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聆听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849

DOC
  • 阅读 3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846 M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聆听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84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聆听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849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聆听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84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聆听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849.docx,共(6)页,1.84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2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跳圆舞曲的小猫》一.作品分析:《跳圆舞曲的小猫》管弦乐曲。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由(美)R•安德森作曲。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美丽的圆舞曲。乐曲具有拟人化与写实的特点,为三部曲式(A+B+A1),四小节的

引子,好似一个自豪的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场”,预备翩翩起舞;A段主题旋律美丽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增加了乐曲的诙谐情趣和突出了主题内容。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

充分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性格。B段旋律欢快活泼,音乐一气呵成,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用木管乐器主奏。它描绘小猫越跳越兴奋,在快速地转,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猫的叫声,似乎时刻提醒着欣赏者:这是小猫在跳舞。尤为有趣的是在乐曲的结尾处,忽然传来了

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大为震动,音乐用了一连串的上行音忽然结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迅速逃离了舞场,巧妙地结束了全曲。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处于小学的初级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一些新奇的事物,而且,学生的持久注意时间不长,喜爱丰富和形象生动的音乐,并且开始产

生对音乐的探究愿望。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游戏为主,注重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感知、表现音乐。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形象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是如何表现小猫的舞姿,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让学生领悟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要爱护动物。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仔细聆听、表演、图谱等教学活动,正确把握乐曲的基本情绪,听辨乐曲不同主题与音乐情绪,锻炼听觉记忆、想象、判断等各项能力;3.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聆听、身体律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主动参与编创活动。四.

教学重点: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体验乐曲中不同的音乐主题与情绪;2.通过感受音乐区分乐段结构;五.教学难点:能够根据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感受音乐形象的情绪变化;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式: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听觉思维训练基础上的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

以听赏法实施教学。2.教学手段:(1)想象法:在初听乐曲时,提示学生“乐曲中你听到了谁的叫声?”确认音乐中的主人公,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的很多环节都采用了这一教学手段,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要去教师在课堂中

要多采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2)对比法:将音乐主题进行对比,从而体会乐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的区别。(3)体验法: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参与到音乐中来,随音乐做动作,从而体验乐曲三部分

速度、情绪、场面的不同。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杜鹃圆舞曲》,教师带领学生律动。师:这首乐曲是我们聆听过的,它的名字是什么?生:《杜鹃圆舞曲》师:圆舞曲有什么特点呢?生:适合跳舞,三拍子……2.聆听主题音乐师:今天另外一种小动物也跳起了圆舞曲,请大家仔

细听听它们是谁?生:小猫。师:你从哪听出来是小猫的?生:音乐里有小猫的叫声。师:猫王国正在举行舞会,它们正跳着优美的圆舞曲。(二)分段聆听1.聆听主题A乐段(a+a’):听辩主奏乐器、讲解下滑音(1)初次聆听a段主题音乐,利用图形

谱听辨猫叫次数a.播放音乐,师画图形谱。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段音乐里小猫叫了几次?生:小猫一共叫了八次。b.听辩主奏乐器师:这段音乐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小提琴c.讲解下滑音,模仿猫叫声师:看老师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猫叫声的?生:向下的箭头师:

猫叫声是小提琴从高音下滑到低音演奏出的,一起来模仿一下。(2)再次聆听a段主题,学生跟音乐画图形谱,感受音乐情绪师:小猫们现在的心情怎样?(愉快、高兴)跳的舞蹈怎样?(优美、慵懒)(3)第三次聆听a段主题,师带

领学生律动提示引子做邀请的动作。(4)聆听a’乐段,对比与a乐段在力度、猫叫次数的区别师:老师加上这样的记号(反复记号),说明音乐接下来怎样了?生:重复师:但是接下来的音乐不是完全相同的重复,大家仔细聆听接下

