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三年级上册《聆听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541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8.971 K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三年级上册《聆听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54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三年级上册《聆听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54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三年级上册《聆听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54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三年级上册《聆听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541
音乐【人音版(敬谱)】三年级上册《聆听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541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三年级上册《聆听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541.docx,共(9)页,28.97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14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簧管波尔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三年级的一节欣赏课——《单簧管波尔卡》。以音乐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喜爱的绘画和游戏来吸引他们,引导学生参于到音乐实践活动

当中。课堂活动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力争开发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编律动,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在以往的音乐欣赏课上,在引导学生听辨和理解曲式的方面还有待突破,所

以本节课我采用以回旋曲式结构为线索,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欣赏音能力和兴趣,对节奏、力度、旋律也有一定的判断力,所以把这节课定位在感受音乐基本要素和参与音乐律动上,能够通过画面和律动区分乐曲的段落

,再通过小指挥家与小助手的帮助让学生自主掌握课堂的,以此来理解“回旋曲”这一音乐体裁。同时带领学生用打击乐器的参与、表演动作的加入来使他们对音乐及其曲式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加深,从而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通过ppt课件的动画效果,让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音

乐与线条关系从而分析音乐、熟悉音乐。(二)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波尔卡本是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民间舞,后被波兰单簧管演奏家卡普修罗斯卡改遍成为一首单簧管独奏曲。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时有一定的难度,乐曲时间

长、A主篇幅长,曲风欢快、而非中国民族调式,不易让学生感知、记忆、理解。2、学生情况分析:我所面对的是三线城市中的农村学校,虽然硬件设备齐全,但学生的音乐感较弱、大部分学生喜欢在空闲时间拿出画笔勾勒能看得到的美丽画面。三年级的同学对音乐情绪、节奏、力度等有一定的判断力

。本校每周一的唱《国歌》环节有学生担任指挥、平时上课老师也随音乐指挥,所以本校学生对指挥有一定的模仿能力。3、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面对喜欢画画的学生、我用线条作为跟学生拉近距离的桥梁,用音乐诠释画中的点、线。全曲的教学中,我

用观察欣赏法让学生观察课件内随音乐节奏、音高、力度所呈现的画面,并启发学生参与旋律线绘画;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为乐曲编配打击乐;用打击乐器、肢体动作、自主勾勒线条等体验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律动;用小指挥与小助手让学生理解乐曲回旋曲式结构

。4、技术准备:带动画、视频、音乐、游戏效果的PPT课件。(二)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知道波尔卡这种乐曲的题材及风格特点。2、能随音乐进行动作与体态、打击乐器等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3、了解、认识单簧管,能随乐模仿演奏。(三)教

学重点与难点1、感受、体验、认识音乐各主题。2、了解乐曲回旋曲式结构。(五)教学过程课题单簧管波尔卡授课教师耿彩钰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欢快、活泼朝气蓬勃的情绪和音乐风格;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动画、旋律线、体态、打击乐器参与表现音乐,感受听辨不

同主题。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西洋木管乐器—单簧管、认识波尔卡体裁和风格、了解乐曲回旋曲式结构。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体验、认识音乐不同主题;2、难点:了解乐曲回旋曲式结构。教学教具PPT课件,打击乐器,卡片、字母磁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一、导入1

、聆听观看大屏幕上的《单簧管波尔卡》c段旋律视频,跟随音乐做吹奏单簧管与起落律动放松组合动作。思考:这个乐器音色有什么特点?那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件能发出嘹亮音色的1、学生聆听《单簧管波尔卡》片段,跟着老师一起随音乐旋律做放松动作。这个

乐器音色干净、透彻、嘹亮雄厚、丰满……学生回答:单簧管1、用《单簧管波尔卡》片段优美的旋律学习一些肢体动作启发学生后面创编动作。对乐器音色、演奏姿势有初步了解。并做后面C乐段音乐学习的铺垫。1、PPT:《单簧管波尔卡》片段播放。乐器叫什么名字呢?——单簧管二、授新1、今天老师就为同学们带来了一

首由单簧管演奏的乐曲。(展示单簧管板书)先一起来听一听该音乐的a乐句。聆听音乐,回答:(1)、我们一起跟着画面舞动手指,比较一下画面中的旋律线和音乐的速度、力度,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总结:画面中的旋律线跟音乐的速度快慢节奏、力度都是同步的板书:节奏、力度

。1、学生聆听音乐,并拿起手指头跟着老师一起随音乐舞动线条。学生随音乐和课件没提示的动画舞动手指。学生回答道:(1)、旋律线与音乐速度快慢同步、音乐里强的地方画面显示长线、音乐弱的地方就显示短的。1、学生初步欣赏乐曲,并在初步欣赏

