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演唱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4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2.676 M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演唱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演唱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演唱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演唱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演唱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演唱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doc,共(12)页,2.67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1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动物说话——小学一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动物说话学科音乐学段低年级一相关内容核心内容:表现领域中的演唱辅助内容:表现领域中的综合性艺术表演相关内容:创作领域中的探索音响与音乐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课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3年7月是否已实施是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将歌曲演唱与知识学习很好的融合,唱好歌曲的同时掌握音乐知识,通过编创歌词、声势伴奏、演唱会的形式表

现歌曲。(二)理论依据:依据《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

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1.歌曲分析《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四二拍,五声C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本首歌曲情绪活泼、富有童趣。歌曲乐句间加入了间奏,演唱与声势相结合,

使歌曲风趣而富于变化,是一首适合表演的儿童歌曲。2歌曲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演唱部分只出现了“”和“”两种节奏型,间奏处的声势中加入了“”的节奏型,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表现。歌曲旋律采用重复、模进的手法,多以级进与跳进呈现,使歌曲活泼跳跃。歌词简单,

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小动物的叫声表现小动物轻快地说话,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演唱和表演。2.音的长短在歌曲中的表现本课的知识技能是音的长短,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通过动物叫声的比较和对比模仿长音、短音的声势中,体验、感受和理解音的长短。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音的长短与歌曲相结合,在歌曲的演唱

中加入了模仿动物叫声的声势,并编创两种小动物的叫声,设计两个声部:代表长音的小羊叫声、代表短音的小鸡(鸭)叫声,为歌曲增加童趣,并且在演唱实践中巩固对音的长短的认知3…………(二)学生情况分析: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授课班级学生特点:学习乐器的学生较多,音准孩子较多,演唱声音较好,四分、八分音

符能准确拍读,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善于模仿,有一定的表演欲。(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1.通过按节奏模仿动物叫声、随音乐拍击“回声”节奏、观察歌谱、听辨音响等方式学唱歌曲、掌握音乐知识。2.歌词编创为学生喜爱小动物演唱,为歌曲增添童趣,体验音的长短在歌曲中的表现。3.教师运用

富有童趣的语言、范唱的引导,激发学生音乐表现力,更好地表现歌曲。(四)技术准备:1.使用WPS演示软件制作课件。2.使用CoolEditPro音频软件编辑声音文件。4(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问题一: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容易在间奏部分也跟着演唱。对策1:运用接龙的方式,师生随着歌曲伴奏进行声

势练习,掌握歌曲间奏处拍击的节奏。对策2:观察谱例、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特点,歌曲乐句间加入了间奏。对策3:学唱歌曲时,先单独学习演唱部分,再在歌曲的间奏部分加入声势5和模仿动作。问题二:歌曲最后两小节,连续五度和三度的跳进,学生在演唱时音准容易出现问题。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动物说话》,并能边唱边表演。(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模仿、“回声游戏”,聆听歌曲伴奏,进行节奏练习,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曲间奏时拍击的节奏。2.通过聆听范唱、观察曲谱、模仿演唱等,学会

并唱好歌曲。3.通过听辨、模仿,发现、认识声音的长短。4.通过声势、合作、演唱,体验声音的长短在歌曲中的表现。(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准确演唱歌曲。2.能听辨、表现音的长短,并在歌曲中加入两个声部的声势。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声情并茂

地演唱歌曲《动物说话》(二)教学难点:1.在歌曲中能准确表现。2.准确演唱。五、教学过程:6(一)情景导入环节目标: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曲间奏处拍击的节奏。设计说明:通过模仿动物叫声导入,将叫声与歌曲中“”节奏相结合,既活跃了课堂,又明确了表情和声音的位置,适合一年学生特点。在随着歌曲伴奏和老

师一起拍手(做动作)的环节中,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掌握歌曲基本节奏,为唱好歌曲做准备。活动1.1:按节奏模仿动物叫声教师用高位置的声音以“汪汪汪”的节奏模仿小狗说话。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模仿时不注意声音的控制。解决办法:提示学生要做到睁眼、提眉、保持微笑,并模仿老师的声音。活动1.2:拍击歌曲间

奏处的节奏,初步感受歌曲。(1)教师拍击,学生模仿。(2)以回声游戏的形式,师生共同随歌曲的伴奏音乐进行声势练习和做动作。教师先进行拍击,学生模仿并黄色图案中的内容。7可能出现的问题:前两个乐句都是师生两小节一换,到第三乐句时变成了

一小节一换,学生和教师衔接上出现问题。解决办法:在幻灯片中将教师拍击的部分用红色框明显的标记标出,区别学生的部分,在合作之前提示学生特别要注意。如果在第一遍时出现问题,可以单独为这一乐句进行指导。(3)在回声游戏中加入一首歌曲,我们用“回声游戏”为歌曲伴奏。(播放歌

曲《动物说话》)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三句时学生和教师衔接上出现问题。解决办法:在合作之前提示学生特别要注意。(二)学唱歌曲阶段目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演唱歌曲,并能在歌曲中加入拍击和模仿动作。设计说明:聆听

歌曲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听出歌曲的内容,复听歌曲,通过观察歌谱,发现歌曲的演唱特点,再通过对学生演唱的指导,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8唱歌曲,体会歌曲的趣味性。活动2.1:聆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及特点,引出课题。(1)教师创设情景:“老师要为同学们精彩

