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上册《第13课 竖提》教学设计2.doc,共(4)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8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3课竖提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竖提,能分辨竖提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氏、以、表、辰”例字。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的规范、端正、整洁。教材分析:1
、教材编写分析《竖提》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竖提主要有两种写法,可以一笔写成,也可以分为竖和提两笔写成,根据不同的字形结构调整。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三部分,要求学生通过“氏、以、辰、昏
”等例字的学习和练习,有效的掌握竖提的书写。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掌握竖提的书写。难点:两种竖提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具体书写中应多加注意。教具准备:毛笔、墨汁、毛边纸、笔架、白盘、垫毡、西沃白板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回顾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前面所学的基本笔画,导入并板书本课课题:
13《竖提》,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二、学习新知(一)、引导学生了解竖提是由竖和提两个笔画组成。明确复合笔画的涵义。(二)、以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例,引导学生欣赏其中不同形态的竖提。(三)、教师出示两组不同的线条,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组线条的
不同点(一组竖和提分开写,夹角大;一组竖和提连写,夹角小)。学生尝试练习画这两组线条。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和执笔姿势。选1-3幅学生作品进行师生互评。(四)、观察感受,尝试书写1、学习第一种竖提(1)、教师出示第一种竖提,引导学生观察竖提的形态特征,讲解该笔画的书写要点同时带领
学生书空:这个竖提是竖和提连在一起写的,先写竖画,竖的末尾转折处调锋向右下侧按,再调锋向右上行笔写提,渐行渐提,并露锋尖收。教师强调整个书写过程中笔尖不离纸面。(2)教师在黑板上勾画出第一种竖提的行笔路线。(3)学生观看第
一种竖提的书写视频。(4)教师在黑板上的米字格中示范写第一种竖提,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跟随老师书空。(5)学生练习写这种竖提三遍。教师巡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示范。选1-3幅学生作品,结合书写要点,进行师生互评。2、学习第二
种竖提(1)出示“氏”字,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竖提,请学生说出两种竖提的异同点。教师小结。(2)欣赏竖提的动态形态。观看第二种竖提的书写视频。(3)教师示范第二种竖提的写法,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这个是竖和提分两笔写成,起笔写竖,末尾类似悬針竖,再从左下起笔写提,往右下顿笔后向右上行笔写提
,由粗浅细,露锋尖收。(4)、学生尝试书写两种竖提各写3遍,教师巡视指导。(5)、进行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引导总结,指出笔画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3、小互动:请2位同学上讲台将四个基本笔画拼摆成本课所学的两种竖提。(五)重点临写例字(1)找一找:请学生找出四个例字中哪一个例字中
的竖提与其他不同,说一说不同点。(2)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四个例子进行讲解,分析不同例字中竖提的异同点及书写注意事项。“郎”字左高右低,竖提连写,转折处向右下顿笔,调锋后向右上行笔写提;右耳刀竖画直挺,向下伸展。“表”字三横间距均匀,竖提分两笔写成,竖教细,稍向左倾斜,撇画向右舒展。“以”成扁状,
竖提的竖画粗重,提画收笔尖细,两笔之间夹角较小。“辰”字横较细,势向上斜,长撇为竖撇,竖提分两笔写,竖较短,捺画从短撇处穿过,向右伸展。(3)教师示范写“郎”“表”。(4)学生尝试书写四个例字,各二个。教师巡视指导。(5)教师选择学生作业进行互动
评价,重点引导学生根据上述书写要点描述对同学作业进行评价,以加强认知。三、小结下课1、布置作业:课后将两种竖提及四个例字各写两遍。2、小结下课。四、板书设计13竖提先写竖再写提(一)(二)竖与提连写竖与提分两笔写竖收笔处在右下顿笔竖收笔处通悬針竖调锋向右上写提在竖
收笔处靠在起笔写提教学反思:1、教学形式较单一,不够灵活丰富,应更加鲜活一点,如添加自编谜语、儿歌,体态动作,触类旁通法等,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性。2、由于是三年级学生,所以坐姿及执笔还不能熟悉自如,教师应经常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坐姿,帮助他们纠正握笔姿势
,个别指导范写。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书法学习兴趣很浓,写得十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