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充分性指标与标准充分性评估透析不充分的原因提高透析充分性的策略充分性指标与标准腹膜透析患者身心安泰、食欲良好、体重增加体力恢复、慢性并发症减少或消失,尿毒症毒素清除充分。透析剂量足够或透析剂量满意,达到此透析剂量时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不会增加,再增加透析剂量死亡率和发病率也不会下降,低于此透析剂量则死亡率和发病率却会增高。何谓腹膜透析充分?目前公认的CAPD透析充分性标准为:尿素清除指数:Kt/V≥1.7每周肌酐清除率:Ccr≥50L/1.73m2临床上不能采用单一指标评估透析充分性,应根据临床表现、溶质清除和液体平衡状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充分性指标与标准项目充分性标准综合评估毒素蓄积症状食欲佳,无恶心、呕吐、失眠及明显乏力、不安腿等毒素蓄积症状,可维持较好的生活能力。内环境平衡无明显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钙磷乘积维持在2.82~4.44(mmol2/L2);iPTH维持在150~300pg/mL。容量状态处于正常容量状态,无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心衰、肺水肿、浆膜腔积液与组织间隙水潴留及外周水肿表现,干体重稳定。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35g/L,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正常,无明显贫血。溶质清除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每周总Kt/Vurea≥1.7肌酐清除率(Ccr)每周Ccr≥50L/1.73m2充分性指标与标准内容提要充分性指标与标准充分性评估透析不充分的原因提高透析充分性的策略(一)临床状态的评估有无尿毒症毒素蓄积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不安腿综合征等。有无水钠潴留所导致相关临床表现或生化异常:包括血压增高、体重变化、水肿、心力衰竭等,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以进行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原则上患者应处于容量平衡的状态。酸碱、电解质平衡;钙磷代谢平衡。充分性评估(二)营养状况的评估生化检测:透析开始后第1个月和以后每6个月测定1次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每1~3个月检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当血清白蛋白<35g/L或前白蛋白<300mg/L,应注意存在营养不良。充分性评估由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为急性相反应蛋白,与炎症密切相关,因此在营养评估时应排除是否存在炎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CANUSAstudy)内容严重轻-中度正常1.体重变化:6月以来的体重=kg2周以来体重下降%:(<5%,轻度)(5-10%,中度)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2 页
- 大小: 1.247 MB
- 时间: 2023-05-28
-
腹膜后大血管解剖示意图1正常腹主动脉声像图表现2腹主动脉粥样硬化3多发性大动脉炎声像图表现◼正常动脉段与异常动脉段的界限分明◼管壁正常结构消失,外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管壁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为低或中强回声◼病变处管壁一般无钙化斑块◼管腔内可继发血栓和动脉瘤4腹主动脉炎性狭窄病例5腹主动脉瘤◼正常内径近段2~3cm,中段1.5~2.5cm,远段1~2cm◼动脉瘤呈梭形或纺锤形,常见附壁血栓,腔内涡流◼诊断标准:最大外径>3.0cm;或腹主动脉最宽处外径较相邻正常段外径增大1.5倍以上6腹主动脉瘤病例7腹主动脉夹层病例8肠系膜动脉先天变异9肠系膜动脉超声解剖10肠系膜动脉缺血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狭窄(>70%)的超声诊断标准◼峰值流速>275cm/s◼舒张末期速度>45cm/s◼进食后正常生理反应减弱或消失◼腹腔动脉狭窄(>70%)的超声诊断标准◼峰值流速>200cm/s11正常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对比声像图12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1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病例14肾动脉主干初级分支(前支和后支)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肾动脉超声解剖15肾动脉腹正中横切探测法16肾动脉侧腰部冠状面探测法17肾动脉前腹肋间或肋缘下横切探测法◼探头置于右前腹肋间或肋缘下◼寻找方法LIRRV或IVCRRA注:LI:肝;AO:腹主动脉;IVC:下腔静脉;RRV:右肾静脉加探头放置图18正常肾动脉CDFI表现19肾动脉狭窄病例120肾动脉狭窄病例221肾动脉分支栓塞22下腔静脉右侧腰部纵切探测法23肝静脉剑突下横切扫查法24肝右静脉冠状面扫查法25正常肝静脉血流的多普勒频谱波形依次由S波、V波、D波和A波组成26正常与异常肝静脉频谱对比27布加综合征的基本概念及病因◼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指肝与右心房之间的HV或(和)IVC发生阻塞而引起HV回流受阻,由此产生一系列症候群◼病因为先天隔膜,血液高凝状态,肿瘤压迫或侵犯静脉,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28布加综合征的声像图表现◼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狭窄、闭塞◼侧支循环形成◼肝静脉之间交通支◼第三肝门开放◼门静脉血流减慢,双向血流或反流◼肝脏呈淤血肝或肝硬化表现29布加综合征(隔膜型)30布加综合征(血栓所致)31第三肝门开放(箭头),IVC:下腔静脉32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下腔静脉肝段或(和)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3 页
- 大小: 8.813 MB
- 时间: 2023-05-28
-
腹部创伤的诊治及进展.一、腹膜腔的生理腹膜腔的解剖生理特点:•腹膜由紧密连接内皮细胞、薄层弹力纤维的基底膜,含丰富血管和淋巴管的疏松结缔组织组成。•膈面腹膜的内皮细胞之间有大量的孔隙,包括一些大的、扁平的一侧为盲端的陷窝淋巴池,围绕膈肌呈放射状排列,陷窝有瓣膜,以防止淋巴液向腹腔内返流。•腹膜腔的解剖面积相当于人的体表面积,能进行功能交换的面积略低于1m2。腹部创伤的诊治及进展.一、腹膜腔的生理腹膜腔的解剖生理特点:•膈肌腹膜上的淋巴引流小孔直径为4~12μm•腹膜腔内大多数体积<10μm的颗粒,细菌一般直径为0.5~2.0μm,故也可被吸收。•腹膜腔内正常的液体为50~75ml,细胞<3×109/L,50%L,40%Mφ。•正常情况下,30%腹腔内吸收是通过膈淋巴系统,70%是通过他处的壁层腹膜。急性腹膜炎时,每小时通过腹膜的体液可达到300~500ml。腹部创伤的诊治及进展.一、腹膜腔的生理腹膜腔的解剖生理特点:•腹膜巨噬细胞(peritonealmacrophages)激活分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前凝固因子(procoagulantfactor)、前列腺素、白三烯(leukotriene)、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等,使白细胞趋化并活化补体。