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所罗门王借助一枚指环,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劳伦兹借用了这个传说,将给世人“谈谈动物的私生活”看作自己的责任,写了一系列科普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今天,我们来看看不戴魔戒的劳伦兹,是如何与鸟兽虫鱼亲密对话的。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滋学习目标:1.通过默读,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2.学习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体会衬托手法的作用。3.爱护动物,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作者介绍: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等。哺乳羞怯匍匐禁锢俯冲柠檬鹦鹉温驯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采奕奕bǔrǔqièpúfúgùfǔníngméngyīngwǔxùndànjìngyì字词积累:默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圈点勾画方法)第一件:在艾顿堡车站,“我”对前来寻找“我”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第二件: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第三件: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示例:喜欢第三件趣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淘气顽皮的小孩,惹人喜爱。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赏析: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小鸭子以人的灵性,写出了它们可爱的情状。自由朗读,品味语言:(2)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赏析: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把“可可”比作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写出了鹦鹉可可的动作的轻盈敏捷。默读课文,合作探究:这篇文章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17 页
- 大小: 184.408 KB
- 时间: 2022-12-03
-
《纪念白求恩》说课稿一、说课标说教材二、(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要求:7-9年级的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纪念白求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此时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无论何时,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于议论文的学习,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2、梳理全文思路,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各自然段间的内在联系;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2、品味文中准确严密及生动的语言。情感目标: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有利于时代和人民的人。(三、)说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运用对比的方法阐述观点的好处,领悟作者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难点: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真正内涵。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议论文的文体常识了解不多,这篇课文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文,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但对于相关文体知识比如论证方法等难以把握,学习本文要重点引导,同时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三、说教法和学法四、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五、教法:1.朗读法语文就是在读中获得提高的学科,以读促教,在读中学,使学生达到其义自现的程度2.提问法:为了在课堂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38.000 KB
- 时间: 2022-12-03
-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第一课时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期中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从《孙权劝学》中了解。导入新课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3.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重点)学习目标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4.再把握课文中文言实词的基础上,理解文中语气词“邪”“耳”“乎”和称谓词“卿”“孤”“大兄”等的含义。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本书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是本书代表作。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文章所叙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代替周瑜辅佐孙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背景资料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相关资料吕蒙,东吴国大将。字子明,少年时不读书,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文化知识卿(qīng):古代高官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古时,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有的称“爱卿”。古时“卿”也是表示夫妻或好朋友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阿:(1)作前缀或译音时,读ā,如“阿哥”“阿爸”;虚词前缀,冠于人名、人称代词之前。本课用作虚词前缀,表示敬称。大兄:汉语词汇,释义为长兄或对朋辈的敬称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42 页
- 大小: 415.517 KB
- 时间: 2022-12-03
-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写景壮阔之感。3.感悟诗歌中淡淡的哀愁和思乡之情,了解哲理诗。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沧海》,感受曹操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抱负,今天我们继续步入诗歌的殿堂,感受诗歌的魅力。二、认定目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齐读,教师加以点拨后自行认定。三、合作探究:(一)预习检测:(落实双向细目表“字形字音”“重点词语”“解词释义”部分。)行舟()悬()①客路:旅人前行的路。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1)作者介绍:(略)(落实“文体知识”部分)王湾(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开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虽流传不多,但在诗坛名声甚大。(二)初读文本,感知诗歌朗读节奏。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2.通读全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的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三)研读文本,深入解读。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3.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22.771 KB
- 时间: 2022-12-03
