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冀少版】五年级下册《瑶族舞曲 民族管弦乐曲》教学设计3.doc,共(2)页,3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99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欣赏《瑶族舞曲》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一首以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瑶族的民间歌舞为素材而写的管弦乐曲。原作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描绘了瑶族你、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穿盛装,欢歌漫舞的场面。表达了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的瑶族人们无比幸福欢乐地心情。指挥家彭修文将这首乐曲改编为
民族管弦乐曲,由于突出了多种民族乐器的音色、性能,使音乐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更见浓郁。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的形式,增加音乐的创造得分量,促使学生乐于参与、增强表现能力、有乐观的态度,听辨音乐情绪的变化用语言简单
的描述。学情分析学生现在具备初级欣赏能力,在欣赏过程中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体会优美抒情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三个部分的情绪感受和联想部分有很大的缺陷,孩子们感到很茫然。教学目标1.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瑶族的乐曲,乐于
主动了解瑶族的民族风情、体会瑶族人们在欢庆节日的热烈歌舞场面中欢乐幸福心情。2.通过音乐时间活动,体会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3.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爱我中华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演唱主题a
,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速度的表现作用。2.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3.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教学流程示意1.导入2.欣
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3.用主题a做声势练习4.用打击乐和动作演奏主题a5.小结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羌寨的文化、风俗习惯,这节课我们要去瑶族访问一下。简介瑶族的服装、居住地,民族特点、生产劳动。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
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第一部分中的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先有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
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
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的交谈。(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烈,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5)完整的听上一遍《瑶族
舞曲》。3.用主题a做声势练习(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3)再联系后8小节。(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4.用打击乐器和动作演奏主题a学生和老师琴瑟和鸣,其乐融融。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
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板书设计欣赏《瑶族舞曲》:第一部分:a段优美动听→b段矫健活跃第二部分转入四三拍第三部分:达到高潮,热烈欢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