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青岛版】(六三)二年级下册15《圆珠笔的秘密》教学设计2

DOC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21.843 KB
  • 2023-0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科学【青岛版】(六三)二年级下册15《圆珠笔的秘密》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青岛版】(六三)二年级下册15《圆珠笔的秘密》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青岛版】(六三)二年级下册15《圆珠笔的秘密》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青岛版】(六三)二年级下册15《圆珠笔的秘密》教学设计2
科学【青岛版】(六三)二年级下册15《圆珠笔的秘密》教学设计2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科学【青岛版】(六三)二年级下册15《圆珠笔的秘密》教学设计2.docx,共(11)页,121.84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54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15《圆珠笔的秘密》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课内容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

”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需要落实的课标要点:●认识周围简单的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17.2)●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18.3)●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18.3)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

册第五单元《科技产品》第一课时,主要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一、问题与猜测提出问题,引发需求:活动伊始,展示两名学生用圆珠笔写字的情景图,意在引导学生认识、使用圆珠笔,观察圆珠笔的字迹,引发学生对圆珠笔内部构造及其

组成部分的功能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写字活动完成后,展示两名学生观察圆珠笔外观情景图,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外观猜测圆珠笔的内部构造。设计目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二、探究与实践(一)拆一拆,观察圆珠笔有哪些组成部分。活动展示了圆珠笔被拆卸后各部分零件的

特写,并辅以泡泡语提示学生把零件按照拆卸顺序摆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圆珠笔被拆卸后的特写,了解圆珠笔的各部分构造,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研究圆珠笔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一展示了学生拆解圆珠笔的情景图,旨在让学生自己探究,尝

试根据圆珠笔的各部分结构推测出相应的功能,使学生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联系。活动二展示了动手制作滚珠装置的情景图。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模型深人探究圆珠笔滚珠的功能,了解圆珠笔尖的工作原理。三、拓展与创新拓展知识,应用创新:本活动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探究圆珠笔写不出字的原因,另一部分是拓展滚珠

的用途,丰富学生的知识。设计目的:通过设问发散学生思维,在探究圆珠笔尖不出油原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通过拓展滚珠装置的其他用途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情分析:一、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

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

、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二、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圆珠笔的秘密》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生活基础的。因为圆珠笔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对圆珠笔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本课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

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认识圆珠笔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建立其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联系。2、会利用乒乓球、剪刀等材料和工具,制作滚珠装置。(二)

科学探究1、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圆珠笔各部分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2、在教师指导下,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三)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圆珠笔及其他科技产品表现出探究兴趣。2

、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3、愿意倾听,乐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2、了解人类可以利用工具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2.圆珠笔的内外部结构。3.圆珠笔每个零件

的功能和圆珠笔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简易滚珠装置。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圆珠笔、记录单、滚珠香水瓶、乒乓球、剪刀、矿泉水瓶、洗手液、卡纸等学生:铅笔、橡皮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支笔,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笔吗?(生:圆珠笔)大家可真有见识,它就是一支圆珠

笔(板书:圆珠笔),你们平时用它写字吗?(生:不用)那用什么笔呢?(生:铅笔)那想不想试试用圆珠笔写字?(生:想)好的,就请在纸上分别用铅笔和圆珠笔写一写,看看字有什么不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哪个小组来说一下?(投影两种笔写

的字,让学生指着说)(生:颜色不同,气味不同,擦不掉)这是为什么呢?(生:圆珠笔和铅笔的里面不一样……)关于圆珠笔,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怎么写出字……)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圆珠笔的小秘密(板书:秘密)!活动二:探究新知问题一:圆珠笔外部有什么?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圆

珠笔的外部有什么,与铅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有的同学看注意到了圆珠笔漂亮的外壳(板书:笔杆),有的同学注意到了圆珠笔的小按钮,按一下,笔头不见了,再按一下,笔头又出现了。过渡语:这么神奇的圆珠笔,它里面到底

有什么呢?你有什么办法知道?(生:拆开)老师小结:好办法,不过在拆卸之前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温馨小提示。接下来,请大家拆开手中的圆珠笔,观察一下它的里面有什么。问题二:圆珠笔内部有什么?1.小组内探究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小结:我们拆开圆珠笔后,发现了里面有一个可以挤压、拉伸的零件-----弹簧,一根长长的管子------笔芯(板书:弹簧、笔芯)。老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圆珠笔是由笔杆、