同时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肥大细胞产生组胺,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的体液进入腹膜腔。•腹膜内皮细胞有丰富的胞浆素原活化因子,能激活胞浆素原,转化成胞浆素,导致纤维蛋白裂解。腹部创伤的诊治及进展.一、腹膜腔的生理腹膜腔的解剖生理特点:•腹膜对各种刺激具有巨大的反应能力,大网膜作为腹膜腔的一个器官,在腹膜腔的防卫机能上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腹膜反应另一特点是形成纤维素性粘着。•腹膜愈合不同于皮肤创伤愈合在整个创面同时进行而不留疤痕。腹部创伤的诊治及进展.一、腹膜腔的生理腹膜腔的解剖生理特点:•1900年Fowler采用半坐位(Fowler卧位)来降低腹膜炎病人的死亡率,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感染物离开危险的膈下区,减少了细菌经膈的吸收;目前认为,站立位时下腹部压力比上腹部压力大3倍,不利于腹膜腔的循环,同时膈面腹膜强大的淋巴回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防御机制,所以上术Fowler体位受到了挑战,应改为睡一个枕头的平卧位。•膈肌和肝脏之间形成一潜在性的负压间隙,可以解释右侧的膈下脓肿可能并发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5.00 元
- 页数:54 页
- 大小: 14.259 MB
- 时间: 2023-05-28
-
腹痛AbdominalPain腹痛腹痛腹痛急性腹痛慢性腹痛器质性功能性腹痛病因1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解剖图病因-急性腹痛➢腹腔器官的急性炎症如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胃肠穿孔➢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门脉血栓➢腹膜炎症如多为胃肠穿孔,少数为原发腹膜炎➢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带状疱疹➢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梗➢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过敏性紫癜、尿毒症共八大方面7大原因慢性腹痛腹腔脏器慢性炎症消化道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溃疡腹腔脏器扭转或梗阻腹腔包膜的牵张中毒与代谢障碍肿瘤压迫及浸润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如慢性胃扭转、肠扭转肝炎、肝癌尿毒症、铅中毒恶性肿瘤腹痛病因1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发生机制➢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发生机制-内脏性腹痛腹内某一器官受到刺激,信号经交感神经通路传入脊髓引起。特点:1.疼痛部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2.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灼痛3.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发生机制-躯体性腹痛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入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特点:1.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2.程度剧烈而持续3.可有局部腹肌强直4.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发生机制-牵涉痛内脏性疼痛牵涉至身体体表部位,即腹部脏器引起的疼痛,刺激经内脏神经传入,影响相应脊髓节段而定于体表,故更多具有体神经传导特点1.定位明确2.疼痛剧烈3.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胃:上腹部肝、胆:右上腹及右肩胛区盲肠、阑尾:右下腹部肾脏:腰部输尿管:病变压痛区附件:下腹部临床表现❖1、腹痛部位❖2、诱发因素❖3、疼痛性质和程度❖4、发作时间❖5、与体位的关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胰腺炎,疼痛多在中上腹部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疼痛多在右上腹急性阑尾炎痛在右下腹McBurney点小肠疾病疼痛多在脐部或脐周结肠疾病疼痛多在左下腹部膀胱炎、盆腔炎及异位妊娠破裂疼痛在下腹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原发性或继发性)、机械性肠梗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血卟啉病、铅中毒、腹型过敏性紫癜等疼痛多为弥漫性或部位不定临床表现-腹痛部位临床表现-诱发因素➢胆囊炎、胰腺炎者常于腹痛发生前有饱食、脂肪餐和酗酒史➢冠心病者于过度劳累时发生上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8 页
- 大小: 5.343 MB
- 时间: 2023-05-28
-
腹胀原因的鉴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高位梗阻仅上腹部胀甚至无腹胀(将消化道内容物及气体吐出),低位梗阻则必定表现为全腹胀,高位梗阻呕吐发生时间一般较低位早,有些腹胀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引起的继发性病变,如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坏死、穿孔出现气腹和弥漫性腹膜炎所表现出的腹胀,大龄儿所出现的外科性腹胀除先天性因素外更多为感染或手术后遗的粘连性肠梗阻及蛔虫性肠梗阻等。任何年龄小儿腹腔感染均可引起肠麻痹而出现腹胀,对腹胀患儿还要注意伴随症状和体征如:呕吐、便秘、呕血便、血肠型肠鸣音情况及有无呼吸困难等因其可能会对诊断提供很大帮助。2526•B超及(或)CT检查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即使在肠间隙或盆腔存有少量液体也能被发现。当上述检查不便有时需通过腹腔穿刺确诊,在临床上常根据腹腔内液体量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但仅为医师的主观评价并无客观指标。衡量腹水为一种临床表现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比较常见的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淋巴循环障碍等营养不良与肿瘤也可以引起腹水,一般少量腹水不易察觉,中量以上的腹水常表现为腹胀。大龄患儿可自述腹部不适大,量腹水甚至可导致呼吸困难,在确定腹水的同时要注意病因诊断,结合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腹水性质可能确诊。272829•临床体检B超CT检查可提示腹腔内有游离液体,但最后确诊常需要通过腹腔穿刺抽吸出不凝的血性液即可确诊为血腹,如抽出的血液马上凝固则说明刺入血管本症大多引起腹胀,除中到大量液体本身的占位性改变外血性液刺激消化道引起胃肠道麻痹肠淤张也为腹胀的重要原因,一般为全腹胀有压痛与肌紧张者居多中到大量液体积存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或为全腹浊音,少量可仅表现为肠麻痹而呈鼓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红蛋白的动态监测必不可少,如其数值进行性下降要毫不犹豫地手术探查。3031•临床医师也按气腹量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但无客观衡量指标。放射科检查对气腹的诊断极有帮助,即使少量气腹也可以通过腹立位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而确诊,危重患儿可以摄水平侧位的X线平片疑为气腹者应禁忌做消化道钡餐造影,防止钡剂漏至腹腔无法清除,有时可通过腹腔穿刺确诊并起到临时减轻腹压的作用,B超或CT检查对气腹诊断价值较小,气腹大多可引起腹胀气腹量大腹胀必然严重腹部叩诊一般呈鼓音,常有腹部压痛与肌紧张而不伴肠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2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38 页
