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设计《第五课 美的阅读——书籍设计》教学设计4-人教版.doc,共(3)页,14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2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导入、讲授练习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教学流程示意:一、课前准备一.导入教学以“欣赏视频关于书籍设计的五感交融”导入该课主题,使学生对书籍设计产生兴趣。(1)通过读诵教学目标,引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2)欣赏教师展示的不同
设计风格的书籍设计作课前准备(学生)彩纸、胶棒、胶带铅笔、彩教具与学具:1.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各类书籍学科美术年级高二课题美的阅读-书籍设计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美术课“设计”中《美的阅读-书籍设计》的一堂课,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主,教学活动以学生为
主体,把学生对书籍装帧知识的学习和设计、制作活动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寻找各类立体贺卡,鼓励他们动手做做,通过实践、体验、交流增强学生艺术设计美感能力。学生分析“书籍”对于学生已不陌生,但对书
籍设计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非常喜欢自己设计一些作品,且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思维活跃,探究能力强。相信他们会设计出一些新颖、创新的作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书籍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的基本
方法与技能。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做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和书上不同的贺卡。感受书籍设计的艺术魅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
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培养理性与感性协调一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重点构思与表现。通过抽象思维对书的主题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核心概念,再通过形象思维将其核心概念转化为适当的美的形象,这种对概念的提炼与形象的转换,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难点书籍设计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
一。优秀的书籍设计表现为:既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的属性与特征,又能从形式上令人心旷神怡、爱不释手,达到赏心悦目、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采用学生目标自学法及归纳总结法进行多媒体教学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应的投影仪白板设备、立体贺卡范例、切割板、彩色手工纸、划痕笔、裁纸刀、手术刀、铅笔、剪刀、胶棒、胶带、直尺、曲线板、橡皮等教学过程2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2.深入教学3.课堂练习4.学生自评
互评,教师点评5.布置作业6.课堂延伸品,了解书籍设计内涵、开本、装订方式、书籍形式进而引入课题“书籍设计”。二、书籍设计的构思与表现1、书籍装桢设计内容?2、书籍设计的画面设计要素?(展示图片)分组朗读图片介绍三、教与学的活动教师播放微课贺
卡制作要求及注意事项,步骤制作过程视频。三、课堂练习学生活动:1、构思:考虑几种设计方案,从中选择最满意的,或将几个方案中的优点加以综合。2、画草图:将最后选定的设计方案用铅笔画出草图。3、透稿4、制作:裁切-过稿-切割-折叠-粘贴-描绘(教师巡回指导)四、学生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1.由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不满的地方以及表现不出来的地方,由大家出谋划策,帮助解决。2.同学之间相互评价。3.教师稍作点评,对优秀的作品提出表扬。设计意图:通过这些评价使
同学们在肯定自己的能力的同时发现了自己不易觉察的缺点,既自信又不至于对缺点束手无策,大家相互评价的时候增进了和谐的气氛,所有同学的优点都可以成为共同的财富。五.布置作业将自己的试卷或课堂笔记装订成册,并为它涉及封面。色笔(教师)多媒体课件、各类书籍。2.学具:
铅笔、手工纸、胶棒、直尺、剪刀、壁纸刀、胶水、彩色卡纸。(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封面设计作品各种立体贺卡板书设计美的阅读-书籍设计一、概述1、书籍设计定义、内容2、装订:方式(中、西)、形式(
精、简)二、构思与表现:字体、色彩、图形、编排、材料三、实际练习:1、要求2、设计:构思-绘制-制作草模型-定稿33、制作阶段:裁切-过稿-切割-折叠-粘贴-描绘四、评价标准:教学反思:书籍设计基本技能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材料裁切工具等准备简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制作热情度很高,做出了不少优秀作品,但学生们平时缺少动手锻炼,存在眼高手低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手动脑协调并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