-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复习教案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等文言常识;2.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感受其精妙之处并作简要赏析;3.通过对“闲”的赏析,体会作者“闲”中蕴含的旷达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感受其精妙之处;难点:体会作者“闲”中蕴含的旷达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教具多媒体板书设计教学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内容(按环节学查、展点、悟导等内容)教师点拨导入合作探究1.词语解释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户:门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清澈透明。盖竹柏影也原来是。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交错,纵横。)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至:到2、内容理解:(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的清澈透明(空明)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作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空明,突出月色的澄澈。以水中藻荇侧面烘托月色的清澈透明。“积水空明”用比喻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5)文中写了哪两个人?他们有什么相同点?苏轼和张怀民。共同点:都是闲人;都被贬了,心情抑郁,但仍思进取;都有豁达的胸襟。(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答: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密切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起趣相投命运相同(7)如何理解闲人?闲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闲人”,即清闲的人。它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同时指明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其次,它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6.101 KB
- 时间: 2022-12-03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朱自清第一课时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了最高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导入新课课件PPT一、走进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等篇。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预习检测二、了解写作背景《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在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后,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当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后,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故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预习检测一、读准下列字音。碣(jié)石澹澹(dàndàn)竦峙(sǒngzhì)预习检测重点词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连词,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何:副词,多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代词,指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至:达到极点。初读●整体感知初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1.全诗朗读节奏节奏如何?诗歌主要内容是什么?2.此诗分几层来写的?明确:第一层(1—2)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3—8)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9—12)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研读●探究文本1.作者登上碣石山之后看到了那些景物?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深秋的日月)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研读●探究文本2.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是想象的?实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1.330 MB
- 时间: 2022-12-03
-
《动物笑谈》学习任务单1.[2020扬州江都区第三中学月考]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那年复活节前几天,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xùn()的鸟。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禁gù()所受的精神nüè()待中恢复过来。最初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受脚链的约束,可以随意行动„„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ài()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选自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原委恶作剧匍匐前进B.滑翔明信片迫不急待C.柠檬座标系敛翼俯冲D.痕迹萤火虫迟疑不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往往被忽视。如今,加强青少年的书法教育刻不容缓。B.已经70多岁的他依然神采奕奕,在新书发布会上演讲了一个多小时。C.北京的四合院与安徽徽派民居的建筑格局和风格大相径庭,这体现了南北方建筑理念的不同。D.有人说,可经查证的身份信息将使评论者暴露在追踪和攻击的危险下,这纯属怪诞不经。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幽默是“使人类心灵舒展的花朵”,不仅能让自己变得思维敏锐,胸襟豁达,也给他人带来欢乐,为人际交往增添光彩。②而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不管是,还是,幽默显然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③一项国外调查显示,无论择偶还是身处职场,幽默感都是为很多人所看重的一项个人水平。④“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为生活多添加点意趣,人生能更立体、更丰润。(1)请把下面的短语,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A.融洽气氛B.缓解压力(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3)请给第④句补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5.[2020江苏盐城明达中学月考]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被那一滴泪惊呆了。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有悲伤,更有痛苦。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所以也就没有泪水。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6.七年级(1)班举办了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30.643 KB
- 时间: 2022-12-03
-
1初一语文师生学习案课题《孙权劝学》课型新授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2、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3、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学习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课(一)文学常识1、司马光:字,号,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家家家。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2、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3、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4、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5、《资治通鉴》,这部书是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6、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记事;《战国策》以记事为主。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这种体裁对后世影响很大。之后,历代官方编辑的“史书”用的都是纪传体。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时间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时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二)生字词卿()涉()邪()孰()遂()岂()更()2二、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一)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方法链接:如何读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停顿?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二)二读──理解大意友情提示:①读书即是提笔时,疑难处要善于圈划、作标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②要学会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理解文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45.000 KB
