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 诗配画》教学设计4.docx,共(1)页,20.04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3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古诗配画---江南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初步让学生感受文学与美术两种形式的联系。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3、制做一幅《江南》的诗配画。二、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课题。板书课题。2、讲授:(1)诗配画的
形式特点有诗有画。(2)诗配画的方法,一读诗二弄清诗意,三着手构图。那么先读江南。再理解诗意:江南是水乡泽国,莲的生长极普遍。每到7、8月份,莲子成熟,姑娘们划着小船,穿行在莲叶间,一边唱歌一边采莲。
这是一幅丰收的劳动场面。(3)诗配画的表现形式:(要让画与诗的内容统一)。《江南》用剪,折,粘,画等方法来制作。3、制作过程:(1)莲花(2)莲叶、莲蓬(3)鱼(4)人物(5)发挥自己的想象,添画上更多的景物:水草、蜻蜓、青蛙等。4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5教师小结。在江南的歌曲
中结束。5、教师小结。在江南的歌曲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