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 临摹的方法》教学设计4.doc,共(3)页,5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24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临帖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临帖,临帖必读帖,只有读好帖,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字的特点,写好字。2.教学重点:如何临帖3.教学难点:如何读帖4.教学用具:文房四宝课件5.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书
法的用笔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在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请大家用所学的用笔方法来临写大屏幕上的这个字。(师生共同点评)我们初学毛笔字写的不好看,不像都是正常现象,同学们不要灰心。那如何才能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呢?除了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外,还要从临帖入手,天下事都是从模
仿开始然后生发,书法亦然。那如何临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二.讲授新课:1、其实我们课前临写的“文”字的过程,就已经进入了临帖阶段,但为什么大家还是写的不像呢?除了临习的时间短以外,就是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点“读帖”,离了“
读帖”的临帖,我们的书法就成了闭门造车,我们写的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读帖呢?并不是我们把所写的内容读出声来,而是用眼睛看,用心想我们所临的每一个字,唐代的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这句话的意思是:观察的对象要细密精准,模拟的对象要相类相似。这句话道出了读帖的重要性。那么读帖到底读什么?怎么读?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分析。2、读帖(一)大屏幕出示“春”字。师讲解:一个字出现在我们眼前
时,就好比一个人从远处走到我们眼前,我们先看到的是这个人的什么呢?(是整体轮廓),所以观察字我们也应从字的整体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出示字条:观其字的整体,看清大小比例。(二)观其字的各部分关系,看清疏密与停匀。疏密与
停匀,又叫布白,它指的是安排字的点画间架和布置字、行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那么大家看“春”字的笔画分布?(上密下疏上紧下松,三横之间间隔较近,撇捺与“日”字底,比较疏朗。(三)整体观察完了,我们再看细节处,屏幕出示:观其起笔处,看清藏锋或露锋。“春”字,露锋和藏锋起笔的各有哪些
笔画?(生答)(四)观其运笔过程,看清顿挫轻重。“春”字中笔画在运笔过程中,有变化的是哪些,它们都有哪些变化。(老师引导,生回答)(五)观其驻笔处,看清如何收笔。师问收笔分几种?(回锋和出锋)那“春”字中,哪些笔画用回锋,哪些笔画用出锋。(生答)(六)观其转折处,看清方笔或是圆笔。大家
观察发屏幕中的字,这三个字中的转折处,它们有什么不同?“春”字转笔无顿笔,圆润,“忍”转笔前顿、方笔、有棱角,“相”转笔后下顿,有些削肩感。这三个字前两个出自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后一个出自于《勤礼碑》,虽然是一
个人所写,但是同一笔画却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说明了书法是富于变化的,它通过笔画线条的粗细变化,行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其特点,在书写过程中慢慢体会,这
样才能达到形似进而达到神似。三、教师范写学生临写1、现在请大家看屏幕对照你的字,看一看你的字哪些笔画没有写到位?然后再写一遍,把写的不规范的地方改过来,这就是临帖的第三、第四步,校——改,老师板书。2、写完的同学坐好,
经过了刚才的读—临—校—改,我们现在对这个字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为了加深印象,写好这个字,我们就要不断的重复前面几个环节,把这个字记下来,甚至背下来,这就是我们的临帖五部曲,掌握了临帖方法,接下来就进入习字时间。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师生点评课堂习
字六、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好书法,不仅要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还要学会科学的临帖方式,这样我们的书法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在以后的书法学习道路中有所收获,有所成就,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吗,尽自
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