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绘画《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教学设计1-人教版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9.944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绘画《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教学设计1-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绘画《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教学设计1-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绘画《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教学设计1-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绘画《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教学设计1-人教版
高中美术-绘画《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教学设计1-人教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绘画《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x,共(10)页,9.94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9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绘画的色彩——揭秘大师的色彩密码学科美术年级高一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第六课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纲要,秉承“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生活经

验相关联的绘画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感受和认识形体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过绘画活动学习和应用明暗、色彩等知识。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等指导思想。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统

领”,从学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探究、表现和评价等学习活动自主获取绘画色彩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体验色彩与生活2的联系,感受绘画色彩的独特魅力,形成自己对色彩运用的见解和感受。

二、理论依据本课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临近知识的脚手架搭建,和现代ipad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使用绘画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方法将感受、想象、思想和情感转化为视觉形象,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生活中色彩搭配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

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素养。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绘画色彩——揭秘大师的色彩密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的第6课“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内容的课程延伸,本课着重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色彩知识,掌握绘画作品创造过

程中色彩观察与表现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接下来进行水彩画、水粉画、装饰画等课程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本课通过鉴赏部分艺术大师的绘画色彩,复习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

对比等色彩基本知识,通过变化大师的色彩,形成色彩感知,体会色彩的丰富和变化,分析色彩搭配中对比与协调的关系,初步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通过配色练习,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生活中色彩搭配的问题。二、学生情况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已经具

备基本的色彩知识,掌握相关的色彩知识术语,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评论能力。同时此阶段的学生更为好学思辨,探奇求新的特质更为明显,对设计软件和IPAD教学有强烈的兴趣。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1.对比法,通过中国绘画的色彩引入西方绘画大师的色彩,形成文化上的对比,有

助于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2.通过探究法,学生自主阅读资料,通过读图思考,问题引导的方式逐步分析绘画色彩特点,了解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补色对比等相关色彩知识。33.通过讨论法,分析大师的色彩特点,了解艺术家驾驭色彩的方法:色彩的对比与协调。4

.通过谈话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和积极性,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方法。5.通过演示法,利用ipad软件变化大师绘画的色彩,使学生体会大师的绘画色彩魅力,对绘画的冷暖有更为直观的感知。6.通过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色彩的对比与协调

的方法应用于色彩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四、技术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IPAD,PPT课件2.学具:学生阅读资料电子版,教材电子版。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感受大师色彩的变化与魅力

,复习基本的色彩知识,学习色彩对比与协调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ipad对绘画作品色彩的替换、提取、比较,分析绘画中的色彩关系,学习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基本方法,初步懂得色彩搭配的规律。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积极参与并有兴趣地学习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了解和感受绘画的色彩有其丰富与变化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的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色彩感受能力与运用色彩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绘画中色彩的对比与

协调。解决办法:我引导学生利用IPAD阅读相关资料,通过问答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艺术大师的色彩特点,通过使用色彩提取软件,更为直观的展现色彩关系,使学生逐步理解绘画中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的方法。教学难点:4引导学生使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的方法

进行色彩搭配实践,表现生动统一的画面。突破策略:利用AdobeColorcc软件对大师作品进行色彩提取,结合色彩协调方法,使用Lake软件用大师的色彩进行自己的色彩的搭配练习。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2分钟中国绘画的颜色

“每每提到中国传统绘画,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写意传神,意境幽远的水墨山水画,在人们心中,那幅水墨画一定是以黑和白为主色调的。”“墨分五色,创造了变幻万千的世界。”提问:中国画除了墨色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颜色呢?《千里江《庐山《万山红观看中国水墨画,感

受中国绘画墨色变化的美,体会本真、高雅的艺术追求。观看中国青绿、浅绛山水画、现代中国画,了解中国绘画的色彩风格。中国绘画的墨色变化和色彩,与后面西方绘画大师的色彩形成对比,有助于学生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传统美术的文绘画的

色彩——揭秘大师的色彩密码课程导入读图感知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大师色彩分析色彩搭配方法文化渗透巩固实践实践评价新课讲解探究思考体验表现评价分享总结升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5山图》高》遍》青绿山水浅绛山水现代绘画石青、石绿赭石色朱砂色“那么西方的色彩大师

是如何创造他们的世界呢?”导入(板书课题)课题:绘画的色彩——揭秘大师的色彩密码。思考问题了解本课主题:绘画的色彩——揭秘大师的色彩密码。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带领学生欣赏

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知识新授30分钟一、绘画色彩分析提问:西方绘画大师眼中的色彩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小组阅读资料:从色彩的角度分析伦勃朗、莫奈、梵高和马蒂斯的绘画特点,揭秘大师的色彩密码。1.古典主义提问:1)主要颜色是什么?2)如何使用颜色突出主要形象的?(板书:明度对比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阅读资料,欣赏西方绘画,从色彩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点。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回答教师问题,了解古典主义绘画强调主次,明度对比强烈的艺术特点。西方绘画色彩鉴赏内容古典主义伦勃朗明度对比室内光线

印象派莫奈冷暖对比光影、光源色、环境色后印象派梵高纯度对比情感表达野兽派马蒂斯补色对比主观性色彩装饰性色彩小组阅读资料,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分析绘画。学生自主阅读资料,通过读图思考,问题引导的方式逐步分析绘画色彩特点,了解色彩的明度、纯62.印象派提问:1)印象派时期流行户外作

