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3.307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共(4)页,43.30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社会动荡;3.了解黄巾起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是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

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东汉的建立及“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光武中兴;黄巾起义。难点:外戚宦官专权。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西汉建立的三要素?西汉从建立到灭亡,历时21

0年时间。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引导材料来了解一下西汉的发展历程。引导材料西汉文景之治与汉武盛世之后,出现了“昭宣中兴”。时至元、成、哀、平时期,各地豪强地主仗势欺压人民,兼并土地,迫使百姓流离失所,沧为奴婢。而皇帝却在兴造宫殿,“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以致“饥馑仍臻,流散冗食,馁死于道,

以百万数”,人民奋起反抗,纷纷杀官吏,抢粮库。西汉统治已穷途末路。西汉又是如何灭亡的?我们来看一位历史人物。阅读材料,说说涵义:王莽姑母为孝元皇后。元帝后,成、哀、平三君皆不寿,莽诸父凤、音、商、根相继执政而及莽,莽之地望已尊。莽又不失书生本色,治礼,务恭俭,迂执信古而负大志。解读:

1.王莽的姑姑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2.王莽家世显赫:伯叔父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相继为大司马辅政。而西汉后期大司马掌军政大权,实权超过丞相。3.王莽注重学礼,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相信古训且有大抱负。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面对依然严峻的社会问题,王莽新朝推行新政,因为“迂执信古”决心“托古改制”,结果改革措施与社会现实脱节,越改越乱,民怨沸腾,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公元22年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讲授新课: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了解东汉的建立;2.知道东汉外戚、

宦官专权造成社会动荡;3.了解黄巾起义。一、光武中兴1、光武中兴的背景。(1)王莽改新介绍王莽——废汉建新——被农民起义推翻(2)东汉建立介绍刘秀——东汉建立三要素(时间、建立者、都城)2、光武中兴的措施。(1)多

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2)合并州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小组合作1:时间事件背景措施西汉初期高祖措施社会经济凋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1.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2.战争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

田宅;3.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4.减轻赋税田租,十五税一。东汉初期光武措施社会经济凋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2.合并州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

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帝和汉高祖政策的共同点有哪些?(1)背景上: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2)目的上: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零、社会动荡的局面。(3)措施上: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光武帝刘秀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1)他亲身参

加了农民起义,领悟到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会迫使老百姓造反。只有爱惜民力,才能使他们安心生产,才能使社会稳定。(2)借鉴了西汉初的治国经验,在经济凋敝、社会动乱局面下,只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才能安定民心,稳定统治秩序。3、光武中兴的意义。东汉宁城图东汉集市画像砖东汉渔猎收获画像砖“光武

帝初年,全国户籍人口仅有1000多万,到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统计,已达2100万。”——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人口增加,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

。小组合作2: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1)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又是多少?(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的

至高无上和皇位制。光武帝加强了皇权,在中央“三公”只有名分却无实权,皇权缺少制约。当继位的皇帝年幼或无能时,不能发挥作用,大权很容易旁落到或手中。这些人借皇帝名义发号施令,为非作歹,祸乱朝纲。这充分暴露了制度的弊端。2、外戚宦

官交替专权的表现。P60材料研读:P60相关史事: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党固之狱。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三、黄巾起义(视频)1、黄巾起义的原因。2、黄巾起义的过程。领导人:张角时间:184年结果:失败3、黄巾起义的影响。沉重打

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当堂检测:1.“身外戚。夺政权。建立新,西汉亡。”这段三字经中的“外戚”指的是()A.主父偃B.王莽C.张角D.梁冀2.如果你穿越到东汉初年,你可以看见的情形有()①一些奴婢被主人随意买卖②农民因为缴纳的税收

少了,所以种田的积极性比较高③丞相等人提出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④有的官员因为贪污而被朝廷严惩A.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汉唐时期,出现了许多盛世景象。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A.文景之治B.汉武盛世C.光武中兴D.贞观之治4.右图反

映了东汉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措施紧密结合,说明东汉时期()A.社会经济繁荣B.四合院住宅已经出现C.住宅可以仿照皇宫D.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5.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6.东汉建立以后,统治者实行了一些列的措施,其

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家统一B.国富民强C.巩固统治D.抵御外族入侵7.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影响()A.因为起义9个月被镇压,所以影响不大B.使东汉统治者励精图治C.消灭了东汉政权D.基本上摧垮了东汉政权板书设计:一、光武中兴

1、光武中兴的背景。王莽改新东汉建立2、光武中兴的措施。3、光武中兴的意义。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表现。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三、黄巾起义1、黄巾起义的原

因。2、黄巾起义的过程。3、黄巾起义的影响。课后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