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 平撇》教学设计4.docx,共(6)页,1.05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25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湘美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7课平撇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强,符合低学段学生的心理与要求。教材从平撇笔画形态和运笔方法入手,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强化其对平撇“斜度”的关注。教材还借助小鸟的头部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迅速获得对平撇形态之美的感性认识。学生临写平撇
时,力要先重后轻,逆锋起笔后折笔往右下顿,铺毫行笔,锋从中出,力送尽头地收笔,从格临中体验到汉字点画的圆浑厚重之美。在“范字赏析与练习”部分,教材以“千”和“秋”字为范例,学生对范字的认识循着“结构—笔画—结构”,进行有序的观察,从初步的感性印象
逐渐上升到对结构和笔画的理性辨析,能大大提升学生的书写意识和发展其审美思维。教材最后通过颜体与欧、柳、赵体中范字“千”的书写欣赏,感悟不同书法家中“平撇”笔画书写形态的丰富变化。学生在欣赏练习中,感受书法的灵动变化之美。本课主要针对“平撇”起笔动作、
行笔方向、收笔位置以及相应笔法进行编排,配合相应的范字,增强学生对笔画形态特点的认识和书写能力的提高。教材的内容包括:本课导语、运笔步骤示意图、范字赏析与练习、对比与欣赏这四大部分。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书法,习惯的养成需要贯穿始终,教学中要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习惯和卫生习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尚不成熟,审美品味有待提升,课堂教学需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书法的机会。三、教学目标1.认识“平撇”的形态特点和运笔方法,掌握颜体“平撇”的写法。2.使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准确地临写范字“千”和“秋”,关注平撇的形态变化,掌握其结
构特点。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感悟“平撇”书写要领和运笔方法的技巧。2.把握范字“千、秋”的结构特点。五、教学准备笔、墨、纸(米字格宣纸)、媒体课件。六、教学时
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媒体播放汉字“兵”。游戏提问:“兵”缺少什么笔画?在这三个“撇”中,你觉得那个“撇”最合适呢?2.媒体出示大自然中鸟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鸟身体上的哪部分与平撇的形态非常相似呢?(头部)3.请学生用手比划平撇的形态。引出课题并板书:7
.平撇的写法二、观察指导1.平撇在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笔下有着一两拨千金之妙用,其楷书的特点是:字形方正,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2.学生观看颜真卿介绍的视频。3.请同学们看屏幕:(1)平撇在米字格的什么位置
呢?(2)学生看平撇的动态步骤,一起说运笔过程。(1)逆锋朝右上入笔。(2)折锋朝右下铺毫行笔。(3)向左下撇出。(4)力送尽头,锋从中出。3.师在黑板上示范平撇的写法,平撇在字中是起始之笔,书写时注意得平而短,起笔稍顿,由重到轻,撇出的时候要快而有力度。注意起笔、运笔
和收笔以及提、顿的技巧。4.学生练习平撇的写法。请学生先到实物投影仪上书写,然后全班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三、赏析临写1.“千”字拼摆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千”字特点和平撇笔画的形态特点。2.出示范字“秋”,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
点。(2)说说这个字中笔画平撇的特点。3.师引导学生回顾临摹的过程和方法。4.师以“千”字为例,示范摩与临的方法。5.学生先用依影仿写和描红的方法练习,最后临写。四、作业展评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并改正。五、欣赏拓展比较、研究不同
书家碑帖中平撇的丰富变化,课后继续了解、掌握平撇的基本写法和艺术变化。六、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2)结语: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并感受中国汉字点画圆浑厚重之美。(3)学生收拾整理学具,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和准备材
料。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设计了导入部分的游戏环节,还借助小鸟头部图片的展示,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迅速获得对平撇形态之美的感性认识。再以“千”和“秋”字为范例,学生对范字的认识循着“结构—笔画—结构”,进行有序的观察,从初步的感性印
象逐渐上升到对结构和笔画的理性辨析,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书写意识和审美思维。我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示范书写,增强学生对笔画形态特点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小组评议课堂作业可以看出,他们对平撇的书写和在不同汉字中的细
微变化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书法教学要以书写笔画为起点,一般应从结构简单的字到结构复杂的字,从单字练习到篇章练习,从观察例字、仿影、描红、临帖到独立书写,教师要都科学、合理、系统地安排教学进程,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技法,不断提高书写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但要对学生的书写态度、
书写姿势、书写用具的使用和保持书写环境整洁进行指导,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课时等实际确定教与学的量、难度和强度,拓宽学生的书写视野,培养学生会赏析、会审美的思维习惯。板书设计:7平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