唱好,用划拍的方式唱一唱。22.122555.5557666656.53(2)听音模唱听老师弹奏的是哪一条泥鳅乐句,听出以后直接模唱出来。(可不要)5.视唱歌谱(1)出示歌谱,或打
开P15页,预习,然后一起找找刚才的小泥鳅分布在歌曲的哪些地方。(2)轻声将歌谱视唱,并注意反复记号。(3)轻声跟着老师一起将歌谱哼唱一下,注意反复记号,形成习惯。(4)师生采用接唱法视唱歌谱,然后配上钢
琴演唱歌谱。6.歌词演唱(1)老师介绍歌词内容,了解歌词描绘了怎样的情境。跟着老师一起按节奏念一念歌词。(2)巩固歌词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了”圆滑线的“鳅”。(3)完整演唱歌词,并提示强弱规律,和舒展的感
觉。(4)老师范唱注意老师的表情,怎么才能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表情的感染力,然后学生充满表情的演唱该歌曲一遍。四、人声伴唱1.示范以强弱规律的音效伴奏2.学生分成两组尝试进行2个声部的合唱,伴奏声音轻轻唱。3.交换小组,再次尝试。4.老师示
范其他方式的人声伴唱,如lululalalululala,dingdongdingdong,等。五、介绍阿卡贝拉1.阿卡贝拉,一种无伴奏合唱形式,不用乐器伴奏,全用人声伴唱,受很多的音乐人喜欢。2.欣赏阿卡贝拉形式的《甩葱歌》,鼓励学生课后用刚才我们学习的方式,为各
种喜欢的歌曲进行伴唱,发现音乐的魅力。六、录制自己的合唱小样对自己的小样进行评价,并提出努力的方向。七、下课总结音乐带给我们很多美妙的享受,希望音乐常伴大家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