- 大小: 170.426 KB
- 时间: 2023-05-28
-
•1992年Perra最先报道了腹腔镜单纯膀胱切除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安全性。•该术式具有视野清晰、出血少、创伤小的优点,有助于精细地观察盆底解剖结构、保留神经血管束、保护尿道括约肌。•该手术的难点:尿流改道,其术式主要有乙状结肠或直肠代膀胱、回肠膀胱和原位回肠膀胱等。概述•手术适应症:较大的、多发的、反复复发以及T2、T3期肿瘤。•手术禁忌症:1、高危患者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手术、预期寿命10年以下者;2、腹部皮肤或组织的感染,活动性的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肠梗阻等;3、膀胱癌侵犯周围脏器或远处脏器转移。•如行新膀胱术,应满足下列条件:1、男性膀胱颈以下无肿瘤;2、女性膀胱三角区以下无肿瘤;3、同时术中病理冰冻切片检查证实尿道远侧端无肿瘤。概述膀胱的解剖及功能1主要手术方式与步骤2手术护理配合要点3小结4主要内容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其形态、大小、位置都随着充盈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充盈时呈卵圆形。•成人容量约350-500ml膀胱的解剖及功能毗邻膀胱的解剖及功能男性女性精囊、输精管壶腹子宫、阴道上部前外侧面膀胱前、后间隙下界耻骨前列腺韧带耻骨膀胱韧带两侧肛提肌、闭孔内肌、盆壁筋膜、输精管子宫圆韧带后下壁直肠,精囊腺、输精管、输精管壶腹直肠膀胱子宫陷窝及子宫体上面被以腹膜,常附以小肠袢和乙状结肠膀胱的韧带脐正中韧带,膀胱外侧韧带,耻骨前列腺韧带和耻骨膀胱韧带膀胱的解剖及功能男性膀胱的血管1、动脉•膀胱上动脉:由脐动脉未闭合部分发出。•膀胱下动脉:阴部内动脉或髂内动脉发出。•直肠下动脉的膀胱支:膀胱后面和部分精囊腺。•闭孔动脉的膀胱支:供血膀胱底2、静脉不与动脉伴行,在膀胱底部构成静脉网,通过膀胱下静脉注入髂内静脉。膀胱的解剖及功能男性膀胱的淋巴和神经1、淋巴•前壁:沿脐动脉到髂内淋巴结;•后壁:流入髂外淋巴结;•三角区:注入髂外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颈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腰淋巴结)、主动脉淋巴结或主动脉后淋巴结。膀胱的解剖及功能男性膀胱的淋巴和神经膀胱的解剖及功能2、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S2-4脊髓段,兴奋时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松弛,膀胱排空。•交感神经:T11-L2脊髓段,兴奋时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膀胱储尿。1、Trocar的放置:脐下或脐上边缘放置12mmTrocar,放置30º腹腔镜脐下2-3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7 页
- 大小: 12.097 MB
- 时间: 2023-05-28
-
药理机制和特点并发症应用基本原则临床应用相关问题wps.cn/mobanCompanyLogo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wps.cn/mobanCompanyLogo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常用剂量为成人一次用量:0.25-0.5g/kg。wps.cn/mobanCompanyLogo并发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使脑水肿加重⑵颅内压反跳明显⑶颅内再出血加重wps.cn/mobanCompanyLogo并发症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压,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30 页
- 大小: 441.730 KB
- 时间: 2023-05-28
-
钙离子阻滞剂在急诊临床应用1钙拮抗剂(CCB)的分类270年代应用于临床安全性受到质疑90年代近代…指南作为一线用药2009年抗高血压地位稳步上升学术关注度(1996-2008年)3血管收缩药BP=SVR(外周血管阻力)XCO(心输出量)钙离子拮抗剂(SV每搏量xHR心率)强心药β受体阻滞剂及其他=降压升压4BristowMR,etal.BrJPharmacol.1984.82(2):309-20.药物主动脉Kca-1值心室肌Kca-1值血管选择性1101001,00010,000100,00030,000200370血管选择性=主动脉钙拮抗剂浓度值/心室肌的钙拮抗剂浓度值CCB对心脏及血管平滑肌选择性佩尔®对血管平滑肌具有高度选择性,是心肌的30000倍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对心脏就血管具有双重作用非二氢吡啶类5额外利益逆转左室肥厚•舒张阻力血管减轻左室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缓解左室肥厚•降低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减少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生成•促进钠的排泄减少儿茶酚胺对心肌的刺激•减低血浆内皮素水平降低细胞增殖作用延缓动脉硬化发展•阻滞钙内流引起血管舒张•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心梗后保护作用降低脑卒中风险保护肾功能•血压下降,同时血管扩张,肾血流增加,抑制钙内流•减少自由基的形成•抑制肾系膜增殖和肾单位减少后的代偿性增生改善生活质量•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改善睡眠、记忆、对不良事件的适应能力•降低抑郁发生CCB的额外利益6二氢吡啶类—尼卡地平7尼卡地平药理作用1抑制平滑肌细胞Ca内流➢冠脉血管➢末梢血管2.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同时减轻心脏后负荷末梢血管扩张不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Ca内流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冠脉血管扩张8血管平滑肌心脏•不影响心肌收缩力2-6•无心肌的负性肌力作用•不引起严重心功能下降•高血管选择性•动脉血管扩张1•降低外周血管阻力2-6•在降压并保证心、脑、肾等脏器血流1.ClarkeB,etal.BrJPharmacol.1983;79:333P.2.LambertCR,etal.AmJCardiol.1987;60:471-476.3.SilkeB,etal.BrJClinPharmacol.1985;20:169S-176S.4.LambertCR,etalAmJCardiol.1985;55:652-656.5.VisserCA,etal.Po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7 页
