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工艺《第八课 奇妙多姿 变幻无穷--手工扎染》教学设计2-人美版.doc,共(2)页,7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9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奇妙多姿变幻无穷——恋上扎染的手工痕迹》教学设计授课类型:新授《奇妙多姿变幻无穷——恋上扎染的手工痕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工艺模块中的第八课,是一节关于印染的综合实践课。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印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扎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
间印染形式,它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扎染手工艺的表现形式及其艺术特征,使学生对民间扎染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扎染作品,使学生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
引发他们对扎染的兴趣,在实践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欣赏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才能。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扎染工艺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2、过程与思考:在欣赏民间扎染作品的过程中,尝试将瑶族刺绣花纹通过扎染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
互动的练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扎染魅力。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实践,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认识到扎染艺术和瑶族刺绣都是民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继承、传承传统手工业及工艺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教学重点:扎染设计制作工艺步骤。四、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与制作
技巧,特别是将瑶族刺绣花纹制作的技巧。多媒体课件、扎染的实物及图片、棉线、水桶、电磁炉、染料、固色剂等。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听音乐入室。(二)、直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扎染实物和图片的欣赏,使学生对民间扎染有进
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提高审美水平,拓宽知识面。活动一:带着问题看视频。播放视频。1、扎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2000多年2、扎染之乡在哪里?云南大理周城3、扎染是为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吗?是4、扎染的制作过程是哪几个步骤?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碾布(三)、扎染的
概念扎染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先手工将织物用针线或线绳绞扎,以阻止染液渗透,从而产生纹理效果的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比较扎染布和工业印刷布的,找出扎染布的特点:手工操作的独特性和随机性。1、构图。设计好要表现的图案。教师多给学生启示,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2(1
)、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与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2)、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
棉线或麻绳捆扎。(3)、打结扎法是将织物作对角、折叠、不同方式折曲后自身打结抽紧,产生阻断染液渗入的作用。打结的方式有四角打结、斜打结、任意部位打结等。(4)、夹板扎法。5)、综合扎法。将捆扎、打结扎、
缝绞及夹板等多种技巧综合应用,不同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3、染色。将织物浸入染液中,用竹棍搅动,使其着色均匀,连续沸煮着色后取出。4、染后处理。冲洗并解结,最后烫平晾干。(五)、实践与指导,布置作业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扎一幅作品。2、试着扎一扎瑶族花
纹图案。学生分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合作的意识及创新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总结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六)、展示与交流通过师生互动,采用自评、互评、式评的多种方式来评价作品。并思考讨论: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扎染效果?1、扎的
力度,间隔的疏密程度。2、时间的长短、染料的浓淡。(七)、你想利用这些扎染布做些什么呢?学生:略。教师小结。(八)、本课小结(九)、课后拓展1、继续尝试用扎染的形式表现瑶族刺绣花纹。准备校园文化艺术节《扎染作品展》。2、思考讨论:面对扎染技艺逐渐消失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