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2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05.500 KB
  • 2023-02-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2.doc,共(5)页,10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79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夏日泛舟海上——旋律的重复和模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夏日泛舟海上》是由英国人费里斯根据威尔第著名歌剧《弄臣》中的咏叹调《女人善变》改编而成的一首歌曲。该曲F调,3/8拍,采用了许多旋律的模进和重复

手法,节奏轻松活泼,旋律优美流畅,结构规整,是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创作手法的极好教材。歌曲描写了人们在海上划着船,尽情游荡的情景,表现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歌曲,能够用自然流

畅、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2、了解和认识旋律的“重复”和“模进”的相关知识。3、掌握“重复”和“模进”的音乐基本创作手法,并做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旋律的“重复”和“模进”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掌握“重复”

和“模进”的音乐基本创作手法,并做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课时:第二课时教具准备:PPT、电子琴、课本纸、长尺、小黑板、板书卡纸、音符卡片、抽签卡片。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播放并复习《夏日泛舟海上》旋律,创设音乐氛围。师:夏天即将来

临,让我们唱响《夏日泛舟海上》,期盼夏天的到来!(播放音乐学生唱歌曲)三、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新课。1.故事导入,引出重复。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啊?生:想。师:这个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

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小和尚说……大家能帮我编下去吗?生:能,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师:哇,你们怎么那么快就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呢?生:那是因为这个故事一直在不断的循环,重复。师:是的,因为重复让我们的故事变得生动有趣。(板

书出示重复)在音乐中,也有美妙的旋律。请看大屏幕。2.通过例题,了解旋律的重复的概念及特点。师:我们旋律的原型是,55443532,如果把它进行重复是怎么样的呢?生:55443532.师:是的,让我们完整唱一遍。(生唱)例如:1=C4/4原型重复5544

|3532—|5544|3532—|(先出原型,再出重复)3.跟琴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旋律,并从中找出重复的旋律。师:同学们唱得可真棒!在我们之前所学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中出现了大量重复的创作手法,你能否在唱完旋律后找出来呢?生:能。(生唱,回答问题。)师:请这位

同学上来,用尺子指着旋律唱出来。(生唱)师:这位同学找得对不对?有没有同学来补充?师:掌声送给这几位同学精彩的回答。我们一起把重复的旋律唱一唱吧。(生唱)4.练习:根据《茉莉花》的前4小节,直接唱出它的重复句。(个人唱、全班唱)

师:我要奖励你们美妙的音符。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你能否直接唱出《茉莉花》的前4小节的重复句呢?我们先来唱一遍原型,请同学们思考后用你美妙的歌声唱出重复。1=C2/4335|6ii6|556|50|||||(生做题)

师:我请同学唱出来。师:回答得真好,你的声音也非常好听。为你的小组加上美妙的音符。现在我们全班用优美的声音完整唱一遍。(全班唱)5.通过例题,了解模进的概念及特点。师:相信旋律的重复难不倒同学们。老师要变花样,注意聆听,谁的耳朵最灵。听听它有什么特点呢?(师唱)555

35|432|44424|321|生:它们的音不一样。师:我们集体唱一遍后回答老师,后半部分的音与前半部分的音究竟不一样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规律?(生唱)生:后半部分的音都比前面的音低一个音。师:是的,这种创作手法就是模进。模进就是……(出示概念)生:将原型旋律移至另一高度上进行

重复。6.了解下行模进和上行模进的特点及上行模进的作用。师:模进也是一种重复。我们看到刚刚的例子,里面的音都往哪个方向移啊?生:下移。师:这种移动的模式称为下行模进。如果我把所有的音都往上移呢?它叫……生:上行模进。师:我请同学们一起来唱一遍。它的原型是……下行模进是……上行模进是……(生唱

)师:不知道大家伙有没有发现,后面的上行模进,这音逐渐地升高,你觉得这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生:高涨,激动。7.跟琴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旋律,并从中找出模进的旋律。师:是的。模进用得巧妙的话,可使旋律的情绪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哦

。在我们的《夏日泛舟海上》中出现了很多模进的旋律,你能否在唱完旋律后找出来呢?让我们唱一遍旋律。注意,上行模进的旋律要唱得更加激动哦。(生唱完回答。)8.练习:在下面第二行空白小节写出《土风舞》前4小节的模进句(下行和上行)。(个

人唱,全班唱)师:同学们都找得很仔细,把课本里的模进的旋律都找出来了。老师为刚刚回答问题的几个小组加上音符。现在老师想考考同学们,大家能不能在下面第二、三行空白小节写出《土风舞》前4小节的下行模进和上行模进句。请在课本纸中作答,我请同学与全班同学分享。1=C

