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上册《信息窗一(5的乘法口诀)》教学素材.doc,共(2)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5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一)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单轮车表演”
、“顶杆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投入有趣的学习中。2.本单元的情境串。本单元有个信息窗。窗一:台上一共有多少个黄灯笼?3辆车上有几个人?4辆、5辆呢?窗二:3根竹竿上有几个人?4根、5根呢?窗三:3个小丑耍几个球
?4个、5个呢?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二)单元知识分析1.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其中3、4、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口诀的意义和编制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2.教材地位在整个小学教材中,只有本单元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是学生
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地位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三)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
题,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理推理能力。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其中3、4、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口诀的意义和编制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四)教学关键低年级的学生对硬编口诀不感兴趣,但对儿歌却很喜欢。所以,
要利用教材创设的儿歌编制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冤枉,为编制口诀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核心素养1.养成良好的数学道德品质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经历“说一说”、“数一数”、“编一编”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分析总结的思维品质。在做趣味练习时,指导学生
采用“用手指着数一数”的方法计算,力求做到认真,细致,不出错。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的探究活动,编制出合理的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体会到每一句口诀的编制都来的有据可依。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言必有据的理性数学思维。2.培养理性的数学思
维在探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不急于求成,而是通过编儿歌,数一数的方法认真计算、分析与推敲。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质疑精神与理性的数学思维。在回顾梳理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学习习惯。3.享受数学审美带来的愉悦在经历数一数,算一算,编一编的过程中,感受乘法
口诀在解决问题时带来的方便与简洁。二、精心备课,不断反思与进步在备课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丰富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有趣,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如:课前我用孩子们喜欢的话题切入主题,为整节课的气氛做好铺垫。设计了编儿歌的环节,有效引入,降低编口
诀的难度。接着通过动手摆学具小棒的方法,计算出车轮上的人数,并从中发现这些人数的特点,为接下来的编口诀打下基础。在编口诀环节,利用提问、故意说错口诀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的空间,再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记口诀环节,我设计了抢答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我。在用口诀环节
,我又创设了“讲数学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思考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学生一直被故事情节吸引着,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