- 大小: 5.608 MB
- 时间: 2023-05-28
-
查房目的•1.熟悉经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体位,术中配合•2.通过这次查房,使手术室护士能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配合的关键手术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早期、进展期横结肠癌•禁忌症:1.晚期结肠癌,估计难以将转移淋巴结清扫干净者2.合并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者3.有上腹部手术史、上腹部有广泛粘连者主要内容肿瘤解剖位置病人基础资料手术配合:术前准备巡回要点洗手要点护理问题小结结肠癌肿瘤位置病人基础资料•病区:普外科•床号:2床•姓名:陈秀英•性别:女•年龄:73岁•诊断:横结肠癌•拟行手术方式: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日期:2013年02月18日术前准备—用物准备术前准备—用物准备术前准备—用物准备术前准备—用物准备术前准备—用物准备术前准备—仪器设备史塞克腔镜系统二氧化碳气瓶奥林巴斯超声刀术前准备—手术器械•基础器械:术前准备—手术器械•腔镜器械:术前准备—手术器械•腔镜器械:手术配合—巡回要点•手术室布局手术配合—巡回要点1.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2.麻醉成功后,妥善摆放手术体位。3.消毒铺巾,按手术需求及时调整患者体位,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师。4.准确清点器械敷料,完善各类记录单。5.手术结束,护送患者返回病房。手术配合—洗手要点•套管放置点手术配合—洗手要点•1.和巡回护士于手术开始前共同清点器械敷料•2.配合医生消毒铺巾•3.术中密切配合,熟练传递所需器械,物品•4.关腹前,关腹后准确清点器械敷料,确保无遗留•5.做好手术标本交接手术步骤•1.脐部1cm切口,安置10mmTrocar•2.肿瘤位于横结肠中部偏脾曲约3×2cm•3.于左右下腹做切口1cm,放置5mmTrocar分别放置肠钳,分离钳•4.首先用超能剪分离、结扎肿瘤肠管周围韧带、血管•5.将结肠完全游离,于脐部向上延长切口约5cm,套好切口保护套,提出横结肠,使用闭合器切除肿瘤肠管,使用荷包钳,管型吻合器吻合结肠•6.确定吻合成功,闭合残端,将结肠还纳回腹腔后,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逐层关腹护理问题•病人进入手术间需要核对的内容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认真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双侧器官时明确左右测)术前用药,术中用药、麻醉方法。手术前由巡回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5 页
- 大小: 13.113 MB
- 时间: 2023-05-28
-
感觉器官的功能1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感受器:指专门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或装置。感觉器官:感受器及与一些有利于感受刺激的附属结构。2、分类外感受器:外环境信息的变化内感受器:内环境的各种变化2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适宜的刺激适宜刺激(adequatestimulus):感受器最敏感,最易接受的刺激比如:视网膜感光细胞:一定波长的光波听觉感受器:一定频率的声波3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概念: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转变成感受神经未梢上的神经冲动,这种作用称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其他能电能4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概念:把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起到了转移信息的作用。(1)对刺激的质(性质)的编码(2)对刺激的量(强度)的编码54.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现象概念: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传入神经冲动的发放频率逐渐降低的现象。类型与意义:(1)快适应感受器:嗅觉、触觉。利于机体重新接受新刺激,以便不断探索新异事物。(2)慢适应感受器:痛觉、血压。利于机体进行持续检测,以便随时调整机体的功能。6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视觉器官:眼睛适宜刺激:380-760nm的可见光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光线折光系统视网膜(光能电能)冲动视觉中枢视觉眼球的基本结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感光系统:视网膜7眼的结构8一、眼的折光功能及其调节(一)与眼的屈光成像的光学原理球形界面的折光规律ABCF2F1A’B’9(二)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眼内折光系统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空气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折射率1.0001.3361.3361.4371.336曲率半径7.8(前)10.0(前)6.8(后)-6.0(后)1.折光系统:102.简化眼:由于眼的折光系统是由多片凸透镜组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方便,将其复杂的折光系统简化=简化眼当平行光线(6m以外)进入简化眼,被一次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11(二)眼的调节视远物时不需调节,视近物调节: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双眼球会聚1.晶状体的调节视近物→视网膜上模糊的物像→视皮层→中脑正中核→睫状肌收缩→睫状体向前向中移行→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曲率↑)→屈光力↑→焦距缩短→物像落到视网膜上1213近点:眼作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的最近物体的距离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5.00 元
- 页数:70 页
- 大小: 7.173 MB
- 时间: 2023-05-28
-
