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03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A卷(含答案解析).doc,共(13)页,148.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5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三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
质量:H-1C-12N-14O-16Al-27Si-28Cl-35.5Mn-55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B.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C.蛋白
质、油脂、烧碱、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的电离方式是一样的B.弱电解质溶液可能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C.HCl是强电解质
,它只能在水溶液里才能电离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必然伴随化学变化3.(2018·荆州中学质检)继科学家发现C3O2是金星大气成分之后,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在氧气中会燃烧,下列有关C3
O2与硫化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3O2与CO一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B.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SO2C.COS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CO、C3O2、CO2都是碳的
氧化物,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D.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5.我
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离子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一步转化中,一定要加入氧化剂才能
实现的是A.SiO2―→Na2SiO3B.Na2O2―→NaOHC.N2―→NH3D.NH3―→NO7.下列化学方程式能用离子方程式2H++CO2-3===H2O+CO2↑表示的是A.HCl+NaHCO3===NaCl+H2O+C
O2↑B.2HCl+BaCO3===BaCl2+H2O+CO2↑C.H2SO4+Na2CO3===Na2SO4+H2O+CO2↑D.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8.下列过
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3溶于水呈酸性:NaHSO3===Na++H++SO2-3B.在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H++S2O2-3===SO2↑+S↓+H2O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氯气:MnO2+4HCl===Mn2++2Cl2↑+2H2OD.工业冶
炼Mg:2Mg2++2O2-2Mg+O2↑9.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2-3+O2+aOH-===Y+S4O2-6+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2O2-3是还原剂B.Y的化学式为Fe2O
3C.a=4D.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10.(2018·株洲质量检测)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石蕊显红色的溶液:K+、Mg2+、HCO-3、SO2-4B.水电离出来的c(H+)
=10-13mol·L-1的溶液:NH+4、Fe2+、NO-3、Cl-C.c(H+)c(OH-)=1012的溶液:K+、Fe3+、Cl-、SO2-4D.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Na+、CH3COO-、Cu2+、SO2-411.(2018·滕州中学模拟)N2O既是医学上的一
种麻醉剂,又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制取N2O的方法有很多,例如①NH4NO3===N2O↑+2H2O;②K2SO3+2NO===K2SO4+N2O↑;③2NH3+2O2===N2O↑+3H2O;④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是氧化产物B.反应②中K2SO3是还原剂,N2O是氧化产物C.反应③中每生成1molN2O,转移8mol电子D.反应④中NaNO3是还原剂,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
原产物12.为检验某种钠盐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SO2-4、CO2-3还是OH-、Cl-,下面设计的方案中合理的是A.检验CO2-3:向待测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检验SO2-4: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未见沉淀或气体生
成,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C.检验OH-:向待测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D.检验Cl-:向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浑浊物出现13.(2018福建厦门一模)某酸性废水中可能含有Fe2+、Fe3+、Al3+、Mg2+、Na+、K
+、CO2-3、SO2-4中的两种或多种离子。取废水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①~④四个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废水中含有Na+,不含K+B.废水中含有SO2-4和CO2-3C.废水中不含Fe3+,可能含Fe2+D.废水中一定含有Na+、Al3+、SO2-414.LiAlH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其
组成类似于Na3AlF6。常见的供氢原理如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所示:①2LiAlH42LiH+2Al+3H2↑,②LiAlH4+2H2O===LiAlO2+4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①中生成3.36L氢气,
则一定有2.7g铝生成B.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LiH+H2O===LiOH+H2↑C.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4∶3D.LiAlH4是共价化合物,LiH是离子化合物15.下
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A将1molCl2通入到含1mol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正确;Cl2过量,可将Fe2+、I-均氧化B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Mg2+
+HCO-3+OH-===MgCO3↓+H2O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3正确;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D1mol·L-1的NaAl
