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唱歌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30.428 KB
  • 2023-0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唱歌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唱歌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唱歌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学设计.docx,共(5)页,30.42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5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材分析:《侗家儿童多快乐》这一首具有侗族大歌特点的歌曲,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第一、二、三、四乐句节奏基本相同,以较快的速度反映出儿童天真活泼和好动的年龄特征。接下来的是衬词部分,它是歌曲的扩充,也是歌曲的高潮。第一声部节奏拉宽,第二声部是第

一声部旋律的紧缩,两个声部的结合给人以既变化又统一的感觉,而类似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效果,把歌曲推向高潮。休止符的运用也十分巧妙的使歌曲原来类似说话的一字一音的平稳规律,突然停顿了一下,描绘出儿童天真烂漫、风趣可爱的神情。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着

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歌曲演唱教学中能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但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学习二声部的演唱,并了解常用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1、以学生到侗族做客为情景融贯整个课堂,调动多种感官关联性学习,培养各

种能力。2、感受侗族风情,跳起罗也舞,聆听侗族大歌、激发学生喜爱民族歌舞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在和谐演唱二声部的基础上进行侗族歌舞的表演。教学难点:熟唱二声部,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

点。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初步感受侗族音乐1、播放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2、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吗?想不想了解一下呢?初步感受歌曲,随音乐做律动。侗族……直接聆听歌曲,初步让学生感受侗族音乐

风格,学习简单的罗也舞,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二、风情体验,介绍侗族风情(一)、出示图片,介绍侗族代表性建筑、风光、风俗等。(二)、学习二声部合唱1、出示第一声部节奏:X-|x-|x-|x-|出示第二声部节奏:Xxxx|Xxxx|Xxxx|Xxxx|2、教师弹奏第一声部的旋律。3、演唱一个声

部。4、指导学生演唱二声部。5、进行总结。欣赏并形成自己的主观感受。口读手拍,均匀的拍出节奏。小声用“噜”哼唱。学生哼唱第二声部的旋律。学生演唱一个声部。学生分为两部分,分别演唱。加上情绪,完整演唱二声部。(第一声部深

情悠扬,第二声部轻快跳跃。)二声部合唱是歌曲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将歌曲学唱中的二声部节奏和旋律提炼出来,巧设成为学习“罗也舞”的游戏,分散了本课歌曲学唱中的一个难点,也激发了学生在感受侗族风情的同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三)、学习“罗也舞”基本动作。第一声部:左右摇晃身体,两拍一

次。第二声部:左右踏脚,一拍一次,双手两侧打开画圈。跟琴边唱边跳学习“罗也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动作区分二声部不同的音乐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三、欢歌笑语、共享快乐(一)初步感受歌曲1、播放音乐《侗家儿童多快乐》2、说说

音乐的情绪、节拍?3、再听一遍,说说歌曲表现了侗族小朋友怎样的生活?4、再听一遍,找出这首歌曲用了哪几个音?(二)、学习歌曲的前半段:1、教师范唱。2、弹琴纠错。3、提出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表现。3、师生一起边跳边唱。聆听

音乐欢快(略)用1、2、3、5、6五个音写成(请同学们打手势唱一唱)学生为教师伴舞。(第一、二拍:双手摆臂划圈,同时提右脚踏步,左脚跟进,第三、四拍拍拍手,头向右边倾斜,两边反复,方向相反。)跟琴哼唱

旋律。演唱歌词。边唱边跳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巩固五声音阶的知识。(三)、学习歌曲的后半段:1、把歌词变成问句,用歌曲的旋律问。2、引导学生找出难点(休止符)3、完整演唱,要求:身体坐直,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四)、学习歌曲第二段歌词:1

、师生接龙2、完整的跟琴演唱一遍。3、跟伴奏演唱歌曲。用歌曲的歌词回答。轻声唱一唱,与教师一起解决难题。完整演唱。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自我评价。跟着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唱起来。改变演唱方式,增加趣味性,减轻学习歌曲的难度。四、歌曲处理1、力度处理:出示音乐要素:f、p。2、

情绪处理:出示音乐要素:连音、跳音。根据自己的理解处理歌曲。讨论如何处理情绪。通过这个环节,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大胆的进行第二度创作,把歌曲表现得更加动听。通过上一环节的表现,感受到力度变化可以把音乐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研究的探究

精神。五、小结同学们,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来到了少数民族——侗族,我们就快要离开侗族了,不知道(略)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六、依依惜别、离开侗族跳起罗也舞,与侗族小朋友告别。师生边唱边舞一组:双手摆臂同时提右脚,头向右边倾

斜,两边反复,方向相反,动作相同。二组:拍手同时,右脚向左边踢出,双手往两侧打开,方向相反,动作相同。通过前面罗也舞的学习,再来听赏、感受、学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可谓游刃有余了。在歌曲学唱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发现新的难点、比

较两个声部的不同情绪,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与合唱、创编欢快的侗族舞步来表演。可谓是调动了学生的各部感官,学得有趣、唱得美、跳得欢,深切地感受了侗族儿童的快乐生活和美好明天。教学反思:《侗家儿童多快乐》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我通过直接聆听歌曲,随音乐做律动,学习

简单的罗也舞等活动,把学生引入情境。二声部的合唱练习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我引导学生以口读手拍的形式,准确掌握节奏,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融合音乐、相互协作,增强相互之间的默契。在歌曲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强与弱的对比,连音与跳音的对比,把音乐变的更生动、更有趣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