的同时用线条的舞动来更好的认识这首乐曲。让学生通过问答,了解:(1)启发学生复习乐曲的节奏、与力度概念。1、课件播放a主题音乐。课件展示:||、、、ll...(2)、聆听A乐段:刚才的a乐句在这次一共出现了几遍?你是怎样分辨的?老师总结:我们称前面听到的为a乐句,这次

听到a乐句出现了两次,它们组成了一个A乐段。(2)两次,每一遍结束的地方有重音。(3)、引出A乐段与两个a乐句概念。(3)、同学们觉得这个A乐段音乐情绪怎样?那让我们一起为这么欢快的音乐编排一下伴奏吧!请拿起你们身边的打击乐器,分组派代表介绍各组的打击乐器和它们的音色特点。老师引导

学生说出乐器之间的对比。分小组讨论:用打击乐器为A乐段编配伴奏。时间为60秒,计时开始。(4)、学生回答道:很欢快,(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乐器音色和特点比较适合四种图形”。(4)、让学生讨论自主创编律动,通过老师引导乐器对比,启发学生编配适合乐曲节奏、力度特点的乐器伴奏。开始计时讨

论,60秒时间到,课件跳出禁止讨论符号和警报声,a主题音乐与动画同时播放。小声播放A乐段背景音乐(5)、时间到,禁止讨论。请同学们说说如何创编,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创编。老师总结:他们这组非常聪明的利用了乐器音色、强弱的不同为音乐的节奏、力度编了一组

伴奏,请他们上来跟着音乐为我们表演一下。(5)、大部分学生回答道:沙锤和串铃适合“长竖线”,响板和双响筒适合“点”,上台表演。(5)、合作探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打击乐器特点与乐曲旋律特点的结合,引导学生编配符合音乐节奏、

力度相关的乐器伴奏。(6)、老师跟随音乐指挥一次,请同学们拿起打击乐器配合老师,同时观察老师指挥的特点。总结:老师身体站直、双手抬起放在胸前的高度、眼睛跟着手、还跟着音乐摇头晃(6)、观察老师跟随音乐的指挥:老师身体站直、双手抬起放在胸

前的高度、眼睛跟着手、有面部表情。指挥后小指挥家说出根据A乐段的节奏、情绪等分辨A乐段。(6)、通过观察模仿老师指挥,自告奋勇当指挥。脑。找一位同学上来体验小指挥家,指挥A乐段。指挥后说说如何分辨A乐段的出现的次数和顺序,并为小指挥家颁发“A”的勋章。2、请小指挥家台上就坐

,聆听全曲,听辨A乐段出现几次:当出现A段音乐时,起立指挥全班同学做刚才编配的打击乐器伴奏,小助手根据指挥家“站起、坐下”为乐曲用字母和黑块排序。(规则:当听到A乐段音乐时,请小指挥家站起指挥,小助手贴上A乐段字母,当听到A乐段结束,其他音乐响起,请小指挥家坐下,小助手贴上黑方块)小助

手的板书:A-A-A2、聆听全曲,跟随A段音乐互动。2、认识a主题后,立即听全曲分辨a主题出现次数。2、课件播放全曲音乐。3、下面聆听b主题,一遍结束后,回答问题:(1)、观察老师跟随音乐舞动(西方波尔卡男女对舞前的动作改编的律动),思考老师的动作跟

音乐有什么关系?老师刚才在两次三下重点的地方分别有两个特殊的动作,他们代表什么?3、聆听b主题,回答道:(1)、学生观看老师舞动律动,回答动作与音乐节奏、旋律起伏同步,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起伏同步。那两个特殊的动作分别是女生和男生谢台的动作。3

、通过聆听b主题(1)、随音乐律动,感受b主题音乐(认识西方舞蹈礼仪),并自主找出B段音乐与动作有什么关系。3、播放b主题音乐动画若干次。(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老师准备了一个小转盘:当音乐结束后请转到的组站起

为大家表演,全班起立跟随音乐做刚才的肢体动作。请其他同学监督他们的动作是否规范。请全班同学站起来整整齐齐表演一遍。(2)、跟随老师舞动,一组同学站起带领大家一起做,做完后让同学评价是否规范。全班同学表演一遍。(2)、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用转盘随

机点名方式带动课堂紧张的气氛,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跟随,并用律动表现音乐,让学生有监督评价的意识。4、聆听c主题:(1)、在脑海里想象c主题呈现的画面或线条规律,听完后要找同学上台画。待学生画出后,采访学生是根据什么画出?总结:展示

