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03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B卷(含答案解析).doc,共(14)页,180.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5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B)第三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
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Si-28Cl-35.5Mn-55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科
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的电离方式是一样的B.弱电解质溶液可能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C.HCl是强电解质,它只能在水溶液里才能电离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必然伴随化学变化3.(2018·荆州中学质检)继科学家发现C3O2是金星大气成分之后
,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在氧气中会燃烧,下列有关C3O2与硫化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3O2与CO一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B.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SO2C.CO
S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CO、C3O2、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4.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5.对于反应2P+4H2O2+2NaOH===Na2H2P2O6+4H2O,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P是
氧化剂B.氧化性H2O2>Na2H2P2O6C.1molH2O2反应,转移电子1molD.Na2H2P2O6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6.下列一步转化中,一定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SiO2―→Na2SiO3B.Na2O2―→NaO
HC.N2―→NH3D.NH3―→NO7.(2018山东临沂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吸收H2S:Cu2++S2-===CuS↓B.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3O4+8H+===Fe2++2Fe3++4H2O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
足量CO2:CO2-3+CO2+H2O===2HCO-3D.向K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SO2-3+2Ba2++4OH-===2BaSO4↓+AlO-2+2H2O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常温下指定环境中大
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Al3+、NH+4、Cl-、HCO-3B.加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Fe2+、Na+、SO2-4、NO-3C.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1的溶液:K+、HCO-3、I-、ClO-D.pH=1的溶液:Fe2+、Cl
-、Na+、SCN-9.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2-3+O2+aOH-===Y+S4O2-6+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2O2-3是还原剂B.Y的化学式为Fe2O3C.a=4D.每有1mol
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10.已知HCO-3+AlO-2+H2O===CO2-3+Al(OH)3↓。将足量的KHCO3溶液不断滴入含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
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入的KHCO3溶液体积的关系可表示为ABCD11.(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在处理废水时某反应体系中有6种粒子:N2、HCO-3、ClO-、CNO-、H2O、Cl-,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离子浓度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述反应体系中,CNO-是
氧化剂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在标准状况下,产生4.48LN2时转移0.8mol电子D.上述反应中,只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12.为检验某种钠盐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SO2-4、CO2-3还是
OH-、Cl-,下面设计的方案中合理的是A.检验CO2-3:向待测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检验SO2-4: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未见沉淀或气体生
成,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C.检验OH-:向待测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D.检验Cl-:向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浑浊物出现13.(2018福建厦门一模)某酸性废水中可能含有Fe2+
、Fe3+、Al3+、Mg2+、Na+、K+、CO2-3、SO2-4中的两种或多种离子。取废水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①~④四个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废水中含有Na+,不含K+B.废水中含有SO2-4和CO2-3C.废水中不含Fe3+,可能含Fe2+D.废水中一定含有Na
+、Al3+、SO2-414.LiAlH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其组成类似于Na3AlF6。常见的供氢原理如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所示:①2LiAlH42LiH+2Al+3H2↑,②LiAlH4+2H2O===
LiAlO2+4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①中生成3.36L氢气,则一定有2.7g铝生成B.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LiH+H2O===LiOH+H2↑C.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①、②
转移电子数之比为4∶3D.LiAlH4是共价化合物,LiH是离子化合物1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A将1molCl2通入到含1mol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
-+I2正确;Cl2过量,可将Fe2+、I-均氧化B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Mg2++HCO-3+OH-===MgCO3↓+H2O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3正确;说明酸性
:H2SO3强于HClOD1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5H+正确;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Al3++Al(OH)3↓+H2O16.