干细胞科普知识1干细胞的概念?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简单来讲,这些细胞可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的特性和大小,又可进一步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从而在疾病治疗、美容抗衰等方面发挥神奇作用。2干细胞的分类依据来源分类依据分化潜能分类1、胚胎干细胞(来自胚胎);2、成体干细胞(来自成体)。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3、单能干细胞(只能向一、二种类型的细胞分化)3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胎盘组织冻存4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新生儿脐带内的血液之中富含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这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具有能够自我复制、更新的能力,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遗传代谢性及先天性疾病。一、什么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5脐带血造血干细胞1、纯净:未受到放射、药物、毒物、病菌或其它环境污染。2、再生力强:增殖再生能力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的10-20倍。3、采集容易,对产妇及婴儿无任何伤害。4、排斥性低:自体移植时,无任何排斥反应。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特点6脐带血造血干细胞1、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骨髓衰竭、血红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谢性疾病2、恶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白血病3、非恶性疾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三、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应用价值7自体脐血移植——治疗重症障碍性贫血刚进入移植舱的浩浩---南方日报讯8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从新生儿脐带之中分离、提取出来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人体组织细胞(骨、软骨、脂肪、肌肉、韧带、内皮、肝、神经),被誉为人体的“种子细胞”。一、什么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9脐带间充质干细胞1、纯净:未受到放射、药物、毒物、病菌或其它环境污染;2、多次使用:连续传代培养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进行体外扩增,供多人多次使用;3、配型容易:免疫原性低,在全家几代人之中使用时几乎无需配型。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104、功能强大: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内皮、肝、神经等多种人体组织细胞,因此可以修复细胞损伤及克隆器官;5、抑制免疫排斥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具有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36 页
- 大小: 3.849 MB
- 时间: 2023-05-28
-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故障的诊断与维修11.从部件的运转情况推测,如压力、流速的变化2.从色谱图的异常情况推测,如出峰时间、峰形3.从数据结果中分析2一.从压力变化判断1.压力无342.压力高563.压力低74.压力不稳81.峰前沿二、从色谱图的异常情况推测92.峰拖尾103.峰变宽11124.峰分叉135.无峰146.负峰157.鬼峰16178.保留时间变化189.保留时间不断变化192010.基线漂移21222311.无规则基线噪音242512.规则基线噪音2627三、从数据结果中分析1.定量结果28293031322.定性结果33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33 页
- 大小: 150.047 KB
- 时间: 2023-05-28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15/28/2023•国际上将HUA的诊断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25/28/2023•三型:•(1)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0.48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2)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3)混合型:尿酸排泄>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90%的原发性HUA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3•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内源性: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占体内总尿酸的80%外源性:从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占体内总尿酸的20%4尿酸的排泄外源性尿酸肾脏排泄600mg/日内源性尿酸80%20%每天产生750mg尿酸池(1200mg)肠内分解200mg/日进入尿酸池60%参与代谢(每天排泄约500~1000mg)2/31/35痛风的发病机制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除中枢神经系统外,任何组织中都有尿酸盐存在•血液中尿酸(PH7.4,37℃)溶解度为381µmol/l(6.4mg/dl),少数与蛋白结合(24µmol/l),大于此值而呈饱和状态•在尿中的沉积:与PH值有关PH5.0,游离尿酸仅15%PH6.6,几乎所有的尿酸均处于游离状态6痛风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血尿酸值迅速波动所致•是尿酸钠盐结晶引起的炎症反应–血尿酸突然↑: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形成针状尿酸盐–血尿酸突然↓: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晶•尿酸盐微结晶可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如IL-1等)和水解酶→导致细胞坏死→释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引起关节软骨溶解和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7痛风-异质性的(heterogenous)疾病痛风性急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石形成及慢性关节炎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89尿酸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的发生与不良预后有关◆高尿酸增加亚洲人群高血压发生风险57%增加总死亡风险8%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21%◆高尿酸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9%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16%◆高尿酸增加肾功能降低风险21%增加因慢性肾病死亡风险68%◆高尿酸增加卒中发生风险47%增加卒中死亡风险26%10高尿酸血症≠痛风◆5%—18.8%高尿酸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6 页
- 大小: 1.273 MB
- 时间: 2023-05-28