- 时间: 2022-12-03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他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1938年到中国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经说过,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他就是——新课导入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纪念白求恩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2.厘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冀派遣殉职狭隘热忱纯粹鄙薄拈轻怕重qiǎnàichénniānxùnbǐjìcuì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麻木不仁: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试找出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句,用横线画出,并用“这一节赞扬了白求恩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要点: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第一自然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要点: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二自然段重点句:第三自然段重点句:要点:赞扬白求恩对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28 页
- 大小: 604.756 KB
- 时间: 2022-12-03
-
《太空一日》教案《太空一日》虽然篇幅较长,但易读好懂,浏览后即可把握主要内容。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浏览时注意找出作者在太空中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他的心理活动或举动。【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第一课时一、导入:杨利伟是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9时,他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舱,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课文写他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今天我们阅读文章,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二、初读:第一步,浏览课文。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呢?(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横线划出重要信息,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引导学生对浏览的内容能够及时归类整理,把握课文内容。)讨论: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心理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教学过程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37.584 KB
- 时间: 2022-12-03
-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案——蒲松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揣摩语言的简洁和精妙。掌握狼和屠户的形象。理清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及讲述的道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二、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析狼及屠户的形象,得到启示。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五、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狼的图片,结合图片说说感受,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狼是凶狠狡猾的,那么屠户遇到了两只恶狼,会怎样呢?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结果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狼》(板书文题)(二)简介作者及作品:(展示大屏幕)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记录鬼怪故事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郭沫若曾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三)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缀、窘、苫、弛、眈、寐、黠、瞑、暇、隧、尻、顷刻(四)学生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积累重点实词:(注意一词多意和词类活用)其一犬坐于前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盖以诱敌止有剩骨意暇甚一狼得骨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狼洞其中其一犬坐于前(五)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展示大屏幕)明确:讲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2.本文的故事情节可以怎样概括?明确: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3.这是一篇小说,品析小说中的形象。请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我认为这是两只()狼,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屠户,是因为()4.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形象的?(引导学生读文,找出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暝,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深入思考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形象的?(展示大屏幕)(1)心理描写:惧、大窘、恐、悟(2)动作描写:投、顾、奔、倚、驰6.小组合作讨论,概括狼和屠户的特点。狼:凶狠狡诈,贪婪阴险屠户:机智勇敢,警觉,敢于斗争,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7.019 KB
- 时间: 2022-12-03
-