(2018·开封模拟)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IO3溶液。加入NaIO3的物质的量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均
为SO3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0molC.从起点到b点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3+IO-3===3SO2-4+I-+3H+D.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加入的NaIO3为1.2mol二、非
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7.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
)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①铜绿――→②A――→③Cu(OH)2――→④B――→⑤Cu(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_____(填字母)。A.酸B.碱C.盐D.氧化物(2)写出B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18.Ⅰ
.现有Al3+、NH+4、CO2-3、HCO-3等离子,回答下列问题:(1)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是;(2)在强碱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是;(3)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Ⅱ.由Na+、NH+4、Ba2+、Cu2+、OH-、Fe3+、SO2-4、Cl-八种离子中的六种两两组成的A、B、C三种化合物(它们不含有相同离子,已知NH+4与OH-反应有碱性气体生成)。①A、B、C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
溶液;②将A、B、C三种物质的溶液相互作用时,发现A与B混合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与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则:(1)A、B、C的化学式分别为、、。(2)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2018·许昌三校联考)亚氯酸钠是(NaClO2)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在NaOH溶液中ClO2与H2O2反应可以得到亚氯酸钠。(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在制备亚氯酸钠的反应中ClO2作______(填“
氧化剂”或“还原剂”);若反应中生成1molNa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经研究发
现NaClO2也可用于制取自来水消毒剂ClO2。在一定条件下,将Cl2通入填充有固体NaClO2的反应柱内二者反应可制得ClO2。还原产物为________,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Cl2时,制得ClO2________g。20.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
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阳离子K+、Ag+、Mg2+、Ba2+阴离子NO-3、CO2-3、SiO2-3、SO2-4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L(标准状况下)气体Ⅱ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
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gⅢ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的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阴离子NO-3CO2-
3SiO2-3SO2-4c/(mol·L-1)(4)判断K+是否存在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________mol·L-1,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1.Ⅰ.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化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
的针状KMnO4。试回答下列问题:(1)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KMnO4能与热的稀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Ⅱ.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1)第①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________(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
物质。(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ClO-3+____===MnO2↓+Cl2↑+____。(3)两次过滤后对MnO2固体洗涤2~3次,如何确定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4)若粗MnO2样品的质量为12.69g,第①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gMnO2
,并收集到0.224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________molNaClO3。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B)第三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答案】D【解析】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
量高,A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项错误。2.【答案】A【解析】强电解质如NaHSO4中H与O形成的共价键在水溶液里可断开,但在熔融状态时不会断开,故A项错误;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性取决于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的联系,故B项正确;HCl是共价化合物,只有溶于水后才能电离,故C项正确;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中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在电极表面一定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项正确。3.【答案】D【解析】C3
O2属于氧化物,C元素的化合价为+43价,不是最高价态,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即可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A正确;COS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B正确;COS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不同单质
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O、C3O2、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4.【答案】B【解析】“碳纳米泡沫”属于碳单质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的指代对象是原子不是单质,A错误;“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nm,分散
到适当的溶剂中形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正确;“碳纳米泡沫”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碳单质,C错误;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D错误。5.【答案】B【解析】P由0价→+4价,化合价升高,属于还原剂,A项错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