-
知晓您的血压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及主要特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近年来不断升高,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991年调查950356人,患病率为11.88%。2目前,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已逾1亿,涉及几千万个家庭,平均4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3我国高血压及其治疗存在“三高”、“三低”、“三个误区”的现状特点。“三高”,即指高血压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致残率高。4高血压如何诊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经多次测量血压(一般是在同一上臂测量血压,连续3日),血压≥140/90毫米汞柱。理想的血压值是<120/80毫米汞柱。5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会发生心、脑、肾并发症,长期未经良好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损害等一系列病变,轻者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重者会造成死亡。又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多无症状,悄无声息,故高血压被医学家形象地称为“无声杀手”。据估计,若使血压平均下降5~6毫米汞柱,就可使冠心病减少16%,脑卒中减少38%。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的防治,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意义。6理想的降压目标是: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138/83毫米汞柱更为理想。轻度患者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为好。中青年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老年患者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为宜,单纯收缩压高者亦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时,应尽量将血压降至<130/85毫米汞柱或达到理想水平。7降压注意事项降压要平稳,药物开始用小剂量,逐渐递增,直至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故有人建议,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者降至160毫米汞柱以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之间者使之降低20毫米汞柱。平时,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8≥60岁的病人,收缩压和危险呈正相关,舒张压和危险呈负相关。在某一特定收缩压值,舒张压越低,心血管病危险越大。舒张压与心血管病危险之所以呈负相关,是由于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发生相应改变。从中年开始,大动脉逐渐变僵硬,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32 页
- 大小: 289.407 KB
- 时间: 2023-05-28
-
高血糖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内容提要1.高血糖的诊断及其诊断标准的确定2.高血糖引起心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证据3.高血糖异常的危害及其机制4.高及早发现、尽快控制高血糖,防治大血管并发症ShawJE,etal.Diabetologia42:1050,1999;ResnickHE,etal.DiabetesCare23:176,2000Barrett-ConnerE,etal.DiabetesCare21:1236,1998;GenuthS,etal.DiabetesCare.2003;26(11):3160-7.高血糖的诊断IFH--IsolatedFastingHyper-glycemiaI-IFGIsolated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IGTIPHIsolatedPost-ChallengeHyper-glycemiaIsolatedImpairedGlucoseToleranceFPG(mmol/L)OGTT2小时血糖(mmol/L)7.07.811.1I-IGT6.15.6EuglycemiaCombinedHyperglycemia欧洲心脏调查(EHS,EUROHeartSurvey)EHS纳入欧洲25个国家,110家医疗中心,共4961例冠心病患者2107例由于急性心血管事件入院接受调查,2854例病情稳定而接受调查除已知糖尿病患者(n=1524)外,其余均采用FPG检测,其中1920例接受OGTT检测糖代谢状况2004年8月底欧洲心脏年会(ESC)首次发布2004年11月正式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TheEuroHeartSurveyondiabetesandtheheart,EuropeanHeartJournal(2004)25,1880–1890欧洲心脏调查结果-汇总313232212已确诊DMNGTIFG(6.1mmol/L)IGT新诊断DMTheEuroHeartSurveyondiabetesandtheheart,EuropeanHeartJournal(2004)25,1880–1890中国心脏调查结果-汇总(n=3513)20.72%18.53%3.22%17.34%32.82%2.76%4.61%FPG新诊断DM已诊断DMOGTT新诊断DMI-IFG(5.6mmol/L)I-IGTIGT+IFGNGT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6 页
- 大小: 659.385 KB
- 时间: 2023-05-28
-
感觉系统1感觉系统•感觉系统的定义及感觉的分类•感觉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感觉系统损害的表现及定位2感觉系统的定义及感觉的分类3感觉系统的定义感觉是作用于各个感受器的各种形式刺激在人脑中直接反应。感觉包括特殊感觉和一般感觉4视觉特殊感觉感觉系统感觉的分类听觉味觉嗅觉5痛觉温度觉触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皮质感觉)一般感觉感觉系统感觉的分类6感觉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71.痛觉、温度觉传导径路图2-46浅感觉传导径路(一)各种感觉传导径路周围突经脊神经中枢突经后根入脊髓(上升1-2个节段)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脊髓丘脑侧束前连合交叉皮肤感受器脊神经节Ⅰ级神经元脊髓后角细胞Ⅱ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Ⅲ级神经元中央后回感觉系统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82.触觉传导径路周围突经脊神经中枢突大部分经后根入脊髓后索(精细)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脊神经节Ⅰ级神经元脊髓后角细胞Ⅱ级神经元薄束核、楔束核Ⅱ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Ⅲ级神经元内侧丘系(交叉)脊髓丘脑前束(不交叉)皮肤感受器中央后回小部分经后根入脊髓(粗略)93.