O2溶液和2.5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5H+===Al3++Al(OH)3↓+H2O正确;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6.某同学设计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①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生成了HIO3)。②向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红棕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生成HIO3时发生的反应为I2+5Cl2+6H2O===2HIO3+10HClB.实验②中当CCl4层变成红棕色时可通过分液的方法获得Br2的CCl4溶液C.由实验得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D.由实验得出Cl2、HI
O3、HBrO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7.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
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_____(填字母)。A.酸B.碱C.盐D.氧化物(2)写出
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18.Ⅰ.现有Al3
+、NH+4、CO2-3、HCO-3等离子,回答下列问题:(1)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是;(2)在强碱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是;(3)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Ⅱ.由Na+、NH+4、Ba2+、Cu2+、OH-、F
e3+、SO2-4、Cl-八种离子中的六种两两组成的A、B、C三种化合物(它们不含有相同离子,已知NH+4与OH-反应有碱性气体生成)。①A、B、C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②将A、B、C三种物质的溶液相互作用时,发现A与B混合后产生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与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则:(1)A、B、C的化学式分别为、、。(2)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9.(2018·许昌三校联考)亚氯酸钠是(NaClO2)一种高效氧化
剂、漂白剂。在NaOH溶液中ClO2与H2O2反应可以得到亚氯酸钠。(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在制备亚氯酸钠的反应中ClO2作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若反应中生成1molNa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经研究发现NaClO2也可用于制取自来水消毒剂ClO2。在一定条件下,将Cl2通入填充有固体
NaClO2的反应柱内二者反应可制得ClO2。还原产物为________,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Cl2时,制得ClO2________g。20.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1。阳离子K+、Mg2+、Fe3+、Al3+、Fe2+阴离子Cl-、CO2-3、NO-3、SO2-4、SiO2-3某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
璃观察)。②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③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④向③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请推断:(
1)由①、②、③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2)③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④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将③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____________,阴离子是
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21.(2018·重庆外国语中学月考)钒具有众多优良的性能,用途十分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完成下列填空:(1)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
,所得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含VO2+、K+、SO2-4等离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
KClO3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新增加了VO+2、Cl-。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20.00mL的0.1mol·L-1VO+2溶液中,加入0.195g锌粉,恰好完成反应,则还原
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Vb.V2+c.VO+2d.VO2+(4)已知V2O5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VO2+。请再写一个离子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还原性:SO2-3>Cl->VO2+。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三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答案】B【解析】盐酸属于混合物,故A项错误;冰醋
酸、海水、硫酸钠、乙醇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项正确;蛋白质属于混合物,石灰石不属于非电解质,故C项错误;硫酸钡属于电解质,故D项错误。2.【答案】A【解析】强电解质如NaHSO
4中H与O形成的共价键在水溶液里可断开,但在熔融状态时不会断开,故A项错误;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的联系,故B项正确;HCl是共价化合物,只有溶于水后才能电离,故C项正确;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中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在电极表面一定会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故D项正确。3.【答案】D【解析】C3O2属于氧化物,C元素的化合价为+43价,不是最高价态,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即可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A正确;COS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B
正确;COS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不同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O、C3O2、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4.【答案】D【解析】溶液、胶体粒子均能透过滤纸,故A错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粒
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故B错误;胶体是电中性的,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证明胶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故C错误;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溶液能透过半
