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上册《信息窗一(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doc,共(7)页,7.43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4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上数学第一章《看杂技—表内乘法》信息窗一。【相关标准】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摆小棒,数一数,编儿歌,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分析】本情景窗呈现的是杂技表演的有关信息,引入对5的乘法口诀的探究
学习。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教材打破了以往学习乘法口诀从小到大的顺序,而是直接从中间5的乘法口诀开始学。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是因为学生
对5个5个地数比较容易理解,又有生活经历。【学情简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熟练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能根据情境列出加法算式或者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一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
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乘法口诀,但因为假期提前预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对口诀的记忆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针对这一情况,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5的乘法口诀规律,运用具体情境理解5的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对于低年级
的学生来说,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提前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德育目标】1.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2.通动手操作、合作
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侧重于探究规律、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3.学会从直观表象中,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养成善于推理与辩证思维的意识与习惯。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活动中发现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养成数学品质,提高生活智慧,
为未来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5.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规律的推证、数学素质的生活运用等途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敢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6.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与梳理知识,促进数学思想的进一步提升。
【学习目标】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感知5的乘法口诀的基本特征。2.体会一句口诀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3.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
数学问题。【教学重点】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学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小棒、儿歌记录表、课堂小测等。【评价设计】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合理的方
法,有序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达成学习目标。1.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有随机评价,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促使学生从获得的数学结论中编出儿歌,丰富学生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完成学习目标。3.通过解决小动物难题的练习,体会乘法的意义,并
能根据乘法的意义写出乘法算式。从而完成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方案】采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背数字儿歌。【设计意图:通过背数字儿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背数字儿歌过渡到有目的的编儿歌。激发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思维方向。】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聊天导入。同学们,你们喜
欢看杂技表演吗?有一场精彩的采集表演正要上演,一起来看看吧。2、观察情境图。引导学生观看杂技表演,发现数学信息。3、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黄灯笼?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2辆小车一共有多少人?3辆小车有多少人?4辆小车呢?5辆小车呢?【设计意图:以学
生们喜闻乐见的杂技表演为学习情景,将存在于生活中的学习素材自然地转换到课堂学习中,既为整节课做好气氛铺垫,也悄无声息地渗透了数学知识源自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思想。】二、合作探究新知1.编儿歌(1)出示儿歌:(2)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算出儿歌中的人数,并将儿歌补充完整。
(3)交流方法。2.探究乘法口诀。列算式,编口诀一五得五1×5=55×1=5二五一十2×5=105×2=10三五十五3×5=155×3=15四五二十4×5=205×4=20五五二十五5×5=253.发现规律:得数的个位上是5或0。得数一个比一个多5.编口诀用的都是大写。4.背口诀,同桌互背
。男女生对口诀。师说口诀,生说两道算式。出示课件抢答:把口诀补充完整三五()一五()二五()五五()四五()十五得五一十二十五二十5、根据口诀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黄灯笼?2辆小车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借鉴直观经验探究新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思维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数一数、编一编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感受数据特点。通过经历编儿歌的过程,积累感性经验,然后再运用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加强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水平,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1、讲故事《猴子兄弟的烦恼》出示
课件5提问:哥哥与弟弟谁摘的桃子多?交流:5个3相加和3个5相加一样多。三五十五表示3个5,也表示5个3发现规律:二五一十表示2个5,也表示5个2.四五二十表示4个5,也表示5个4.【设计意图:在5的乘法口诀编完之后,学生对乘法
口诀与乘法算式的了解还只停留在表象上。设计这样的习题是为了强化乘法算式与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然后将两者对应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乘法口诀。】2、小猪的难题导语:猴子兄弟的烦恼烟消云散了,可是他们的朋友小猪又碰到了难题。原来小猪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不管问
什么问题,它一个都答不上来,真丢人。咱们可别学它。出示习题课件()×()=()()×()=()口诀:54204520四五二十小猪的难题()×()=()()×()=()口诀:52102510二五一十()×()=()()×
()=()口诀:35155315三五十五生读信息,师指名交流答案。3、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导语:小动物的难题都解决了,现在该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了。出示课件:4、问题迁移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也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设计意图: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内容,全面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根据乘法运算的
意义和乘法口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理念。】四、谈收获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说出自己的收获。在交流中,分享知识收获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方法的归纳概括和知识要点的提炼的能力。】总结语:看来,大家已经熟练掌握了5的乘法口诀。以后我们还会学到
更多的口诀。希望大家能用更多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1×5=55×1=5二五一十2×5=105×2=102个55个2三五十五3×5=155×3=153个55个3四
五二十4×5=205×4=204个55个4五五二十五5×5=25附:《5的乘法口诀》课后检测班级:姓名:想一想你能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做对了奖5颗☆)三五()()二十五五()()一十解决实践问题1.三面红旗上有几颗星星?2.5只手有几个手指?3.古诗
《春晓》一共有多少个字?写一写你能根据口诀写出算式吗?(做对了奖5颗☆)四五二十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或-------------------------------------做一做你能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吗?(做对了奖5颗☆)5元6元3元4元(1)买3枝钢笔多少钱?(2)妈妈带了20元,正好买了一种文具,可能买的是什么?买了多少?算一算你一共奖了()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