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比热》PPT课件-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PPT
  • 阅读 7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2.838 M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物质的比热》PPT课件-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物质的比热》PPT课件-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物质的比热》PPT课件-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物质的比热》PPT课件-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物质的比热》PPT课件-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物质的比热》PPT课件-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ppt,共(22)页,2.83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26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第一课时热传递、热量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1、什么是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2、温度的单位常用单位:符号:___。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__

___。0℃100℃3、准确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越冷温度越低。越热温度越高。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现有一杯开水,你能让它快速冷却吗?谈谈你的做法

及理由。⑴倒入一些冷水⑶把热水放入冰箱中⑷使用扇子扇热水⑵加入一些冰块以上4种做法有什么共同点?使热从高温物体(热水)传到低温物体(冷水等)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这种现象叫。一、热传递热传递1、概念Copyright

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探究热传递的规律如图所示,小烧杯里装着40克热水,大烧杯里装着100克冷水。1、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温度计不拿出来),过60秒,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并记录。3、再过60秒

,再次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并记录。直到两个烧杯中的水温相同为止。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时间(分钟)012345小烧杯里的水温(℃)大烧杯里的水温(℃)记录表水温℃时间(分)2040608042315

4.分析引起两个烧杯中水温变化的原因?807061534640202631353840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1、从哪里可以看出两杯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2、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

么?两杯水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两个物体温度不同3、物体之间热传递的方向是怎样的?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4、热传递持续到什么时候才停止?温度相同为止5、两个物体之间传递的是温度还是热量?热量6、在热传递中,哪杯水放热,哪杯水吸热?热水一杯放出热量,冷水一杯吸收热

量。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大量实验表明: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的物体传向温度的物体。高温物体热,温度;低温物体热,温度。高低下降升高放出吸收2、热传递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规律高温物体

放出了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1.如图4-39甲所示,冬天在给小孩喂牛奶前,要把冷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已知容器中热水的初温为60℃,冷牛奶

的初温为10℃,每隔1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4-39乙所示。在牛奶放入热水直至两者达到相同温度的过程中,水热量,温度;牛奶热量,温度。在前10分钟内,牛奶温度的变化量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水温度的

变化量。放出降低升高吸收大于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二、热量Q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用符号表示。热量Q2、热量的单位为,简称,符号为。焦耳焦J它是为纪念英国科学家而命名的。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更大的热量

单位是,符号为。焦耳千焦KJ英国科学家焦耳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1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4.2焦3、关于热量的一些数值1克0℃的冰熔化成水吸收的热量3.4×102焦1克100℃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吸收的热量2.3×103焦1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4.6×104焦1500瓦的热水器工作1分钟放出的热量9×105焦乙杯中的水含有的热量较多。这句话对吗?不对热量是相对于热传递的过程而言的,没有热传递的发生,就无所谓热量。甲乙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结合生活实际经验,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与什

么因素有关?甲乙如果让甲、乙两杯水的温度都升高到50℃,哪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甲杯吸收热量较多。质量相同的某种物质,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本身的温度高低无关。4、热量与温度的关系Copyright2004-2015版权

所有盗版必究烧开半壶水跟烧开一壶水比较,哪个需要吸收热量多?烧开一壶水需要吸收热量多。⑴可见,物质温度升高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与它的有关。质量5、热量吸收与放出的影响因素烧同一壶水,烧到100℃和烧到50℃,哪个需要吸收的热量多?烧到100℃需要的热量多。⑵可见,物质温度升高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与

它的有关。升高的温度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10℃低于90℃?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将10

℃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冷水要吸收热量,温度会升高,故温度会高于10℃;热水要放出热量,温度要降低,故温度会低于90℃。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两者的水量不确定,不能得出水温一定是50℃的结论。Copyright2004-2

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例题】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一拿暖瓶,发现里面没有热水了,于是准备用电热壶烧水。(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烧半壶水呢?为什么?(2)小明从饮水机中

取水时,发现饮水机里有温水也有凉水,那么他应该取温水还是取凉水呢?为什么?解:(1)小明应该烧半壶水。理由是:用半壶热水泡方便面已经绰绰有余;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水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吸收热量越少。烧开半壶水的时间要比烧开一壶水的时间短得多。(2

)小明应该取温水。理由是:将温水烧开,水温度升高得较少,吸收的热量较小,因此会更快地把水烧开。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有关外,还与哪些因

素有关呢?夏日的太阳火辣辣的,走在沙滩上和海水中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海水很凉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吗方案1: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应该控制哪些变量?物质的质

量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浴法水沙子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还有什么方法比较两种物质吸收热量多少?应该控制哪些变量?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用相同的加热器升高相同温度所需要的时间方案2:水沙

子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用方案1可得出,加热相同时间,升高温度比较快的是。实验结论:用方案2可得出,升高相同温度所需要的时间,用得较多时间的是。吸收热量较多的是。影响热量吸收与放出多少的因素

B、与温度变化量有关A、与质量有关C、与物质种类有关沙子水水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这种现象叫热传递。一、热传递1、概念2、热传递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规律高温物体

放出了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二、热量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Q表示。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2、影响热量吸收与放出多少的因素B、与温度变化量有关A、与质量有关C、与物质种类有关1、下列事实

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

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2、海难发生后,许多因素威胁着遇险者的生命,如寒冷、饥饿、缺水等。表4-9中列出了人

浸在不同温度的海水中预期可能存活的时间。(3)根据表4-9中的数据,如果在海水温度为16℃的区域发生海难,结束搜寻落水人员的行动离海难发生的时间应不少于几个小时?是温度对遇险者生命的威胁。因为水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温度,水吸收人体的热量后,人的体温会下降。当人体

无法依靠自身的调节维持正常体温时,就会出现危险。应不少于12小时。(1)表4-9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对遇险者生命的威胁?(2)该因素会威胁人生命的理由是什么?(提示:人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0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