透膜,而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故D正确。5.【答案】A【解析】将CuSO4溶液熬成胆矾(CuSO4·5H2O)的过程为化合反应,Fe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涉及
复分解反应,故A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应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则SiO2―→Na2SiO3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Na2O2―→NaOH,可与水反
应,Na2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须加入氧化剂,B错误;N2―→NH3,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C错误;NH3―→NO,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D正确。7.【答案】C【解析】HCO-3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分,A项不符合题意。B
aCO3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用BaCO3表示,B项不符合题意。CH3COOH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用CH3COOH表示,D项不符合题意。8.【答案】B【解析】NaHSO3溶于水呈酸性是因为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且NaHSO3
溶于水:NaHSO3===Na++HSO-3,A错误;在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H++S2O2-3===SO2↑+S↓+H2O,B正确;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氯气:MnO2+4H++2Cl-Mn2++Cl2↑+2H2O,C错误;
工业冶炼Mg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Mg2++2Cl-Mg+Cl2↑,D错误。9.【答案】B【解析】由反应知还原剂是S2O2-3,氧化剂是O2,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A、D正确;由原子守恒知Y的化学式为Fe3O4,B错
误;由电荷守恒知,a=4,C正确。10.【答案】C【解析】能使石蕊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HCO-3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1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酸性条件下NO-3将Fe2+氧化为Fe3+,不能大量存
在,碱性条件下,NH+4、Fe2+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c(H+)c(OH-)=1012的溶液呈酸性,K+、Fe3+、Cl-、SO2-4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正确;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强碱性,酸性条件下,CH3COO-与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碱性条件下,
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11.【答案】C【解析】反应①中N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故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生成物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H2O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A项错误;反应②中,N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K2SO3是还原剂,K2SO4是氧化产物,B项错误;反应③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1,则每生成1molN2O转移8mol电子,C项正确;反应④中,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aNO3是氧化剂,(NH4)2SO4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生成物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项错误。12.【答案】B【解析】A项待测液与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一定是CO2-3,还可能是SO2-3;C项溶液中若有OH-,
则OH-会使溶液变成蓝色;D项中AgNO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液,就会有白色浑浊物出现,无法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有Cl-。13.【答案】D【解析】由①可知废水中一定含Na+;由②可知一定含SO2-4;由③④可知,白色沉淀完全溶于NaOH溶液,则一定
含Al3+,不含Fe2+、Fe3+、Mg2+;因溶液呈酸性且Al3+、CO2-3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一定不含CO2-3;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K+。由上述分析可知,酸性废水中一定含有Na+、Al3+、SO2-4,一定不含Fe2+、F
e3+、Mg2+、CO2-3,可能含有K+。故选D。14.【答案】B【解析】状态未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A项错误;氢化锂中的氢是-1价,与水发生归中反应,方程式为LiH+H2O===LiOH+H2↑,所以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B项正确;LiAlH
4中的Li、Al都是主族金属元素,H是非金属元素,故Li为+1价、Al为+3价、H为-1价,受热分解时,根据Al元素的价态变化即可得出1molLiAlH4完全分解,转移3mol电子,生成1.5mol的氢气,而LiAlH4+2H2O===LiAlO2+4H2↑生
成4mol氢气转移4mol电子,所以生成1mol的氢气转移电子分别为2mol和1mol,所以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2∶1,C项错误;LiAlH4是离子化合物,LiH也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15.【答案】D【解析】A项,Cl2少量,先与I-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
2Cl-+I2,错误;B项,NaOH足量,以Mg(HCO3)2作为离子计量标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Mg2++2HCO-3+4OH-===Mg(OH)2↓+2H2O+2CO2-3,错误;C项,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O-+H2O=
==2H++SO2-4+Cl-,错误;D项,1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n(AlO-2)∶n(H+)=2∶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5H+===Al3++Al(OH)3↓+
H2O,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正确。16.【答案】C【解析】①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发生的反应为Cl2+2I-===I2+2Cl-;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说明氯气可氧化碘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5Cl2+6H2O===2HIO3+10HCl,故A正确;向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红棕色,发生反应:Cl2+2Br-===Br2+
