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4.docx,共(8)页,9.62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8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内容:相差实际问题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
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相差实际问题》是北京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积累了大量的比较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教材例题解决“阅览室中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的问题,在编排
上力求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一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二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三是在选择算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前,已熟练掌握了
简单的减法计算,理解了减法的意义。初步具有了用一一对应的形式排列,直观地比出两种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的经验。这里着重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逐步抽象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画图等策略学习两位数相差问题,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题要用减法计算。2.在操作、观
察和讨论中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借助学生的经验,体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
减法计算。【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相差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注:从大数里去掉与小数相同的部分就是相差的数)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回顾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星星,奖励给课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小朋友。瞧,你能一眼看出老师带
的哪种颜色星星多,多几个吗?出示:(排列杂乱的)指名说,答案不同。师:谁有好办法能让我们看得清楚些?(排列整齐的)师:那么能快速填了吗?为什么她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出示:比();比();小结:你们说的特别好,
上学期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比较的知识,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再来看一个。2.指导表述对应思想师:老师这里有两根彩带,我想知道它们谁长谁短,怎么办?(比一比)我们怎样比?追问:比较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出图)把彩带一端对齐有什么好处呢?那现在你知道哪条彩带长了吗?为什么红色的彩带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从上面的活动中我们看到,要知道两根彩带的长短,可以把两根彩带放在一起比一比。比较时,要把两根彩带的一端对齐,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哪根长,长多少。【设计意图:学生一年级上
册已经学习了比较的方法,本节课通过杂乱星星图和比较两根彩带长短的活动引入新课,突出一一对应和简单的复习比较的方法,这样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进一步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做了方法和心理上的准备。】(二)、创设情境,自主
探究1、引出情境,理解题意出图:假期,我们进行了《十万个为什么》等图书的阅览,小明的学校也不例外,我们一起到他们学校的图书室看一看。快数一数,女生有几人,男生有几人?根据女生和男生的人数,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预设:(1)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2)女生比男生多几人?小结
:这个同学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进行了比较,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像这样的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师:请大家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放在一起读一读,想想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谁来完整地读一读这道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那么多种方法来
解决。接下来,你就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你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一边操作一边说,你是怎么解决的。1、动手操作。2、交流反馈。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方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第一种:摆一摆我是用
摆的方法,我先摆9个黄圆片表示女生,再摆7个蓝圆片表示男生。女生比男生多2个。预设:(1)摆的一端对齐,并且一一对应。(2)摆的一端对齐,没有一一对应。追问:看了她摆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谁能给她提个小
建议?快来调整一下。(调整一一对应)这样摆好不好?好在哪儿?小结:摆学具时,我们要注意一端对齐,并且一个对着一个,这样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师:你能结合你摆的结果(图)具体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女生比男生多2个的?(如果不会说同桌两人交流)谁听懂了?师:谁听懂了?谁再来说说?谁能说的再清楚些?
(3人表述)小结:通过摆学具我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还知道女生的9人中包括和男生同样多的7人和比男生多的2人。※第二种:画一画(用彩条纸代表)用黄色彩条纸表示9个女生,蓝色彩条纸表示7个男生。我把他们对齐了比一比,黄色纸条前面的部分是女生和男生同
样多的人,后面的部分就是女生比男生多的2人。9人女生7人男生追问:结合这幅图,能不能具体说说多出来的2人是怎么来的吗?(因为女生有和男生同样多的部分,还有比她多出来的部分。也就是说从女生里面去掉和男生同样多的部分,就是女生比男生多的部分。)师:谁听明白了?为什么女生比男生多2人?那个2
人是怎么来的?※第三种:写一写我是用列算式的方法来解决的。列式:9-7=2追问:能具体说说这个2是怎么来的吗?预设:(1)女生的9人减去男生的7人,就是女生比男生多的2人。师:你们同意吗?谁有不同想法?(7表示的是女生和男生同样多的部分)追问:回
忆一下刚才大家的想法,再结合黑板上的图,想一想这个7人到底表示的是什么?谁再完整说下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小结:从9个女生中去掉和男生同样多的这部分,就是女生比男生多的2人。看来用减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
后,感知“一一对应”这一数学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方法,理解相同多的一部分和多出来的一部分。体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三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用减法计算这一类的问题,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3、提升总结师:
刚才我们的同学用了那么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出图)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方法,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女生里包括了和男生同样多的部分和比男生多出来的部分。)追问:如果求男生比女生少几人的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请你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再说说你是怎样解决
这个问题的。追问:为什么问题变了,还用这个减法算式来解决?(学生讨论交流)小结:当我们把两个数进行比较时,无论是女生比男生多几人,还是男生比女生少几人。实际上就是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我们叫相差实际问题(板书),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设计意图:在
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得出两种不同的问法需要用同一算式来解答。进一步强化对“两数相差多少的算理”的理解,重点突出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脑,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分层练习,巩固新
知1、试一试(1)审题(2)独立书写(3)指名反馈。师:你是怎么想的?2、看图列式(1)看图说图意(2)学生尝试书写(3)交流反馈。师:你为什么用减法?3、实际问题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怎么解决问题?(1)同桌交
流讨论。(2)动手书写。(3)全班汇报。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谁比谁多多少,或谁比谁少多少,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两个数数量多少的问题?你能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两个数量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多少吗?五、
板书设计:相差实际问题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比一比,填一填比少()个比多()个2、黑兔拔了47个萝卜,白兔拔了30个萝卜。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3、按要求画一画。苹果有13个,梨比苹果少6个。七、本教学设计的特点:学生对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有着比较丰
富的生活经验,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就初步学习比一比,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比较策略。本堂课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比较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色:1.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成功。2.让学生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推理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课围绕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设计练
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特别是放手让学生找两个数量比一比,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