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 点(一)》教学设计4.docx,共(6)页,5.79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8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9课点(一)学情分析:学校地处边远山区,全校学生19人,本班8人。由于各种因素的约束,书法课等同于虚设,要想把书法课上好,难度可想而知。三年级的学生只刚刚接触书法,因此我在平时课堂上,根据《中小学书法纲要》要求、联系学生
生活实际及汉字的字理特点,化难为易,形象生动的践行教学。以注重培养他们的书写习惯,更注重激发和保护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知点,能分辨圆点和方点的形态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单双钩线、观察图解、观看视频、悬空书写、
尝试练习等方法,掌握两种点的写法。2.通过范写,逐步学会书写“六”的例字;巩固点的写法,掌握点在例字中的形态和位置变化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贴的习惯。3.养成良好习惯,力求把笔画“点”写得规范、端正、整洁;激发和保护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圆点和方点的写法。教学难点:难点是
两种点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具体例字书写中应多加注意。教具准备:笔、水、水写纸、碟盘、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激趣:《点的故事》【设计意图】以故事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要写好“点”并不容易,为探究新知“点
”的写法认知作好铺垫并揭示课题《点(一)》。2.“试一试”,请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图示,用毛笔自然轻松地写出点的各种形状。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点的笔画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用笔方式不同时点的形态变化,进而导入新知。二、学习新知(一)“看
一看”,尝试书写1.圆点(1)单钩圆点,展示圆点的运笔线路。【设计意图】单钩笔画的运笔线路,使学生容易掌握笔画的书写要领,保护学生初学书法浓厚的兴趣。(2)分解书写圆点要领,学生悬空书写体会感悟:起笔——露锋尖起,行
笔——向右下按笔,收笔——藏锋圆收。【重点提示】圆点笔画的书写要使学生注意向右下按笔,要按(或顿)下去;按笔后有提笔的动作,提笔就是收锋或藏锋,最后圆收笔。(3)播放圆点书写的相应视频。(4)学生书写圆点,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试写,师生共同评议。2
.方点(1)双钩方点,展示方点的运笔线路和形态。【设计意图】单钩、双钩结合,全面展示方点的形态及笔法,对学生掌握笔画的写法要领,对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点的认识,起到事半功陪的效果;也使学生懂得运用双钩的方法是掌握书法书写要领,是最直观,最形象的方法之一
。(2)分解书写方点要领,学生悬空书写体会感受:起笔——藏锋方起,行笔——转折后向右下按笔,收笔——提笔藏锋方收。【重点提示】方点笔画的书写要使学生注意“方起”就是偏向右上方;按(或顿)笔后也要有提笔的动作,最后回(藏)锋方收笔的动作。(3)播放方点书写的相应视频。(4)学生书写方
点,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试写,师生共同评议。(二)“练一练”,巩固提高1.观察分析点在例字“六”中的位置及形态。2.教师边解说边写“六”:第一笔方点,棱角分明,高居正中,方起方收;第二笔长横,圆起方收;下部撇与点左放右收,点为圆点,形态较长,尖起圆收。3.学
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以具体例字“六”来展示方点与圆点在具体例字中的位置和形态,达到具体化、形象化以及之间差异。在书法课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不仅指导如何书写,巩固对点的笔画写法要领,加强认知,提高书写能力,更在指导
学生书写习惯及态度。4.观察分析点在例字“下、不、主、其”中的位置及形态。5.有针对性的讲解,分析不同字中点的异同点及书写注意事项。6.课后尝试临写、练写。【设计意图】“下、不、主、其”四个例字的观察分析与讲解是引导学生
养成读贴的好习惯,也为下一课时重点指导点在具体例字中的具体写法,作好铺垫。(三)“找一找”,拓展延伸1.“找一找”中各字有几个点?它们的形态各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请学生找出“求、雨、粒”三字的点,并让学生独立尝试例字中点的特点,比较其中的异同,强化对点
的认知。2.书法家故事——《蕉叶练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传授学习书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必须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三、清洁、整理学具【设计意图】对书法用品的维护及良好习惯的培养。板书设计:第9课点(一)圆点方点起露锋尖起藏锋起笔行向右下按笔转折
后向右下按笔收藏锋圆收提笔藏锋方收