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三(纳税与折扣)》教学设计2.doc,共(2)页,2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6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纳税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思想。教学过程:一、交流引入,揭示课题。提问:你知道关于纳税方面的知识吗?交流后出示: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
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提
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教学例题。出示例题: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
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自主学习。2.学生自主学。导学单:(1)思考:“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句话什么意思。(2)根据思考列式解答。(3)小组交流,如有不同,订正思考。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5%缴纳营
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3.我们怎样计算呢?方法一: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方法二:
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4.全班交流。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1.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练习注意:这个问题和例题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理解:要从获得的奖金总额中减去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才是张叔叔实际获得的奖金。2.学生独立
完成“练一练”3.基本练习读题,独立完成。4.拓展练习分层要求,独立思考。四、全班交流,总结反思。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
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