来重复的音乐跟刚才的音乐在力度上、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播放音乐生:力度变强了,音乐变得有点欢快活泼;师:因为这段音乐加入了铜管乐器和打击乐(鼓)出示图片(5)第二次聆听a’乐段,教师画图形谱,生听辨猫叫声次数的变化师:除了力度、情绪的变化,这

段音乐还有一个变化——猫叫声的次数。请大家听听猫叫声在哪几处怎样变化了?播放音乐,画图形谱师:少了两次猫叫声,这是小猫们跳了起来。(6)第三次聆听a’乐段,加入律动师:小猫跳起落下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因为它们的脚掌上有个肉垫跟音乐律动(7)完

整聆听A乐段(a+a’),加入律动(8)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2.聆听B乐段(1)初次聆听,感受情绪师:小猫们在舞会上跳得越来越高兴,音乐的速度、情绪又有了变化。播放音乐生:速度变快了,情绪更激烈、热闹了;(2)再次聆听,教师画图形谱师:这段音乐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乐

器的声音,仔细听一听播放音乐,师画图形谱生:木鱼的声音(3)第三次聆听,引导学生在木鱼敲响处准确地拍手(4)第四次聆听,师生律动(加入分组转圈的动作)3.聆听A’再现段(1)初次聆听,教师画图形谱师:小猫们转起了圆圈,舞会达到了高潮,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播放音乐,教师画图形谱师:这个乐段熟

悉吗?跟哪一段一样?生:跟第一段音乐一样师:音乐结尾处出现了谁的叫声?生:小狗的叫声师:发生了什么事?生:小狗嫌舞会太吵了,就去吓跑了小猫;小狗也想参加舞会,但是小猫没有邀请它。它生气就破坏了舞会……(2)再次聆听,请学生扮演小狗,师生律动(三)整

体聆听1.出示课题,简介作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三段音乐就是管弦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中的三个部分。这首乐曲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作。当时他正在为创作发愁,正好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跳到了钢琴上玩耍,于是他就用它俩做乐曲的主人公,写出了这么有意思的管弦乐曲。2.完整聆听整首乐曲,画图形谱3.再次聆

听,分角色律动师:大家再回忆一下《跳圆舞曲的小猫》这首管弦乐曲分为几个乐段?速度分别是慢-快-慢。(四)小结师:安德森爷爷之所以能写出这么有意思的管弦乐曲,正是因为仔细观察了小猫和小狗嬉戏玩耍的情景,并且发现小提琴用下滑音的奏法能很生动的模仿出小猫的叫声,那么我们在平常生活当中也可以用我

们明亮的双眼多去观察、发现,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作曲家就是你们!八、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根据音乐艺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我充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理解音乐,最后教

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共同创设情境、创编动作表现音乐,使师生不但在轻松愉悦之中学习音乐,还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得到了较好地体现:1、导入环节简洁明了,不偏离音乐学科本课一开始教师

机把学生引领到音乐中来,在没有告知曲名的情况下,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情境,导入教学简洁明了,体现出音乐是听觉艺术,不是靠教师长篇大论地讲授,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2、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在本

课中,教师结合音响,通过引领学生关注小猫的叫声,举手示意小猫的叫声,听辨都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出现小猫的叫声,在活动中又把学生记忆生活中的小猫叫声添加音高,回归到乐曲中来既有节拍感、又有旋律感。接下来在解决三段体结构中,老师紧紧围绕形象对比的方法,第一部分是抓住小猫叫声,一个人模

仿小猫跳舞;第二部分是抓住打击乐器的敲击声,两人一组转圈;既强化了两个部分的主体对比,又感受到了两个部分的情境、速度的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整节课都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听的层次又比较清晰。3、恰当地运用图形谱,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每个乐段在第

一次聆听时,都是学生边听音乐边看教师同步画出图形谱,使抽象的音乐变得具象化,对于整个乐曲的结构有了很清晰的理解,例如乐曲分为三个乐段,每个乐段各有几个乐句。图形谱的设计不仅抓住了音乐的特点,还考虑到律动动作的提示。这种方式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加深了他们对乐曲的记

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