《思路要清晰》教案教材分析:《思路要清晰》是七年级上四单元的写作课。本课提示我们写作思路要清晰,需要做到围绕中心选材,确定顺序,还可以列出提纲。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3.学习列提纲,体验列提纲的作用4.体会女排精神,欣赏他人和自己的的优点教学重难点: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列提纲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他们有生活素材的积累,但由于学段的转变,在写作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能快速地将思路理清。不能够有意识的去将脑海里的素材加以有条理的整合,形成文章。教学思路:通过形象化的“道路”帮助学生理解思路。通过女排精神的例子,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理清思路,最终在写作实践中呈现出提纲。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学生在写作时遇到的一些与思路有关的困惑。使学生回忆起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难,在今天的课堂上努力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二、经典引路,探究方法利用课文,使学生明确中心,选材和顺序。1、明确中心:例:《济南的冬天》中心:表达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中心: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2、选择材料:《秋天的怀念》我”双腿瘫痪后,重病的母亲安慰“我”。母亲在准备推“我”去北海看菊花前,因病离开人世。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我们”明白了母亲的心意,决心“好好儿活”。3、确定顺序《济南的冬天》选段空间顺序《再塑生命》时间顺序《纪念白求恩》逻辑顺序用直观的“道路”作比,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思路。三、赞扬女排精神,表达清晰思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素材库中的素材,思考每一则素材可以表现什么女排的什么精神,做好批注。小组合作:1、确定中心和素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粘贴在卡纸上。2、将确定好的中心和顺序填写在卡纸上。3、选择一名“主攻手”来分享各自小组的成果,两位“副攻”协助展示。四、呈现清晰思路,学习拟写提纲将清晰的思路呈现出来就需要提纲。举例展示提纲的写法。题目:女排精神就是“拼”的精神中心:赞扬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事件:1、女排运动员陈招娣因为左臂受伤,缠着绷带上场,人称独臂将军。2、教练陈忠和提到队员们每周要训练六天半。坐在一旁的周苏红和赵蕊蕊马上打岔,“还要加两个晚上”。顺序:逻辑顺序女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女排夺冠的记过也值得我们骄傲,她们是一群牛人。在同学们心中也会有一些如女排一样的牛人,我们可以以“我心中的的‘牛人’”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0.376 KB
- 时间: 2022-12-03
-
《纪念白求恩》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行文思路,理清层次。2.学习对比手法,体会其作用。(重点)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难点)自主预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1)人物简介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着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病毒又发生了转移。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2)写作知识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殉()职狭隘()热忱()派遣()拈()轻怕重纯粹()鄙薄()倔()强晋察冀()2、形近字组词隘()殉()溢()询()谥()徇()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热忱:。鄙薄:。二维码课文朗读见异思迁:考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4.通读课文,完成题目。(一)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请找到每段中心句,归纳要点,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第一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段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由此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接下来专门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和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25.411 KB
- 时间: 2022-12-03
-
《狼》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理解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素养。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4.理解文本主旨。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区别。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并理解“狼”这一形象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学法指导:1.该篇文章是一篇小故事,趣味性强,相信同学们一定喜欢,建议同学们去多看看《聊斋志异》的小故事。2.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部分文言词汇,如: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可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对这些字的古字形进行分析探讨,便于加强掌握。【课前导学】一、预习任务1.按教材《预习》,完成任务,简言之:(1)读猜字句;(2)本文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2.借助注释初读课文,然后合上书,尝试用自己话讲述该故事。3.逐段分析本文,简要阐述各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二、新知认知《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三、预习检测(一)基础题1.蒲松龄(1640-1715)字,一字剑臣,别号,世称,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2.分别勾选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1)眈眈相向A.dānB.chén(2)苫蔽A.zhànB.shàn(3)少时A.shǎoB.sáo(4)弛A.cǐB.chí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48.500 KB
- 时间: 2022-12-03
-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文章把握节奏停顿,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重点)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难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记录着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世说新语》中的一位聪慧少年——陈元方。二、认定目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齐读,教师加以点拨后自行认定。三、合作探究:(一)预习检测:(落实双向细目表“字形字音”“重点词语”“解词释义”部分。)期行qī尊君在不fǒu与友期.行(约定)太丘舍.去(舍弃)去后乃.至(才)门外戏.(玩耍)尊君在不.(同“否”)相委.而去(舍弃)则是无信.(信用)下车引.之(拉,牵拉)入门不顾.(回头看)1.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2.作品简介:《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二)初读文本,感知诗歌朗读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通读全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23.823 KB
- 时间: 2022-12-03
-
太空一日杨利伟第一课时新课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中华儿女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1.了解本文的背景,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2.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4.学习航天勇士尊重科学、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学习目标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出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作者简介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作者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课文便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背景资料弧形()炽热()轮廓()遨游()严谨()稠密()瞬间()烧灼()千钧重负()赫兹()舷窗()烧蚀()无虞()确凿()俯瞰()húchìkuòáochóujǐnzhuóshùnjūn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色的字注音。hâxiánshíyúzáokàn炽热:俯瞰:遨游:轮廓:模拟:严谨:五脏六腑:千钧重负:耐人寻味:惊心动魄:形容温度极高;极热。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模仿;仿照。严密谨慎。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人体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39 页
- 大小: 838.229 KB
- 时间: 2022-12-03
-