笔芯、弹簧等零件组成的。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零件的功能是什么吗?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合作探究,并完成记录单。问题三:笔杆、笔芯、弹簧的功能分别是什么?1.小组内讨论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小结: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知道了笔杆可以让我

们写字更加方便;笔芯可以让我们写出字;弹簧可以让笔尖伸缩出入。现在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圆珠笔笔尖是如何实现伸缩的?(视频播放)哇!一只小小的圆珠笔这么复杂啊!我们人类是不是很聪明。接下来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圆珠笔的笔芯,

想想笔芯头是怎么让油出来的呢?可以用放大镜帮我们观察,并且注意课后一定要把手上的油墨洗干净,它是一种化学原料,不能长期接触皮肤,更不能食用。问题四:笔芯头是怎么让油出来的?1.小组内探讨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小结:同学

们观察得很仔细,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频来详细了解。这下我们发现圆珠笔的笔芯头部分有一个微小的球形圆珠,在书写时,球珠会和纸面产生摩擦而不断转动,从而带出笔芯内的油墨。这也是“圆珠笔”名字的由来。旁边固定它的是球座体,就像是球珠的小座位。这个小座位不能太松,否则球珠会掉下

来,太紧呢球珠就无法转动带出油墨。现在同学们明白笔芯写字的工作原理了吗?老师在超市还发现了一些和它原理相同的香水瓶,想不想看看?现在就请小组长领回去在组内观察交流。谁能解释老师为什么说香水瓶与笔头原理相同?(学生回答)嗯,是的它的瓶口也有一个像圆珠笔头一样的小球

珠,还有固定球珠的球座体,只是材料和大小不同,笔头是金属的,它的是塑料的,但是原理是一样的。像这样的装置我们称为“滚珠装置”。(板书:滚珠装置)过渡语: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的工作原理,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滚珠装置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准备好的实验器

材进行设计,并说说实验步骤。问题五:设计简易的滚珠装置实验器材:矿泉水瓶1个、剪刀一把、乒乓球1个1.小组内讨论设计。(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代表解释实验步骤。3.说说注意事项后开始操作。4.小组展示。老师:这个小组已经展示完他们的作品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生:能写字吗)那咱就一起验

证一下!(用洗手液帮助学生写字)看,成功啦!为他们小组鼓鼓掌吧!哪个小组还来展示一下?在生活中,像万向轮、滚珠香水等都会用到这种滚珠装置,它们和圆珠笔有异曲同工之妙。活动三:拓展与提升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表现

得真棒!刚才做滚珠装置简单吗?那笔头呢?(学生回答)现在我们就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笔头看似简单,真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据专家的观点,要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工业强国,主要看你能不能生产圆珠笔头。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不能只从大处着手,更应从小处、精细处做起。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学生要好好学习更

应该从细小处做起,如认真书写每一个笔画,仔细观察事物细微之处,做好实验的每一个步骤等等。将来为祖国的强大去贡献我们的力量,有信心吗?(有)老师相信你们!活动四:课后小调查到这里,我们这堂科学课就快要结束了,回顾一下,有什么收获?

其实科学并不神秘,它就藏在我们身边,今天的你们就像是个小科学家一样发现了圆珠笔的秘密!更像一位出色的工程师,根据笔头的原理设计了滚珠装置,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最后我想对小科学家们和工程师们发起挑战,愿意接受吗?(学

生回答)出示课后小调查:1、搜集还有什么地方会用到这种滚珠装置?2、圆珠笔芯写不出字,是什么原因?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探究,下课!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教师注意自始

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忙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滚ɡǔn珠zhū装zhuānɡ置zhì谈一下。一、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课堂从学生熟悉的写字活动开始,展示铅笔与圆珠笔写出字的不同,意在引导学生对圆珠笔提出疑问。设计目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后

续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二、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

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潜力的有效途径。本课知识的教学,如圆珠笔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等,都是在老师引导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倾

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四、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的资料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

会更高。例如在教学本课之前,我从没想到过圆珠笔头这么难制造,查阅与本课内容相关资料时才发现,真的是教学相长。我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应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今后,我将一如既

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9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