物的氧化性,H2O2是氧化剂,Na2H2P2O6是氧化产物,B项正确;1molH2O2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2×(2-1)=2mol,C项错误;Na、H的化合价均为+1价,O为-2价,整个化学式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P的化合价为+4价,D项错误
。6.【答案】D【解析】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应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则SiO2―→Na2SiO3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Na2O2―→NaOH,可与水反应,Na2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
须加入氧化剂,B错误;N2―→NH3,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C错误;NH3―→NO,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D正确。7.【答案】D【解析】硫酸铜溶液吸收H2S,硫化氢是难电离
物质,应保留分子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A错误;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Fe3O4+8H+===3Fe2++4H2O+I2,B错误;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正确
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O2-3+H2O+CO2===2NaHCO3↓,C错误;向K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2-3+2Ba2++4OH-===2BaSO4↓+AlO-2+2H2O,D正确。8.【答
案】D【解析】Al3+与HCO-3发生反应:Al3++3HCO-3===Al(OH)3↓+3CO2↑,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加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具有氧化性,会将Fe2+氧化为Fe3+,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水电离出来的c(H+)=10-
12mol·L-1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或碱性溶液,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且ClO-与I-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pH=1的溶液呈强酸性,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正确。9.【答案】B【解析】由反应知还原剂是S2O2-3,氧化剂是O2,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4mol,A、D正确;由原子守恒知Y的化学式为Fe3O4,B错误;由电荷守恒知,a=4,C正确。10.【答案】B【解析】HCO-3先与OH-反应,再与AlO-2反应。而HCO-3与OH-反应生成CO2-3后,CO2-3与Ba2+生成沉淀。HCO
-3+OH-+Ba2+===BaCO3↓+H2O①,消耗1molHCO-3、1molOH-、1molBa2+,生成1molBaCO3沉淀,此阶段化学方程式为KHCO3+Ba(OH)2===BaCO3↓+H2O+KOH。HCO
-3+OH-===CO2-3+H2O②,消耗2molHCO-3、2molOH-(OH-消耗完),此阶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化学方程式为KHCO3+KOH===K2CO3+H2O。HCO-3+AlO-2+H2O===CO
2-3+Al(OH)3↓③,消耗1molHCO-3、1molAlO-2(AlO-2消耗完),生成1molAl(OH)3沉淀,此阶段化学方程式为KHCO3+KAlO2+H2O===Al(OH)3↓+K2CO3。三个阶段消耗KHCO3的物质的量为1∶2∶1,也即KHC
O3溶液体积比为1∶2∶1;①③阶段对应的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1∶1,②阶段不生成沉淀,所以图象B符合。11.【答案】D【解析】依题意,ClO-是反应物,HCO-3是产物。所以,离子反应为2CNO-+3ClO-+H2O===N2↑
+3Cl-+2HCO-3。在该反应中,CNO-是还原剂,A项错误;还原产物是Cl-,氧化产物是N2,B项错误;CNO-中氮元素为-3价,碳元素为+4价,在反应过程中碳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生成1molN2转移6mol电子。n(N2)=4.48L22.4L·mol-1=0.2mol,故生
成0.2molN2时转移1.2mol电子,C项错误;上述反应中,氯元素、氮元素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项正确。12.【答案】B【解析】A项待测液与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一定是CO2-3,还可能是SO2-3;C项溶液中若有OH-,则OH-
会使溶液变成蓝色;D项中AgNO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液,就会有白色浑浊物出现,无法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有Cl-。13.【答案】D【解析】由①可知废水中一定含Na+;由②可知一定含SO2-4;由③④可知,白色沉淀完全溶于NaOH溶液,则一定含A
l3+,不含Fe2+、Fe3+、Mg2+;因溶液呈酸性且Al3+、CO2-3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一定不含CO2-3;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K+。由上述分析可知,酸性废水中一定含有Na+、Al3+、SO2-4,一定不含Fe2+、Fe3+、Mg2+、CO2-3,可能含有K+。故选D。14.【
答案】B【解析】状态未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A项错误;氢化锂中的氢是-1价,与水发生归中反应,方程式为LiH+H2O===LiOH+H2↑,所以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B项正确;LiAlH4中的Li、Al都是主族金属元素,
H是非金属元素,故Li为+1价、Al为+3价、H为-1价,受热分解时,根据Al元素的价态变化即可得出1molLiAlH4完全分解,转移3mol电子,生成1.5mol的氢气,而LiAlH4+2H2O===LiAlO2+4H2↑生成4mol氢气转移4mol电子,所以生成1mol的氢气
转移电子分别为2mol和1mol,所以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2∶1,C项错误;LiAlH4是离子化合物,LiH也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15.【答案】D【解析】A项,Cl2少量,先与I-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错误;B项,NaO
H足量,以Mg(HCO3)2作为离子计量标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Mg2++2HCO-3+4OH-===Mg(OH)2↓+2H2O+2CO2-3,错误;C项,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O-
+H2O===2H++SO2-4+Cl-,错误;D项,1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n(AlO-2)∶n(H+)=2∶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5H+===Al3++Al(OH)3↓+H2O,AlO-2与Al(OH)3消耗
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正确。16.【答案】C【解析】在溶液中,NaHSO3中的HSO-3最终被氧化为SO2-4,不会出现SO3,故A项错误;根据还原性HSO-3>I-及从起点到b点没有I2生成,知IO-3和HSO-3刚开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SO-3+I
O-3===3SO2-4+I-+3H+,故C项正确;a点时加入的NaIO3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反应方程式知,消耗的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2mol,B项错误;根据反应知,3molNaHSO3消耗NaIO3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的I-的物质的量为1mol,设生成的I