画,色彩有什么变化?2)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同一个角度的干草垛,色彩上有什么不同?教师演示利用ipad软件变化大师绘画的色彩。提问:说一说你的感受(板书:冷暖对比)3.后印象派提问:对比梵高早期的绘画作品,颜色有哪些特点?情感有什么不同?明度

纯度情感早期后期4.野兽派提问:作品的颜色有哪些?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板书:补色对比)教师进行补充讲解二、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设问:艺术家是如何驾驭色彩,创造迷人的色彩效果?组织学生用ipad阅读教材。学生了解印象派时期户外作画,受到光源色和环

境色的影响,色彩变化丰富。通过观察变化大师色彩的效果,感受不同色调所带的绘画感觉,感受色彩的冷暖变化和对比。对比梵高早期绘画,感受《向日葵》明度较高,纯度变化丰富的艺术特点。体会艺术家强烈的情感表达。观察画面强烈的对比关系,了解绘画的补色对比,体会绘画从客观描绘向主观表达的转变,和装饰性

色彩的风格。度、冷暖、补色对比等相关色彩知识。利用ipad软件变化绘画色彩,对比、分析和感受绘画色彩的冷暖对比。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四个流派的典型画作,审美判断,了解绘画从室内转向室外,色彩从客观表达转向主观表现的风格变化,体会色彩的魅力。7以《夜

咖啡厅》为例,教师示范提取颜色,观察色彩在色轮上的位置思考绘画作品是如何利用色彩进行对比与协调。提问:艺术家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带给你什么感受?这些颜色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1.面积协调法主色调:明亮、温暖、跳跃合理分配颜色的面积2.类似色协调法3.中性色间隔协调法中性色:黑、白、金、银、灰4.

复色协调法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7页。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学习如何利用软件提取绘画作品的色彩。师生互动:读图思考,回答教师问题。预设答案:补色对比红色绿色对比颜色面积比例大面积的黄色、红色、小面积的绿和少量的深色类似色相邻色、协调、丰富通过对比,感受绘画色彩的

面积协调法和类似色协调法。通过对比的方法理解中性色协调法在绘画中的协调作用。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艺术家驾驭色彩的方法: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利用ipad软件快速提取色彩,更为直观地观察色彩及其在色轮上的位置。引导学生学习绘画色彩的面积协调法,合理组织画面色彩面积通过使

用类似色使得画面更为丰富、和谐。理解中性色对于画面组织的作用。8以吴冠中的《鲁迅故乡》为例,讲解复色协调法,理解复色的概念。“有些绘画纯度比较低,感觉非常雅致和协调。”1)复色,又称浊色、灰色,复色的纯度较低2)多调和、降纯度提问:以下绘画是如何使用色彩

的协调方法的?小结:“艺术家的色彩密码就是‘色彩的对比与协调’”1.色彩的对比:增强画面色彩的张力,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2.色彩的协调:使得画面呈现一种总体的和谐面貌。3.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的美感。中

国工笔画的色彩随类赋彩主观的设计色彩变化与统一学生观看教师PPT,理解复色的概念,经过多调和、降纯度的方法得到复色。师生互动:使用色彩协调法分析绘画色彩。预设答案:类似色协调法中性色协调法面积协调法中性

色协调法类似色协调法复习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方法和作用,使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方法分析绘画作品的色彩关系。体会中国工笔画随类赋彩的变化与统一的美感.学生理解复色的概念,学习使用复色协调法组织画面。巩固知识内容,为后面的色彩练习做铺垫。通过小结,理解对比与和谐

、对立与统一的形式美法则,感受画面的色彩美感。呼应开头,体会中国工笔画设色的变化与统一的9美感。巩固实践10分钟三、色彩搭配练习教师示范利用ipad的软件:adobecolorcc提取大师的绘画色彩,向大师学色彩,利用协调方法进行色彩练习。AdobeColo

rccLake提取色彩填色软件实践活动:向大师学色彩,提取大师的色彩,使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的方法使用ipad软件:Lake完成色彩练习。利用现代媒材、技术,结合色彩的协调方法,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等过程,创造自己的

色彩作品。课堂小结3分钟评价分享“向大师学习色彩密码”“人人都是小小艺术家”拓展延伸色彩搭配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对自己的色彩搭配进行讲解,教师和其他学生补充评价。学生观看PPT,体会色彩及其搭配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和认识色彩搭配的重要

性,用形式美原理对生活、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板书设计绘画的色彩---揭秘大师的色彩密码10明度主次——面积冷暖相邻色——类似色纯度中性色——中性色间隔补色多调和、降

纯度——复色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表现评价表评价内容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知识掌握情况从色彩的明度、纯度、对比、协调等分析、解读绘画艺术作品能否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的方法进行色彩搭配了解色彩搭配在生活中

的应用参与活动的态度课上是否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师生互动期间是否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是否能与其他同学默契配合,融入到讨论活动中自我反思参与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同伴对你在实践练习中的综合评价教师对你在时间练习中的综合评价本次教学设计的特色使用i

pad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更加多元丰富,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理解等过程学习并使用绘画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方法搭配色彩,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素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比协

调法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