深感觉传导径路图2-48深感觉传导径路周围突经脊神经中枢突经后根入脊髓成后索内侧丘系交叉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脊神经节Ⅰ级神经元薄束核、楔束核Ⅱ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Ⅲ级神经元肌肉、肌腱、骨膜、关节感受器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央小叶后部中央前回10图2-49各种感觉传导径路简易动画11(二)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图2-50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12•(一)皮节的重叠支配1.皮节--每一个脊髓神经后根支配的皮肤区域,称皮节。2.特征--皮节的神经支配表现为重叠性,即绝大多数皮节由2-3个后根重叠支配。13(三)节段性感觉支配(二)脊椎与脊髓节段的关系1、节段的区分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14颈段8节(C1~8)胸段12节(T1~12)腰段5节(L1~5)骶段5节(S1~5)尾段1节(Co1)15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颈1~4节(C1~4)平对同序数椎骨颈5~8节C5~8)胸1~4节(T1~4)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胸5~8节(T5~8)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胸9~12节(T9~12)平对同序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2 页
- 大小: 10.824 MB
- 时间: 2023-05-28
-
.1高血压目标值的指南推荐.2血压的发现历史WilliamHarvey(英国,1622):第一次发现血压,但无测定方法。StephenHales(英国,1733):穿刺动脉,水为介质测量动物血压。Poiseuille(法国,1797-1869):穿刺动脉,水银为介质测量血压(文献记载:1856年测量人的血压)ScipioneRiva-Rocci(意大利,1896):设计出血压计基本构型,目测血压。尼古拉柯洛特(俄国,1905):改进并增加听诊器。.3高血压认识过程(一)1937年,近代著名心脏病专家、AHA创始人之一PaulDudleyWhite指出,高血压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代偿机制,我们不应该干预它。---KostisJB..NEnglJMed.2008May1;358(18):1958-60.吴海云.健康管理.2011,2(9):98-99.1949年,美国医生弗雷德博格撰写经典教科书《心脏病学》,将良性高血压定义为血压不超过210/100mmHg。1914年,美国西北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的医疗主管J.W.Fisher报道了其数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血压水平与人类过早死亡之间的关系。Fisher可能是最早将计量学引入高血压研究的人,他最初目的似乎只是想让公司少赔点钱。.4高血压认识过程(二)1945年罗斯福总统猝死于脑出血,之前医生们一直宣称其身体健康。实际上,自1935年起,罗斯福的血压就开始快速升高,最高时竟然达260/150mmHg!20世纪40-50年代,美国CVD迅速增长;进而,美国政府于1947年赞助NHLBI开展Framingham研究。1957年,依据Framingham研究的结果,美国首次将高血压定义为血压≥160/95mmHg,从而把高血压带入数值时代。Framingham研究显示高血压使新患冠心病风险增加4倍,并证实高血压也会增加卒中风险。.5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Framinghamstudy,AntIntMed,1961..6血压与血管疾病的关系(21世纪初)卒中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61项研究荟萃分析,100万先前无心血管疾病病人,随访共12万死亡。▪不同年龄男/女的SBP/DBP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呈连续相关(低值至115/75mmHg),SBP20mmHg差异与DBP10mmHg差异危险性相关,脉压影响小。▪即使正常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5 页
- 大小: 2.237 MB
- 时间: 2023-05-28
-
高血压病的预防与保健1.什么是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有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分。目前一般认为,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为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低血压的原因◼急性低血压多见于晕厥、心肌梗塞等。◼慢性低血压的起因多见于:1.体质性低血压,又称原发性低血压。这种低血压可完全无症状,或仅有乏力、心悸等。引起体质性低血压的原因与遗传有关,并受情绪、环境等因素影响。2.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正常人站立时,收缩压可暂时下降,舒张压不变,但收缩压可在30秒至40秒内回复正常。如从平卧位变为直立位或直立后血压下降超过50毫米汞柱,且持久不回升者,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这种情况常见于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久病之后或服某些药物后。3.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4.患有慢性消耗性及慢性营养不良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肝炎等。5.患有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包积液、严重二尖瓣狭窄。01020304050高血压患病率(%)美国原苏联日本福冈市部分国家的高血压病患病率世界10~20%,西方国家20%以上,亚洲国家15%左右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0510151959年1979年1991年患病率(%)1959~1979年的20年间,增加100多万/年l980~l99l年的l2年间,增加300多万每年我国“高人”现患人数已逾1亿现存脑卒中600多万,新发l50万/年,卒中死亡世界第二位01020304050607080百分率(%)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中国美国高血压(hypertension)的概念◼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95%病因不明,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称高血压病◼不足5%,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hypertension)高血压诊断标准(mmHg)血压水准(分型)收缩压舒张压最佳<120<80正常<130<85正常高限130~13985~89高血压Ⅰ期140~15990~99Ⅱ期160~179100~109Ⅲ期≥180≥110高血压病危险分层血压(mmHg)危险因素和病史1极2极3极无其它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TOD高危高危极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36 页