的伴奏奖励同学们一首歌曲”,并提出:“歌曲中出现了哪两只小动物?”教师总结揭示课题。(2)学生看歌谱聆听歌曲,教师提出:“仔细听歌曲是不是从头到尾都在演唱吗?有几个地方只有音乐没有歌声?”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不能准确找到本首歌曲与以往学过

的歌曲不同之处,歌曲中除了演唱部分还有打击节奏的部分。解决办法:聆听时教师用手指歌谱,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歌词后面连接的是拍击的节奏。活动2.2:学唱歌曲,解决演唱难点,唱会、唱好歌曲。(1)教师范唱(2)教师演唱,学生轻声跟唱第一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演唱最后两小节时,由于是连续的五度

和三度的跳进,所以学生演唱时的音准容易出现问题。(3)解决难点,歌曲最后一句的准确演唱。解决办法:教师用手势表示旋律的走向,放慢速度演唱,巩固音准后再恢复原速演唱。(4)教师完整弹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轻声演唱(5)教师引导学生为歌曲间奏部分设计模仿小鸡的动作和拍手,再

完整边9表演边演唱第一段歌词。(6)加入第二段歌词①根据学生能力,可要求学生直接演唱第二段②为歌曲节奏部分设计小鸭的动作,再完整边表演变演唱第二段歌词。(7)随歌曲范唱,师生共同演绎歌曲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完整表现歌曲时,容易将关注点单独放在演唱或表演部分,导致歌

曲不能完整表现。解决办法:如出现问题,教师在演唱前要提示学生要关注演唱和声势部分,之后可再巩固一遍。活动2.3:编创歌词(1)教师举例演唱“小狗的叫声”加入到歌曲中,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轻声讨论,唱一唱在加入自己喜欢小动物的叫声。(2)指定学生说一说加入的小动物是谁?(2个小动物)唱一唱(

3)学生齐唱创编的小动物,并加入声势伴奏(4)歌曲中的两个小动物加学生创编的小动物,四段演唱,加入声势伴奏。(三)音乐知识阶段目标:发现生活中小羊和小鸡叫声的特点,认识声音的长短。设计说明:聆听小鸡和小羊对话音响,学生发现两只动物叫声的特点,从而认识声音有长有短,

再模仿小鸡和小羊有节奏的对话,对比感受音的长短。活动3.1:听辨小羊和小鸡对话音响(1)教师运用情境:“动物演唱会的主持人要出场了。”引导学生听辨音响,并提出:“它是谁?”第二个问题:“主持人小羊首先请一位小演员,它是谁?”(2)教师提问:小羊先演唱,小鸡再演唱

,他们两个小动物分别演唱后他们两个怎样表演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不能准确听出小羊和小鸡同时演唱。解决办法:教师手势提示。(3)教师提问:“小羊的叫声长还是小鸡的叫声长?”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不能准确抓住两种动物叫声的特点。10解决办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生活中小动物的叫声,帮助学生找到声音

的特点。教师总结小羊声音长,小鸡声音短。活动3.2:体验声音的长短(1)教师出示小鸡和小羊声音的对比图,指导学生按节奏模仿。①分辨模仿小羊、小鸡声音②教师模仿小羊,学生模仿小羊③一部分学生模仿小羊,其他学

生模仿小鸡(2)幻灯片出示小羊和小鸡对话的节奏,教师通过导语:“同学们你们看小羊正召唤着小鸡出场呢。”指导学生分两个声部进行声势练习。可能出现的问题:两个声部的声势同时进行时,学生容易受对方的干扰,两种声音不能对齐。解决办法:①分声部进行指导。②教师运用指挥的手势指导学生。(3

)出示小羊和小鸭子对话的节奏,学生合作模仿。教师导语:“下面出场的是小鸭子。”11(4)配音乐合作体验声音的长短(四)歌曲拓展阶段目标:能够在歌曲中加入动物说话的声势,富有童趣地演绎歌曲。设计说明:将本课的音乐知识融入到歌曲演唱中,使歌曲和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学生能

够在音乐中对比音的长短,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合作的快乐,使歌曲更加富有童趣。活动4.1:加上声势完整表现歌曲教师导语:“同学们,动物演唱会就要开始了。主持人小羊招呼小鸡和小鸭子上场了,我们快来一起试试吧。”(

教师课前将歌曲音响进行编辑,结合歌曲旋律素材为前奏和两段的间奏处扩充了6小节的音乐,为动物说话的声势做伴奏。)(1)教师调动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加上声势富有表现力地演绎歌曲。12(2)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以正式

演出现在开始的情境,把学生的兴奋点推向最高潮,随伴奏音响完整演绎歌曲。(五)小结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知道了声音是有长有短的,你们还用用自己的歌声和小动物们一起演唱了歌曲《动物说话》,快乐的音乐课到这里就结束了,下课。六、学习评价方式:学生过程性评价:1.能够正

确按节奏模仿动物叫声,并为歌曲间奏处加上拍手和动作。2.能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3.听辨生活中动物的叫声,发现声音的长短。4.能用模仿小动物对话的形式,为歌曲增添声势,体验声音的长短在歌曲中的表现,使歌曲更加富有童趣。教师评价: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课堂

表现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学习中的大胆尝试和成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9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