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通用版)课前诊断——力学创新实验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3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03.5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通用版)课前诊断——力学创新实验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通用版)课前诊断——力学创新实验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通用版)课前诊断——力学创新实验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通用版)课前诊断——力学创新实验 Word版含解析.doc,共(7)页,203.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52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前诊断——力学创新实验考点一实验器材的等效与替换1.用电子秤替换弹簧测力计](2016·广州二模)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如图(a),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________时电子秤的示数F。(2)

如图(b),将三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____________和电子秤的示数F1。(3)如图(c),

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2)中L2的方向拉开细线L2,使______________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4)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

力F′的图示,若______________,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解析:(1)要测量装满水的水壶的重力,则记下水壶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F。(2)要画出平行四边形,则需要记录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的同时也要记录三细线的方向以

及电子秤的示数F1。(3)已经记录了一个分力的大小,还要记录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结点O点位置不能变化,力的方向也都不能变化,所以应使结点O的位置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4)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F

和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答案:(1)静止(2)三细线的方向(3)结点O的位置(4)F和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2.气垫导轨、拉力传感器、光电门替换长木板、打点计时器](2016·六

安一中模拟)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安装好实验器材,从图中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________cm;(2)测量挡光条的宽度d,记录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2所用的时间

Δt1和Δt2,并从拉力传感器中读出滑块受到的拉力F,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直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3)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盘和砝码总质量远小于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__

______(填“是”或“否”)解析:(1)光电门1处刻度尺读数为:20.0cm,光电门2处刻度尺读数为:70.0cm,故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70.0cm-20.0cm=50.0cm;(2)由于光电门的宽度d很小,

所以我们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滑块通过光电门1速度为:v1=dΔt1滑块通过光电门2速度为:v2=dΔt2根据功能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Fs=12Mv22-12Mv12=12MdΔt22-12MdΔt12,可见还需要测

量出M,即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3)该实验中由于已经用传感器测出绳子拉力大小,不是将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作为小车的拉力,故不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答案:(1)50.0(2)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3)否考点二实验结论的拓展与延伸3.由测定加速度延伸

为测定交流电的频率](2016·全国乙卷)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30Hz和40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

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题给条件进行推算。(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已测得s1=8.89cm,s2=9.50cm,s3=10.10cm;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________

Hz。解析:(1)重物匀加速下落时,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vB=s1+s22T=12f(s1+s2)vC=s2+s32T=12f(s2+s3)由s3-s1=2aT2得a=f2s3-s12。(2)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mg=ma根据以上各式,化简得f=21-kgs3-s1代入数据可得f≈40Hz。答案:(1)12f(s1+s2)12f(s2+s3)12f2(s3-s1)(2)404.由测定加速度延伸为测定动摩擦因数](2016·云

南统测)一学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桌面上放置一块水平长木板,木板一端带滑轮,另一端固定一打点计时器。木块一端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接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在绳子上悬挂一定质量的钩码后可使木块在木板上匀加速滑动。实验中测得木块质量

M=150g,钩码质量m=50g。(1)实验开始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让绳子与木板________;(2)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A、B、C、D、E是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0s,

所测数据在图中已标出,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得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根据实验原理可导出计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用M、m、g、a表示);取g=10

m/s2,代入相关数据可求得μ=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1)实验由纸带测定木块加速度,木块所受拉力方向不变,保持与桌面平行,因此需要在实验前调整滑轮高度,使绳子与木板平行。(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Δx=aT2可知,木块的加速度a=16.18-15.17×10-22×0.12m/s2=0.25m/s2。(3)钩码与木块加速度大小相等,假设绳子张力为T,对钩码有,mg-T=ma,对木块则有T-μMg=Ma,解两式得μ=mM-M+maMg,将已知

条件代入解得μ=0.3。答案:(1)平行(2)0.25(3)mM-M+maMg0.3考点三试题情景的设计与创新5.利用平抛运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2016·唐山第二次模拟)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水平正方形桌面距离地面高度

为h,将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桌子边缘上的两点,将小球置于橡皮筋的中点,向左移动距离s,使橡皮筋产生形变,由静止释放后,小球飞离桌面,测得其平抛的水平射程为L。改变橡皮筋的条数,重复实验。(1)实验中,小球每次释放的位

置应________(填“不同”“相同”或“随意”)。(2)取橡皮筋对小球做功W为纵坐标,为了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应选为________横坐标(选L或L2)。若直线与纵轴的截距为b,斜率为k,可求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________(使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解析:(1)每次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重复实验,为使每条橡皮筋对小球做功相同,故小球每次释放的位置应相同。(2)设小球飞离桌子边缘时的速度为v0,则由动能定理得W-μmgs=12mv02,小球飞离桌面后做平抛运动,则有h=12gt2,L=v0t,解

得W=mg4hL2+μmgs,故若取橡皮筋对小球做功W为纵坐标,为了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一条直线,应选为L2横坐标;由题意可知b=μmgs,k=mg4h,解得μ=b4hsk。答案:(1)相同(2)L2b4hsk6.利用钢球摆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016·江苏高考)某

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v=dt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

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ΔEp与动能变化大小Δ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1)用Δ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______

__之间的竖直距离。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2)用ΔEk=12mv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s。则钢球的速度

为v=________m/s。(3)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ΔEp(×10-2J)4.8929.78614.6919.5929.38ΔEk(×10-2J)5.0410.115.120.029.8他发现表中的ΔEp与ΔEk之

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解析:(1)高度变化要比较钢球球心的高度变化。(2)毫米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毫米下一位

,由v=dt代入数据可计算出相应速度。(3)从表中数据可知ΔEk>ΔEp,若有空气阻力,则应为ΔEk<ΔEp,所以不同意他的观点。(4)实验中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于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因此由ΔEk=

12mv2计算得到的ΔEk偏大,要减小ΔEp与ΔEk的差异可考虑将遮光条的速度折算为钢球的速度。答案:(1)B(2)1.50(1.49~1.51都算对)1.50(1.49~1.51都算对)(3)不同意,因为空气阻力会造成ΔEk小于ΔEp,但表中ΔEk大

于ΔEp。(4)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L和l,计算ΔEk时,将v折算成钢球的速度v′=lLv。7.利用凹形桥模拟器测小车过桥最低点的速度](2015·全国卷Ⅰ)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

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

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

下表所示。序号12345m(kg)1.801.751.851.751.90(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___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计

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2)题图(b)中托盘秤的示数为1.40kg。(4)小车5次经过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平均值为m=1.80+1.75+1.85+1.75+1.905kg=1.81kg。小车经过

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F=(m-1.00)g=(1.81-1.00)×9.80N≈7.9N由题意可知小车的质量为m′=(1.40-1.00)kg=0.40kg对小车,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v2R,解得v≈

1.4m/s。答案:(2)1.40(4)7.91.4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