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49.5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doc,共(2)页,4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1课时课型授新课主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武中兴的形成局面原因。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以及外戚宦官专权和黄巾起义的基本史事。重点难点光武中心的形成原因。外外戚宦官专权的局面形成原因。教法

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讲授法、合作学习学法根据老师布置的自学提纲自学,将知识点整理在书上。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补充单明元确导目入标用东汉的典型代表豪强地主引入本课。展示豪强地主庄园模型看图、分析、比较明确单元知识体系,明确本课课与单元的关系,明确学习目标

。自精主讲学点习拨第一位豪强南阳刘秀,开创了“光武中兴”。1、东汉建立之初,当时统治者(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2、光武帝以“柔术”治天下与西汉时“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异同?有何启示?第二位豪强安定梁冀,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

代表。外戚、宦官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能够专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什么后果?第三位豪强沛国曹操,通过镇压黄巾起义而崛起。材料: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对比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分析形成原因小组展

示自主学习情况,老师补充。落实学生基础知识的整理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看当时的农业工具楼车图和水排图。2七年级历史学科教案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补充自精主讲学点习拨引导学生通过识别书本上的图片来了解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当

巩堂固训拓练展打开练习册,做本课习题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2、布置作业3、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巡视指导、提问做题、小组展示,老师补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回堂归总单结元通过知识点的学习,知道了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及黄巾起义的史实。

通过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共同原因和作用,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法。通过对光武中兴原因出现原因分析,认识了王朝的兴亡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讲授自主总结,归纳要点回归单元,把握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板书设计豪强南阳刘秀——“光武中兴”豪强安

定梁冀——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豪强沛国曹操——黄巾起义教学反思运用了大量的有关农业发展的农具图片、耕作图片,也进行了讲解,但老师、学生都并未有切身体会,故而也不知其先进性,有些甚至认为是太落后了;有些问题的设计偏难,造成学生积极性受损。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