- 大小: 2.837 MB
- 时间: 2023-05-28
-
一、高压氧治疗原理1、提高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荷兰Boerema“无血液的生命”。2、增加血氧弥散量和弥散距离,提高组织氧储备量。3、促醒。扩张椎动脉,刺激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有利于昏迷病人的觉醒和生命功能活动的维持。4、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和胶原的生成。组织修复作用。促进新血管的生成,加速侧枝循环的重建。5、抑制细菌作用。HBO对气性坏疽、破伤风有特殊的效果。6、消除体内气泡。HBO治疗减压病,空气栓塞症和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肯定确切。7、对放、化疗治疗肿瘤敏感性的促进作用。放疗、化疗的增敏剂。8、高压氧增强微循环血液流变功能。大量的实验证据都证明高压氧处理可以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1、急性脑缺氧(缺氧缺血性脑病,窒息、心肺脑复苏后缺氧性脑功能障碍等);2、急性脑水肿;3、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为主);4、急性肺水肿(中毒性肺水肿为主);5、气栓症及减压病。;6、急性有害气体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为主)7、气性坏疽和破伤风;三、内科疾病1、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部、脊髓、周围神经和肌肉病变。适合高压氧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大致有九类:①急性脑血管疾病;②颅内感染性疾病;③锥体外系疾病;④颅脑创伤;⑤脱髓鞘疾病;⑥神经系统变性疾病;⑦脊髓疾病;⑧周围神经疾病;⑨神经一肌肉接头及肌肉疾病;其它,放射性脑病高压氧治疗效果也非常好。2、心血管系统疾病①冠心病;②病毒性心肌炎;③快速型心律心常;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⑤急性心肌梗死;3、呼吸系统疾病①支气管哮喘;②慢性支气管炎;③肺部感染;④肺栓塞;⑤ARDS;⑥呼吸衰竭4、消化系统疾病①消化性溃疡;②慢性胃炎;③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④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⑤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⑥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⑦肠梗阻(麻痹性、粘连性);⑧急性胰腺炎;⑨病毒性肝炎;⑩胆道蛔虫病;5、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①糖尿病及并发症;②痛风。6、内分泌系统疾病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③甲状腺炎;7、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①类风湿性关节炎;②系统性红斑狼疮;③干燥综合症;④血管炎病(白塞病、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⑤雷诺现象与雷诺病;8、毒物与药物中毒①巴比妥类中毒;②奎宁中毒;③强心药物中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20 页
- 大小: 3.264 MB
- 时间: 2023-05-28
-
校医工作培训1.•学校卫生工作就是校医的本职工作。•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理论根据是儿少卫生学。•校医掌握学校卫生基本理论十分必要。播种健康收获未来校医职责和学校卫生制度2.播种健康收获未来学校卫生概述❖学校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公共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是保护、增强儿童少年健康的一门卫生学科,它研究儿童少年的机体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使儿童少年一代健康地成长。一、学校卫生的基本概念3.学校卫生概述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每年1次,了解儿童健康状况、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学校卫生环境、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及设备卫生;加强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二、学校卫生工作的任务4.学校卫生概述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在研究儿童形态、生理的基础上,研究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先天和遗传因素、营养、内分泌变化、疾病、体育锻炼、生活制度、环境污染和心理社会因素,并研究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措施和适宜技术.如:肥胖与营养不良的防治:营养餐、运动等;近视眼防治:眼保健操;口腔保健:龋齿充填、窝沟封闭等;5.学校卫生概述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如营养性贫血、肥胖、营养不良、龋齿、蛔虫、近视、弱视、沙眼、脊柱弯曲异常、传染病等.❖常见病和学生健康监测6.学校卫生概述❖教育过程和学校卫生标准研制:研究儿童青少年受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问题,如学习、劳动、体育与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关系,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如何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等;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学校场地、学校建筑设备、环境噪声、教室微小气候、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的卫生标准及理论依据;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等卫生标准,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育和健康。7.学校卫生概述❖童年期和青春期心理卫生:青少年吸烟、吸毒、酗酒、自杀、家庭暴力、犯罪和少女怀孕等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及防范措施;儿童行为指导、青春期心理咨询技巧等;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8.学校卫生概述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学校健康教育:学校是健康教育最理想的场所,效果最好、实际最佳9.学校卫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35 页
- 大小: 282.750 KB
- 时间: 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