2/4原型:33|55|544|544|下行模进:||||上行模进:||||师:这位同学唱得真好,为你们组加上音符。现在让我们完整地唱一遍。(生唱)师:这首歌的原型是……下行模进是……上行模进是……(生唱)四、音乐创作,激发灵感。1.师生创作(1)节奏互动。师:了解了重复跟模

进的创作手法,我相信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旋律?生:有。师:现在让我们来进行简单的创作。首先让我们用X和XX来进行2/4拍的两个小节的节奏创作。老师这里准备了节奏卡,我想请同学来帮我拼拼。生:……师:你的节

奏拼得真好,现在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边念边打出来。(生打节奏)师:真棒,为你们组加上音符奖励。还有没有哪位同学想来试一下。生:我。师:有请。生:……师:你的节奏打得很稳,我请全班一起边念边打一遍。(打节奏)(2)编写旋律师:掌声送给自己!接下来我们再为我们的节奏编上旋律。音域控制在123456

7i。大家伙来编编。写在课本纸的最下面画好小节线的图里写在前两个小节。写好的请举手。师:老师也来编编。大家一起唱一遍。(生唱)(3)重复和模进的游戏师:接着我们要一起合作把这个旋律进行重复和模进。老师手上有几张卡片,里

面写了重复、上行模进和下行模进。各个组派代表上来抽签,抽到哪个部分,哪个组就来完成这一部分的内容。如果我想把它进行一个上行模进是怎样的呢?请抽到上行模进的小组起立回答。(生答)师:把它重复一遍是……请抽到重复的小组回答,下行模进是……请抽到下行模进的小组回答。(生答)(4)发现旋律中的终止感来自于

1(do)师:各个组都回答得很不错。声音响亮大方,掌声送给你们自己。为了让它有个终止感,我后面的两个小节是进行这样的处理……这个终止感是因为哪个音?生:1(do)2.学生自主创作。(1)小组合作。师:是的,接下来是同学们大胆创做的时间,按照这个活动要求的步骤,自己先写一遍,

可以跟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合作完成。还可以借助我们的排箫吹奏一遍,看看流不流畅,优不优美。要推选出优秀的作品让小组代表回答展示哦。有什么疑问举手我会过去帮忙解决。现在开始创作吧!(轻音乐)(2)分享及互评师:请问你们组的创作思路是怎么样的呢?

在哪个地方用了什么创作手法?(生回答。)师:你能否用排箫吹奏一遍让我们感受你的作品。(生吹奏)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我为你加上2个音符。有没有哪位同学要对这组的所创作的旋律进行评价呢?生:……师:如果由你来改动的话,你会想怎么改?请唱出来。师:

唱得真不错。为你们组加上1个音符。这组的旋律写得很好听。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唱一遍。师:还有哪个组想来分享一下呢?好的,有请这位同学展示他们组的作品。请问你是怎么创作的?生:……师:请小组集体把它唱出来。(小组唱)掌声送给这组,我为这一组加上2个音符。有没有哪位同学要对这组的所

创作的旋律进行评价呢?生:……师:如果由你来改动的话,你会想怎么改?请唱出来。师:你的声音真甜美。让我们全班一起来唱一遍。五、小结: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主要认识了什么?生:旋律的重复和模进。师:相信通过这节课,大家对于音乐创作中的旋律的重复和模进有了深刻

的了解和认识。也知道了简单的旋律是如何创作的。希望这节课过后,同学们能发挥想象,勤动笔,把我们哼出来的曲子记录下来,说不定哪一天你们会创作出属于你们的作品。《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让我们了解了重复和模进,

最后让我们用《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为我们今天的课画上完美的句号吧。教学反思:《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是花城出版的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歌曲。歌曲采用了许多旋律的模进和重复的创作手法,节奏轻松活泼,旋律优美流畅,结构规整,是学习和了解

音乐基本创作手法的极好教材。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设计。教学目的是复习巩固歌曲的同时,加深了解旋律的“重复”和“模进”的相关知识,掌握“重复”和“模进”的音乐基本创作手法,并做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在本节课中通过听、仿、唱、找、编等活动设计了故事导

入、小组比赛、师生创作、生生创作与互评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合作能力。创作课不止是写而已,鼓励学生大胆唱出自己的作品,增加学生的创作信心。学生帮忙改进,提高学生的审美分辨能力。当然,本节课是初次尝试的课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能批评

指正并给我提出建议。我会再接再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