老师画的,比较学生的优缺点。4、聆听c主题:(1)、上台画出脑海里的线条。并说道:图谱是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画出/旋律节奏画出。4、通过聆听c主题:(1)、让同学在自己画图中认识c主题。4、可见播放C段音乐。(2)、同学们是否

觉得这段音乐很耳熟呢?是的,就是我们课前观看视频听到的音乐,大家还记得动作吗?一起再跟着音乐做一遍。(2)、课前那个视频播放的音乐,其他同学聆听音乐跟随小指挥做动作,响板组配合三个重点。(3)、巩固所学知识,

并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后续回旋曲式分析做铺垫。课件播放c主题音乐动画。(3)、下面,请小指挥为C乐段编配你觉得合适的动作指挥C乐段,上台练习一遍,老师与个别同学用打击乐器配合。总结:我们的小指挥非常棒,他有个老师没有的动作……(2)、其他同学跟着指挥家做动作,响板组听老师

指挥在每句结束打三下。5、现在让我们聆听全曲,同时也请出A指挥家,老师担任B段的舞蹈指挥,让学生跟随指挥一起完成乐曲乐器编配律动,再请一位小助手继续完成刚才的排序,用B、C换掉黑方块,为空白处填空。A||A||A填入BC乐段。结合出现的画面总结ABACA回旋曲式

结构特点。板书:ABACA5、学生聆听完整音乐,小指挥听辨并指挥音乐,小助手为音乐排序,指挥后,在老师的要求下做谢台的动作。5、通过学生自己完成听辩,排序,引出回旋曲式结构特点,老师只负责总结,将课堂教给学生。5、课件播放abc主题音乐6、聆听这么欢快的旋律,同学们是否想跳舞?让我们找四个同学上

台,像大屏幕动画一样跳舞,其他同学拿起手向他们施加魔法,指挥他们跳,一遍完后再请四位同。一组结束后,中间老师觉得还缺点,哪位同学能上台帮老师在中间加点动作。总结:大家跳的这个欢快的音乐其实就是一个舞蹈题材——波尔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波尔卡,观看《波尔卡》微课视频。6、四个同学上台跳,其

余人跟随老师做指挥动作。6、通过乐曲欢快跳舞,引出波尔卡舞蹈体裁的介绍,并用律动表现整体音乐。6、课件播放介绍波尔卡微课视频:播放波尔卡舞蹈与课件,课件呈现波尔卡-捷克民间舞蹈,多为一男一女対舞,波尔卡有半

步之意:画面出现半步动画,老师用声音表述半步为小碎步,表示欢快之意。波尔卡欢快。三、总结1、这是一首由单簧管演奏的波尔卡体裁的乐曲,这首乐曲的名字你们猜到了吗?(1)、课件揭示乐曲名子-《单簧管波尔卡》。老师贴出字符《单簧管波尔卡》,从学生的热情仲听出大家很喜欢这首来自波兰作曲家普罗修

斯卡的《单簧管波尔卡》,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普罗修斯卡的《单簧管波尔卡》只是音乐世界里一朵小浪花,还有很多著名的波尔卡,如《微笑波尔卡》《森林波尔卡》《火车波尔卡》等一些音乐期待着同学们去欣赏去聆听。(2)、下面请小指挥上台,全班同学跟着音乐完

整的来一遍(3)、下面听同学们作者刚才“飞手”的动作,踏着节奏,有秩序的走出教室。1、学生跟老师一同揭晓课题与作曲家。1、通过用单簧管乐器演奏欢快的波尔卡舞曲音乐——揭示课题《单簧管波尔卡》与作曲家。1、课件展示课题动画。(六)教学设计特点:用线条理解并学习abc三个主题,并用画面呈现分辨三

个主题特点和顺序,总结出回旋曲式。教学反思(七)教学评价:1、为何要用直观有趣的方式欣赏音乐: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先让学生感受,后点拨指导,通过先感受音乐,后认识所感受的内容,让学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深刻记忆。本节课让同学们通过老师的引导、提问、学生参于互动等环节让

学生自主的认识回旋曲式结构特点。以往的音乐欣赏课都过于注重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能形象具体直观的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抽象的概念和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长此下去会慢慢使他们失去欣赏音乐的兴趣,本节课在理解音乐抽象概念上是比较成功的。2、本节课如何

活跃了课堂:对于本节课,学生小指挥家的站起和小助手的帮助,分辨了音乐回旋曲式特点,激起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了对于乐曲旋律的理解,本节课也因为课件里动画,转盘随机点名等灵活了课堂,促进了课堂学习氛围。用

打击乐、肢体动作、打击乐配合肢体律动,循序渐进加入ABC三个乐段,让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和互动。并用最后小指挥家提示、小助手帮助的方式引出回旋曲式,理解起来不生涩难懂,所以一节课还是比较成功,基本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