2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根据反应IO-3+6H++5I-===3H2O+3I2知,消耗NaIO3的物质的量为n3mol,消耗I-的物质的量为5n3mol,剩余的I-为1-5n3mol,溶液中n(I-)∶n(I2)=1∶
1,即1-5n3mol=nmol,解得n=38,故此时加入的n(NaIO3)=1mol+n3mol=1mol+18mol=1.125mol,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7.【答
案】:(1)C(2)CuO(3)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4)①①⑤【解析】根据题意,铜――→①铜绿――→②A――→③Cu(OH)2――→④B――→⑤Cu,铜被腐蚀生成铜绿,铜绿溶于盐酸生成铜盐,然后加碱生成氢
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CuO,最后氢气还原CuO得到Cu。(1)“铜绿”是碱式碳酸铜,属于盐,故选C。(2)Cu(OH)2――→④B是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3)依据转化过程,知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4)
在反应过程中①铜―→铜绿发生了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②铜绿―→A是铜绿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A为铜盐,是复分解反应;③A―→Cu(OH)2是铜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是复分解反应;④Cu(O
H)2―→B是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是分解反应。⑤B―→Cu是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是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18.【答案】Ⅰ.(1)Al3+、NH+4(2)CO2-3(3)HCO-3Ⅱ.(1)NaOH或NH4Cl(NH4)2SO4或B
a(OH)2BaCl2或Na2SO4(2)Ba2++SO2-4===BaSO4↓【解析】Ⅰ.Al3+、NH+4、CO2-3、HCO-3等离子中,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的是CO2-3、HCO-3;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存在的是Al3+、NH+4、HCO-3。Ⅱ.将A、
B、C三种物质的溶液相互作用时,发现A与B混合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A、B中必存在NH+4和OH-;B与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B、C中必存在Ba2+和SO2-4,Ba2+与SO2-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4
===BaSO4↓。19.【答案】(1)+4氧化剂1mol(2)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3)NaCl6.75【解析】(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在NaOH溶液中ClO2与H2O2反应可以得到Na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
ClO2作氧化剂;若反应中生成1molNa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4-3)=1mo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3)Cl2与NaClO2反应制得ClO2,氯气作氧化剂,则还原产物应
为NaCl;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即0.05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2=0.1mol,则可制得Cl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4-3)=0.1mol,质量是0.1mol×67.5
g·mol-1=6.75g。20.【答案】(1)Ag+、Mg2+、Ba2+(2)SiO2-3+2H+===H2SiO3↓(3)阴离子NO-3CO2-3SiO2-3SO2-4c/(mol·L-1)?0.250.40(4)存在0.8【解析】
由实验Ⅰ、Ⅱ可知,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其浓度为0.56L÷22.4L·mol-1÷0.1L=0.25mol·L-1,则溶液中一定无Ag+、Mg2+、Ba2+;且能生成白色沉淀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iO2-3,发生的反应为SiO2-3+2H+===H2S
iO3↓,且SiO2-3的浓度为2.4g÷60g·mol-1÷0.1L=0.4mol·L-1;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不含SO2-4;由电荷守恒知,2c(CO2-3)+2c(SiO2-3)=2×0.25mol·L
-1+2×0.4mol·L-1=1.3mol·L-1>0.5mol·L-1,因此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且其浓度至少为1.3mol·L-1-0.5mol·L-1=0.8mol·L-1,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O-3。21.【答案】Ⅰ.(1)3MnO2+KClO3+6
KOH=====高温3K2MnO4+KCl+3H2O(2)3MnO2-4+4H+===MnO2↓+2MnO-4+2H2O(3)2KMnO4+8H2SO4+5Na2C2O4===2MnSO4+K2SO4+10CO2↑+5Na2SO4+8H2OⅡ.(1)MnO和MnCO3(2)5Mn
2++2ClO-3+4H2O===5MnO2↓+Cl2↑+8H+(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少量BaCl2,若无沉淀,则洗涤干净(4)0.02【解析】Ⅰ.(1)由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Mn、Cl,Mn
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1,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MnO2+6KOH+KClO3=====高温3K2MnO4+KCl+3H2O;(2)由滤液酸化
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反应中只有Mn元素化合价变化,Mn元素部分由+6价降低为+4,部分升高为+7,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二氧化锰与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再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MnO2-4+4H+==
=MnO2↓+2MnO-4+2H2O;(3)KMnO4能与热的稀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同时会生成硫酸钾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8H2SO4+5Na2C2O4===2MnSO4+K2SO4+10CO2↑+5Na2S
O4+8H2O。Ⅱ.(1)MnO2不溶于硫酸,所以加稀硫酸时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2)MnSO4要转化为MnO2,需失去电子,故需要加入NaClO3做氧化剂,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Mn2++2ClO-3+4H2O===
5MnO2↓+Cl2↑+8H+。(3)两次过滤后对MnO2固体洗涤2~3次,二氧化锰上可能吸附有硫酸根离子,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少量BaCl2,若无沉淀,则洗涤干净。(4)由题意知样品中的MnO和MnCO3质量为12.69g-8.7g=3.99g
,0.224LCO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由方程式H2SO4+MnCO3===MnSO4+H2O+CO2↑可知Mn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115g·mol-1×0.01mol=1.15g,所以MnO的质量为3.99g-1.15g=2.84g,其物质的量为2.84g71g·m
ol-1=0.04mol,因此与稀硫酸反应时共生成MnSO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方程式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可计算出需要NaClO3的物质的量为0.02m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