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9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6.docx,共(2)页,17.30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4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和我的家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2课时我的家人【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3、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对家庭的概念淡薄。【重点难点】重点
: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难点:亲人的关系与称呼【教学准备】1、教师:幻灯片、音频资料(如《可爱的家》《家族歌》)、家庭树;2、学生:与家人的合影照片、录像;【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1、播放歌曲《可爱的家》,引导学生
给这首歌起个名字;2、我们都有一个可爱、快乐、温馨的家,家里也有很多的家人,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亲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的家人”活动二【分享我的家人】1、聊一聊“我的家人”:全班分组,根据自己对家人的观察和了解,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生活的幸福愉快。2、出示家庭
合影,请相关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根据学生介绍追问:(1)你的家里有姑姑(姨妈)吗?她是你爸爸(妈妈)的什么人?(我们的家人真不少,就像大树一样,爷爷奶奶是树干,爸爸、大伯…是树枝,出示家庭树)(2)你的家里
有伯伯吗?他是你爸爸的什么人?等等;(3)根据学生回答完善“家庭树”(板书)。活动三【同地区对亲人的不同称呼】例如:对“伯伯”还有其他叫法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他们都是我们家庭中的一员,和我们都有血缘关系,伯伯、大爹、大伯都是爸爸的哥
哥,只是叫法不一样。活动四【歌唱家人】(关于称呼,我们还有一首儿歌,想不想听?)播放儿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师生齐唱)。活动五【让爱住我家】我们家里有那么多的亲人
,你能讲一个你和他们的故事吗?课堂小结:我们都有一个可爱、快乐、幸福、温馨的家,家里住着很多人。一家人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称呼,小朋友们要慢慢的学会区分。今天回家后就去问候(叫一叫)你的家人,然后看一看家人之间在长相上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我们
下节课接着分享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