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 立刀旁与力字旁》教学设计1.doc,共(3)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21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立刀旁和立字旁教学内容:西泠印社版《书法练习指导》第九课立刀旁和力字旁教学目标:1、了解立立刀旁和力字旁的结构特点,比较准确地书写立刀旁和力字旁的字;2、了解不同书家立刀旁的书写,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爱好
;3、培养学生正确的书法审美,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立刀旁和力字旁字的结构特点,比较准确地书写立刀旁和力字旁的字。教学过程:一、书法家的故事导入。1、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
。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
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2、书法家智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二、认识立刀旁和力字旁,了解两个偏旁的笔顺。1、出示投影:立刀旁,了解笔顺和笔法2、出示投影:力字旁,了解笔顺和笔法①指名说一说。②一起读
一读。3、总结两个偏旁的笔顺,提示两个偏旁的书写笔法。4、用双钩的方法来了解“动、勃、利、判中立刀和力字的位置。5、学生自己来填写。【此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把握偏旁的准确位置,为书写练习作准备。】三、让我来读贴。1、分组读
贴,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读一个字。2、读“则”“列”“功”“动”小组可以讨论。3、交流总结。4、老师示范书写。5、学生练习书写两遍。【培养学生读贴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立刀旁和力字旁在在字中的位置。】四、体会立刀旁的不同写法。1、不
是所以的立刀旁都是一样的。2、学生观察比较四位书家书写的立刀的不同点。3、总结共同点。【体会立刀旁的不同书写,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五、课堂临写指导。1、出示要临写的字。2、读字,示范,临写。3
、学生临写。4、老师评价指点。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书写中的错误。5、展示评比,取长补短。【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书写的准确程度与他的理解能力、手指的灵活性、书写时的感觉都有关系。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步提高。】六、“力”字的字形演变。1、学生观察这些“力”的特
点。2、了解“力”的本意。3、总结:我们汉字每一个字都有它的源头,每一个字后面都有它的故事,只要我们去探索,就会知道更多的汉子故事。七、总结所学,提出希望。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立刀旁”和“力字旁”,课后还要加强练习。2、提出希望:书法是我国传
统艺术中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传播祖国优秀文化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