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x,共(4)页,1.32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0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学科年级:八年级物理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本一、教学内容分析1.知识探究点及其要求:(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虚像;(2)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
点找到镜中像的位置;(3)体验用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4)用多种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后,将自己的见解和别人交流。二、教学目标1.重点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2.难点分析:成像的实验。三、学习
者特征分析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对物理的了解程度不高,需要慢慢引导学生去探究性学习。然后以简单的题目加以理解。四、教学过程1.学习环境选择(A)A.简易多媒体教室B.交互式电子白板C.网络教室D.移动学习环境2.教
学过程1.新课引入放一张生活中的闹钟图片,用镜子中的图片来引入学生的兴趣。2.新课过程首先由图片引入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探究到底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然后学生由图片来慢慢做实验:序号物到镜的距离/cm像到镜的距离/cm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位置1位置2位置3你的其他发现五、教学策略选择3.施教策略创设各种联系生活社会的物理教学情景,借助多样性的探究活动和网络课件资源,在任务和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并以实验为基础,以网络互动教学为辅助,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效建构。六、教学评价设计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七、教学课件多媒体•板书设计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九、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应该在轻松的范围内
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首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由图片引入,让学生能够很自然的就进入到学习目标中去,不是以很难理解的情景去进入课题。在课堂中,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主要是让学生能在自己动手中去探索,最后在自己来总结,所以整
堂课中,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变为课堂的主人,而我仅仅只是在引导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最主要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总结。这次的教学中,我明白了学生要对一门可产生兴趣了以后才能够对这门学科有学习的欲望,所以如何让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这才是一位老师应该做的,那么课程的设计就
显的很重要了,学好了,才能够应用,那么在应用中,老师如何去选题,而不是用题海战术去做,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让学生学的轻松。并且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