人们眼中的狼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比喻坏人当权。豺狼当道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烟四起、引狼入室……成语人们眼中的狼人们眼中的狼凶残贪婪狡诈惧怕厌恶憎恨形象态度content作者简介《狼》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郭沫若写蒲松龄的对联: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zhuì)(jiǒng)(shàn)(dān)(shǎo)(míng)(kāo)(mèi)(xiá)(yǐ)字音节奏扫清虚词•“之”多少个?•“其”多少个?•“于”多少个?•“以”多少个?•“而”多少个?译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有个屠户天晚回家,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剩下的骨头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同“只”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以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60 页
- 大小: 2.520 MB
- 时间: 2022-12-03
-
思路要清晰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V-O-L-L-E-Y-B-A-L-L《济南的冬天》中心:表达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秋天的怀念》中心: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明确中心1、我”双腿瘫痪后,重病的母亲安慰“我”。2、母亲在准备推“我”去北海看菊花前,因病离开人世。3、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我们”明白了母亲的心意,决心“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选择材料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儿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儿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空间顺序确定顺序《再塑生命的人》《纪念白求恩》那天下午、下午、第二天早晨、有一天、这天上午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以及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因果、主次、递进、并列、由个体到整体等关系确定顺序请你们选择中国女排的一种精神来表达赞扬之情。认真阅读素材库中的素材,思考每一则素材可以表现什么女排的什么精神,做好批注。请你们选择中国女排的一种精神来表达赞扬之情。1、小组讨论,确定中心和对应的素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粘贴在卡纸上。(最多选三则素材)2、将你们确定好的中心和顺序填写在卡纸上。3、选择一名“主攻手”两名“副攻”来分享你们小组的成果。中心:赞扬中国女排的______精神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我心中的写作夺冠之路——思路清晰围绕中心取舍材料根据材料确定顺序中心材料顺序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老舍拟写提纲的方法:写清题目、中心、事件、顺序。例如:题目:女排精神就是“拼”的精神中心:赞扬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事件:1、女排运动员陈招娣因为左臂受伤,缠着绷带上场,人称独臂将军。2、教练陈忠和提到队员们每周要训练六天半。坐在一旁的周苏红和赵蕊蕊马上打岔,“还要加两个晚上”。顺序:逻辑顺序请同学们以“我心中的‘牛’人”为话题,列出作文提纲。要求:1、选择的材料要紧紧围绕中心。2、将你选定的材料按一定的顺序呈现。V-O-L-L-E-Y-B-A-L-L学习女排精神,争做夺冠牛人。理清写作思路,书写精彩人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2.053 MB
- 时间: 2022-12-03
-
《狼》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文章中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及其用法。3.理解文章寓意及其现实意义。4.紧扣情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屠户、狼的形象及其意义。【难点】理解本文的主旨思想,理解文中“狼”的象征意义。教学课时:1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一定在童话里认识过一位农夫,他在大冬天里遇到了一条即将要冻死的蛇,结果怎么样呢?他用身体去温暖了这条蛇。结果蛇醒来后,就把这个农夫咬死了。这位农夫好心没有好报,真是可怜。人们常把“毒蛇猛兽”并称。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聊斋志异》这部名著,去认识一位屠户,他遇到了两条穷凶极恶的狼,他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板书“狼”)二、课前检测1.知识竞赛。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文中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妖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说出下面加横线字词的含义。(先写出答案,同桌互改,再订正)①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②一狼洞其中(打洞)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通道)④恐前后受其敌(攻击)⑤狼不敢前(上前)⑥意暇甚(神情)⑦弛担持刀(卸下)⑧顾野有麦场(看)⑨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能有多少)三、互动学习(一)解读第一至三段1.大声地自由朗诵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生大声自由诵读)2.同桌合作回答问题。(要用文中的原句原词证明你这样回答是正确的)(1)屠户当天的生意做得好不好?明确:好。因为文中说“担中肉尽,只有剩骨”。(2)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明确:不是,是紧紧地跟着屠户。因为文中说是“缀行甚远”。(3)屠户为什么要“投以骨”?此时屠户和狼心里各想着什么?(自由谈)明确:“屠惧”。(提示:屠户心里想着,狼啊狼啊,你吃了我的骨头,就放过我吧。狼心里想着,骨头真好吃,屠户的担子里一定还有!)(4)两条狼团不团结啊?(这两条狼之间有矛盾吗?)明确:团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26.109 KB
- 时间: 2022-12-03
-
《秋天的怀念》教案(共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重点)2.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难点)3.通过品悟对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说的“好好儿活”的含义,学会感恩,学会爱。(素养)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内容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明确:母亲2.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明确:第一部分(1—2):双腿瘫痪后,“我”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的呵护“我”。第二部分(3—6):叙述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我”,并鼓励“我”好好活下去的经过。第三部分(7):“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活下去。目标导学二:细读品味人物形象1.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明确: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可见,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2.面对“我”的疾病和自暴自弃,母亲是怎样表现的?文中多次写到母亲在“我”身患疾病和自暴自弃时的表现: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明确:悄悄躲-----母亲躲出去,是为了让儿子尽情宣泄心中的痛苦。偷偷听着我的动静-----她偷偷地注意儿子的动静,是害怕儿子伤了自己。悄悄眼边儿红红的-----细节描写,说明母亲哭过,她和儿子一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句子中反复用“悄悄”“偷偷”两个词语,强调了母爱是理解。B.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明确: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也没有心思再养花了。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明确:“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十分害怕“我”禁不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41.000 KB
- 时间: 202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