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教案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89.363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教案.docx,共(3)页,89.36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6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透镜和视觉教学设计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一中徐新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2)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3)应用凸透镜解释人眼球的作用;(4)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知道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2、过程与方

法通过凸透镜成像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的学习,初步掌握类比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近视、远视的学习,明白眼睛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教学重难点视觉的形成和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认识眼球的结构核心提问1、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有怎样的关

系?2、近视、远视的成因及如何矫正?核心练习说出近视与远视的成因,以及矫正的原理。教学过程一、引入想必大家都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有人能说说这本书讲述了什么吗?很好,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海伦在失明后,怎样在逆境中成长,在黑暗中摸索色彩缤纷的世界。可想而知,对于盲人,光明是他们遥不可

及的梦想,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我们是否会感恩上天给我们的馈赠呢?接下来,我们将慢慢拆开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引出课题—《透镜与视觉》。二、新课教学(一)眼的结构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大脑中约有80%的信息来自于眼睛。那么,眼睛都有哪些结构呢?1、活动:请学生观察自

己同桌的眼睛,说出观察到的同桌的眼睛有哪些外部结构,并猜测其作用。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科学词汇的纠正,并且补充相应结构的功能。2、活动: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找出眼的结构和与之相对应的功能3、介绍各结构的特征和功能,重点演示讲解瞳孔、晶状体的作用。活动:观察同桌

同学的瞳孔,思考,瞳孔有什么作用。瞳孔: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能随着光线的强弱调整大小。当光线变强时,瞳孔缩小;反之,当光线变弱时,瞳孔扩大。(演示)晶状体:具有弹性的透明体,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多媒体演示晶状体的收缩和舒张的过程。晶状体周围有睫状肌,通过睫状肌的舒张与收缩

控制晶状体的厚度。(二)视觉的形成1、视频演示光线进入眼球的路线。讨论后说出光线先后经过了哪些结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2、仔细观察视觉形成的过程,这跟我们所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异曲同工之

处?凸透镜成像。角膜和晶状体有的共同作用下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思考与讨论: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透镜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光屏又相当于什么结构?3、试着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画出视觉形成的光路图。如图所示,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思考:在视网膜上形成了像就代表着在视网膜上形

成视觉吗?若不是,形成视觉的器官是在哪里呢?4、总结。同学们总结下视觉是如何形成的。P80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后,最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许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的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我们便看到了物

体。5、大家是否发现,视力好的同学无论是看黑板,或者是手中的书本,都能看清楚上面的字迹。而近视或远视的人则不能呢?原来,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

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视频演示)6、视力缺陷与矫正如若物体的像并未在视网膜上聚集,而是成在视网膜之前,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近视”(图示);如若物体的像在视网膜之后,就是“

远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去读过大。提问: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矫正呢?近视的同学带上了近视眼镜,远视的同学带上了“老花镜”,同学们仔细看看手中的近视眼镜有什么特征。(三)视觉上的

限制人的视觉有限制,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这个地方就称为盲点。(三)视觉上的限制人的视觉有限制,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这个地方就称为盲点。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