2Cl-,溴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则可通过萃取分液的方法获得Br2的CCl4溶液,故B正确;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①中的氧化性强弱为Cl2>I2,②中的氧化性强弱为Cl2>Br2,但
不能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故C错误;由①②中的反应及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7.【答案】:(1)C(2)CuO(3)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4)①①⑤【解析】根据题意,,铜被腐蚀生成铜绿,铜绿溶于盐酸生成铜盐,然后加碱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CuO,最后氢气还原CuO得到Cu。(1)“铜绿”是碱式碳酸铜,属于盐,故选C。(2)是氢
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3)依据转化过程,知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4)在反应过程中①铜―→铜绿发生了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②铜绿―→A是铜绿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A为铜盐,是复分解反应;③A―→Cu(OH)2是铜盐和碱反应生成氢
氧化铜沉淀,是复分解反应;④Cu(OH)2―→B是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是分解反应。⑤B―→Cu是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是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18.【答案】Ⅰ.(1)Al3+、NH+4(2)CO2-3(3)HCO-3Ⅱ.(1)NaOH或NH4Cl(NH4)
2SO4或Ba(OH)2BaCl2或Na2SO4(2)Ba2++SO2-4===BaSO4↓【解析】Ⅰ.Al3+、NH+4、CO2-3、HCO-3等离子中,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的是CO2-3、HCO-3;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存在的是Al3+、NH+4、HCO-3。Ⅱ.将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相互作用时,发现A与B混合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A、B中必存在NH+4和OH-;B与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B、C中必存在Ba2+和SO2-4,Ba2+与SO2-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4===BaSO4↓。
19.【答案】(1)+4氧化剂1mol(2)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3)NaCl6.75【解析】(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在NaOH溶液中ClO2与H2O2反应可以得到Na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O2作氧化剂;若反
应中生成1molNa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4-3)=1mo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3)Cl2与NaClO2反应制得ClO2,氯气作氧化剂,则还原产
物应为NaCl;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即0.05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2=0.1mol,则可制得Cl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4-3)=0.1mol,质量是0.1m
ol×67.5g·mol-1=6.75g。20.【答案】(1)K+、Fe3+CO2-3、SiO2-3(2)3Fe2++NO-3+4H+===3Fe3++NO↑+2H2OBa2++SO2-4===BaSO4↓(
3)3NO2+H2O===2HNO3+NO(4)Fe2+、Mg2+Cl-、NO-3、SO2-4【解析】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溶液中没有K+;②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没有Fe3+;③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
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Fe2+与NO-3、H+反应生成NO,即溶液中有Fe2+、NO-3,则没有CO2-3,加盐酸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有Cl-,加盐酸后溶液依然澄清说明溶液中没有SiO2-3;④向③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1)根据上述分析,由①、②、③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K+、Fe3+,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CO2-3、SiO2-3。(2)③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是Fe2+与NO-3、H+反应生成NO,其离子方程式为
3Fe2++NO-3+4H+===3Fe3++NO↑+2H2O;④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4===BaSO4↓。(3)③中所得红棕色气体为NO2,将NO2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NO,气体变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4)由
以上推断可知溶液中阴离子为Cl-、NO-3、SO2-4,且各为0.1mol·L-1;已经推断出存在的阳离子是Fe2+,其浓度为0.1mol·L-1,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还有一种+2价阳离子,所以还有Mg2+,故该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Fe2+、Mg2+,阴离
子是Cl-、NO-3、SO2-4。21.【答案】(1)V2O5+K2SO3+2H2SO4===2VOSO4+K2SO4+2H2O(2)+3H2O===Cl-+6VO+2+6H+(3)b(4)Cl2+SO2-3+H2O===2Cl-+2H++SO2-4【解析】(1)V2O5在酸性条件下将亚
硫酸钾氧化为硫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V2O5+K2SO3+2H2SO4===2VOSO4+K2SO4+2H2O。(2)KClO3将VO2+氧化为VO+2,同时本身被还原为Cl-,+3H2O===Cl-+6VO+2+6H+。(3)n(VO+2)=20.00×10-3L
×0.1mol·L-1=0.0020mol,n(Zn)=0.0030mol,VO+2中V的化合价为+5,设V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0.0030×2=0.0020×(5-x),解得x=+2,故选b。(4)V2O5能和盐酸反应生成Cl2和VO2
+,故还原性Cl->VO2+,Cl2可以将SO2-3氧化生成SO2-4,自身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3+H2O===2Cl-+2H++SO2-4,说明还原性:SO2-3>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