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发现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教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8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6.276 KB
  • 2022-11-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课《发现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教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课《发现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教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课《发现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教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docx,共(4)页,16.27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6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二框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接纳自我,并学会欣赏自己,展示风采。2.认识到每个人之间潜能的异同,了解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做更好的自己。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能力目

标: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搜集、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教学活动,把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交

流的水平。(三)知识目标:1.知道积极接纳自我是理性和智慧的选择。2.学会欣赏自己。3.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4.正确认识每个人之间潜能的异同,懂得发掘潜能的方法。二、重难点突破重、难点:做更好的自己。突破方法:“做更好的自己”,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有效突破这

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分析:1.如何积极接纳自我;2.学会欣赏自我;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4.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通过一步步地分析这些问题,并针对在不同板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处理;然后分别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进行归纳

。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三、探究新课堂(一)歌曲《飞得更高》导入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发挥视、听觉获取知识的渠道作用,给学生创设一

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听课效率。过程:1.播放歌曲《飞得更高》的视频。2.引出课题:做更好的自己。方法2:活动导入。【设计意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1)板块,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活动,导人本课,降低认知难度。过程:多媒体呈现:“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1

)。进入初中以后,晓蓉比以前更加关注自己了,她觉得自己是这样的:学习勤奋,做事很认真,对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会思前想后,对别人很关心,在音乐方面有些天赋,在穿着打扮上比较保守,遇到一些事情喜欢哭„„有时候,晓蓉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但有时候,她又很羡慕别人:别人能把她认为平淡无奇的事情神采飞扬地讲出来,并引来一群听众和阵阵笑声;别人对她认为重要而需要思前想后的事情却一笑了之;别人打扮时尚而自己太过保守;她甚至觉得自己的名字也有些土气„„有时,她会学着别人的样子讲话、做事,这又让她觉得很累。你怎么看待晓蓉的累?你是否有过类似的

经历?如果有,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理的?1.结合材料,针对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导。2.各小组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发言。3.教师归纳,引出课题。(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自主阅读教

材相关部分内容,思考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必要时教师作指导。【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自信与快乐。更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体验成功与挫折的舞台,这对

学生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强化都很有意义。自学提纲:1.接纳与欣赏自己。(1)接纳自己,包括哪些内容?(2)怎样欣赏自己?2.我要飞得更高。(1)怎样做更好的自己?(2)改正缺点的方法(3)发掘自身潜能有哪些方法?(三

)全员互动,交流共享要求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进行展示。【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现实、感悟生活,让他们学会了与同伴交流,在传递信息中相互影响,在活动中

相互启发,学生可超越自己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把课堂这个大舞台更多地留给学生,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潜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饱含期待、深情的话语,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活动1:“阅读感悟”

(教材P32)。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我。我和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但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拥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体,以及我的一切行为;我的所有感觉——愤怒、喜悦、沮丧、友爱、失望和激动;我的嘴巴以及由它说出的一字一句——

或友善亲切或粗鲁无礼,或对或错;我的声音:或粗犷或轻柔;还有我的所有行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我拥有我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恐惧。......我就是我,自得其乐。——节选自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

如何塑造人》过程:1.学生阅读材料。2.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接纳自己?3.小组探讨。4.学生代表交流。5.教师归纳答案:积极接纳自我,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既接纳自己的优秀,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

纳内在的性格、思想,也接纳外在的身体、相貌;既接纳自己与他人的相似之处,也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点。活动2:“探究与分享”(教材P33)过程:1.多媒体呈现:教材P33“探究与分享”。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有些方面的不完美,你可能会接受;有

些方面的不完美,你可能想回避、掩饰。有些不完美,如__________________,我能接受,因为_________________有些不完美,如______________,我不能接受,因为________________接纳自己的全部

是不是很难做到?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和同学分享?接受不完美,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空。3.小组合作、探讨。4.学生代表交流。(1)你不能接纳自己的哪些方面?(如:手脚不灵活、不够自信、太过保守、盲目效仿、外

貌不出众„„)(2)如果要接纳自己,你会怎么做?(如:①努力让自己的手脚更灵活,但没有成功。现在,自己仍然常常是笨手笨的,但不再怕别人说。笨手笨脚是我的一部分;②无所谓,别人怎样看,是他们的;③强迫自己,努力改变,一定要重新树立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3)对原来自己不能接纳的方面,你现在怎么看?(必须面对现实,勇敢接受。)5.教师归纳。同学们,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而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因此,接纳自己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勇气。这就需要们从现在开始,学会欣赏自己。活动3:“探究与分享”(教材P33~

34)过程:1.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教材P33)材料。2.要求学生分析材料,分小组探讨材料中提出的问题。3.学生代表交流。(1)我们要怎样接受别人的意见呢?(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分析别人自意见,如果正确:虚心听取。)(2

)我完全接纳了自己,还怎么进步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发现并充分运用自己拥有的资源,不断进步。)(3)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我还能改变吗?(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要有勇于改正缺点的勇气。)(4)我不断地努力,可总是达不到心目中理想自我的要求。我该怎么办呢?(做

更好的自己,还需要探索未知的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4.教师归纳答案。活动4:“探究与分享”(教材P35)过程:1.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教材P35)材料。你有哪些改正缺点的方法?①具体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缺点,如“不能按时起床,导致经常上课迟到”,而不要说“我对自己不负责

任”;②从小的缺点、对你来说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③只要做到了,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都给予自己肯定或奖励;④请一个你信任的人来协助你;⑤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⑥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2.学生小组讨论“有哪

些改正缺点的方法”。3.学生代表交流。4.学生一起读教材P35“方法与技能”中的“改正缺点的方法”。活动5:阅读下面材料,思考问题。多媒体出示以下材料:失去双臂的刘伟,凭借高超的双脚演奏钢琴的水平,获得首届“

中国达人秀”的冠军。胡达•克鲁斯在70岁的时候学习登山,以95岁的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破了攀登此山的最高年龄纪录。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马克思能阅读欧洲所有国家的文学著作,恩格斯能说20种语言。......1.教师根据材料提出问题。(1)材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一

样吗?(2)我们怎样才能发掘自身的潜能呢?2.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阅读教材P36“相关链接”的内容,分小组探讨教师提出问题。3.学生代表交流:(1)①每个人的潜能都不一样。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刘伟失去双

臂,他在演奏方面有很大的潜能;胡达•克鲁斯在登山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爱迪生发明方面的潜能;马克思有语言方面的潜能。②一样。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是因为他们都具有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确的奋

斗目标(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观察、探索、实践、努力等方法来发掘自身的潜能。4.教师归纳:首先老师对同学们这种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积极发言的态度和行为表示充分的肯定,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一直保持。

针对材料中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究竟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呢?我想,只要大家抓住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潜能”,就很清楚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针对二个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希望大家通过这种方法来发掘自身的潜能。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达标反馈:单项选择题1.有人说欣赏自己,就是幸福的开始。学会欣赏自己就应该()①欣赏自己的独特②欣赏自己的优点③欣赏自己的努力④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2.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做更好的自己需要()①、扬长避短②、主动改

正缺点③、激发自己的潜能④、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接纳自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3.普通人只用了大脑的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大脑未使用,最优秀的科学家也最多用了不足百分之三十,这说明()A、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B、人的脑力

是很有限的C、人的大脑是复杂的D、人的潜能是无法开发的。六、课后作业:实践活动1.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与同学分享。2.思考:自己学习过程的优点和不足都有什么?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