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上册《信息窗二(三角形的内角和)》优质课教学设计.doc,共(5)页,2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1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8页至81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过程,感受数学的研究方法,培养胆大质疑的态度和严谨科学精神。2、学习主动探究新知的方法,了解转化迁移的数学思想。3、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
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和计算推理,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具准备:各类三角形、长方形、量角器,剪刀,活动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提出质疑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你了解到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总结: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设计意图:直入课题,明确研究对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
题意识,为接下来进一步探究做好铺垫。)二、通过实践操作,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1、合作实践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要量或者拼多少个三角形才能完成验证?
小组按要求进行实践探究,并填写完成下表。2、汇报发现各个小组汇报发现大家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有两种不同意见。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结论,同学们怎么看?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板书:动手操作),利用量一量和拼一拼,初步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是这两
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说明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同时不便于操作,也存在误差。(设计意图:动手操作常常是学生探索规律和发现结论不可或缺的途径。但这样的实践操作会有误差,往往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因此
需要更科学准确的方法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凸显计算推理的必要性。)三、计算推理,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1、从特殊入手,推算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除了刚才的动手操作,还有没有更好的,更严谨的研究方法呢?遇到难题时,可以先从最简单、最特殊的一类问题研
究起。你觉得应该从哪一类开始研究呢?(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能不能借助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学生发现用一个和它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师板书:拼合)你怎样推理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
和?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内角和是360°,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4÷2=180°。那其他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现在我们接着探究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2、从特殊到一般,推算锐角、钝角三角
形的内角和(出示一个锐角三角形)怎么求它的内角和?能不能也转化成已知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引导学生发现拼合的方法不行,能试着分割一下吗?学生可以想到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又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了。(板书:转化)(课件演示)课件演示:这个锐角三角形的
内角是哪三个?怎样求出它的内角和?学生通过探究发现180°×2-90°×2=180°。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合并在一起的两个直角。(下左图)对于他的回答,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通过生生之间的质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直接用90°×2=180°。因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正好是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四个锐角和。(上右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计算推理的方法和“量”“拼”的方法相比更准确,更有说服力。根据刚才的推理过程,任意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
么?学生发现所有的钝角三角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出内角和。教师总结:在刚才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利用拼合和转化,最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设计意图:从最简单的直角三角形入手,运用拼合、转化的方法推理
出内角和,有助于学生在此基础上计算推理出另外两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三个内角任意变化,内角和总是一个定值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请看屏幕,你发现了什么?(设计
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内角度数的变化,渗透函数思想。)四、实践应用,解决问题知道了这个结论,有什么用?猜猜看。要知道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我们要量几次?有不同意见。一起来看这个锐角三角形,再看这个直角三角形,都是少量了一次,现在
你能快速的算出这2个角的度数吗?要知道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我们需要量几次?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实践应用,解决问题50°?70°52°?知道了这个结论,你能求出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你想用什么方法?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方法?五、全课总结同学们,这
节课有什么收获呢?师总结: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方向,一个范围。而要进一步确定结果就要用到推理,利用转化等得到最后的结论。这也是我们以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呀!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动手操作(量、拼)计算推理(拼合、转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点评:本节
课的设计和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1.从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出发,确定知识的生长点。虽然大部分学生从各种途径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是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是肤浅的,缺乏理性思考。所以,推理证明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2.实验操作验证和逻辑推理论证相辅
相成,真正提升推理能力。第一层次的测量操作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这是学生这个阶段能够自己想到的验证方法,直观易操作。但由于误差的存在,用此方法并不能确定内角和是180°,这一冲突凸显演绎推理的必要性。从长方形内角和推理出直角三角形,再推理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过程跳出了简单的
直观感知层面,避开了“误差尴尬”,充满着理性色彩和浓浓的数学味儿。两种推理的相辅相成,既有直观的实验感知,又有理性的数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